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I是英语形象识别(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和简称。这种形象识别50年代发端于美国,并以视觉识别为主要特征,通过某一个标志,使人们认识某个企业并产生好感和深刻印象。对年代,日本企业导人CI,把美欧企业的美容和风格设计思想与其“企业一家”的文化理念相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CI理论。肥年代,CI逐步成为一种战略,很快风靡全球。所谓CI战哈,概括地讲,就是企业形象策划、设计、传播和管理的一体化战力。实践证明,凡导入和运作CI战略较好的企业,其经营绩效和信誉度及美誉度都有提问。我国目前有许多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导…  相似文献   

2.
张丽 《新远见》2011,(6):116-122
战略管理CI形象战略欧美先进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在企业形象问题上投以关注,纷纷实行统一企业形象的经营战略。到720世纪60年代末期,企业形象战略才有了统一的名称。CI是Corporate ldentity的缩写,即企业识别,就是一个企业借助于直观的标示符号和内在的理念等证明自身性与内在同一性的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3.
早在50年代中期,美国IBM公司董事长T·watsom首创“Coratridentity”,即CI战略,俗称“企业形象”。而今,CI战略已普遍为有识之士接纳,企业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逐步确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企业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企业形象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成功的企业其形象往往是深人人心的,而深入人心的企业形象是一笔难以用实量概念来估算的无形资产。世界著名的“可口可乐”商标,价值370亿美元,无怪乎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非常自豪地宣称:“即使我公司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凭着可口可乐的商标,即可从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4.
1996年初,福田公司决策者在研究、制订企业发展战略时。就确立了一种战略思路,即企业要发展壮大,仅靠有形资产的经营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无形资产的经营。尤其是企业形象的塑造。基于这一考虑。企业按照当年的经济工作要点,设立了企业形象经营办公室。负责公司CIS的策划、设计工作。一、福田CIS的导入CIS(又称CI),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由企业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三部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一个企业或组织从内部价值观念到外部企业形象要统一化。1996年5月,公司制订了第一份创意和实施CIS…  相似文献   

5.
企业CI与CS经营战略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市场营销进入中国,中国企业在营销战略应用、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领域拓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是在实施企业形象设计战略上进步较快。导入CI亦成为企业界、广告设计和公关界的最高旗帜、最新课题。实际上,进入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CI战略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CS战略。CI经营战略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简称,也就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建立。它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经营宗旨、方针、政策和市场行为所做出的整体评价与认定,是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现实反映。企业形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企…  相似文献   

6.
CI又名CIS,英文全称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译为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统一战略.CI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国,七十年代传入日本,发展至今成为包括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视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三大识别系统的CI战略体系,广为国际企业所普遍采用.在1988年以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导入CI为标志,我国企业进入CI新时期,随后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广大内地推广开去,包括中国电信、中国建行、大庆石油管理局等大型国企导入CIS战略,将"中国CIS"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这些企业通过导入CIS,在文化反思、价值认定、理念确立、行为规范以及形象整合的过程中,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使企业在步入新的经济格局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三、连锁经营中CI战略的有效运用(一) 企业形象战略企业形象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在消费者和其他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而进行的决策。连锁企业导入CI,首要的因素便是对企业形象的定位,使企业形象与企业的实际状况相符。企业  相似文献   

8.
50年代中期,由美国IBM公司董事长T.wat-son首创"CorporateIdentity"即CI战略,我们称之为"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外部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产品特点、营销策略、人员作风等)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如在深闺绣阁,由国家养着。到了市场经济,一个渴望成功的企业就像成熟待嫁的闺女,必须大大方方走到市场这位"公婆"面前去。怎样面对日益挑剔的"公婆"?自身素质固然重  相似文献   

9.
企业动态     
塑造企业新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广西斯壮导入CI战略策划4月下旬,广西斯壮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广西斯壮CI战略策划“扬帆”工程启动仪式,它标志着公司领导层决定推进CI策划的决策正式实施。广西斯壮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区上市企业之一,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斯壮人意识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良好的企业形象将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战略性地导入CI,有利于明确公司经营理念和企业价值观,促进公司文化建设和品牌形象的塑造。于是公司决策者们决定导向C…  相似文献   

10.
企业形象是公众和内部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行为、状况、成果及发展的看法、评价和认定,是企业素质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集中表现。在市场竞争已由单项竞争进入整体竞争的时代,塑造企业形象就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竞争手段。如何树立个性化的企业形象已成为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课题。企业形象设计和导入的误区由于企业形象的树立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所以作为企业形象战略的第一步,CI的设计和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基于企业的实际,融合本企业文化的CI才能够真正适合企业,给企业带来实惠。而在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一、从CI理论层面来认识、理解企业形象塑造 要不要导入CI理论来思考企业形象塑造,我认为应该导入这一理论。CI理论是关于企业形象总体设计和实施的一整套理论。塑造企业形象最终目的是让我们的企业在公众面前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形象。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一定手段,一套方法。CI理论为我们如何塑造企业形象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即采用什么手段,什么方法,让公众识别你这个企业。  相似文献   

12.
CI是英文词组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直译为企业特征或企业形象。指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组成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的关键是以企业的定位或企业的经营理念为核心,对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对外关系活动、广告宣传以及其他以视觉性和音响性为手段的宣传活动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组织化、系统化、统一性的处理。力求使企业所有这些方面均以一种统一的形态突显于社会公众面前,其结果是赋予企业形象一种统一且具个性的信息特征,以增强企业的信息传递能力和形象诉求力。CI战略,即企业形象战略,是用以指导企业全面塑造企业形象的计划和策略。CI战略包括企业实态调查、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美的企业形象塑造黎洁50年代中期,由美国IBM公司董事长T·Wat-son首创“Coratridentjty”即CI战略,我们称之为“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外部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产品特点、营销策略、人员作风等)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当今企...  相似文献   

14.
企业识别"CI"它作为一种企业形象的战略理论最早诞生于欧美,后在日本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二、三年我国许多企业导入CI,大有形成"CI"热的趋势。"CI"作为一个系统"CIS"、包括视觉识别(VI)、行动识别(BI)与理论识别(MI)三个方面,其总体目标就是要把企业自我认同的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以信息化的方式传达给社会公众,从而在企业内外突出表现出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鲜明个性。"CI"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技法要使它获得成功;企业首先必须认识自己整体形象的重要性。企业形象实际上就是企业实态在市场上的反映。以往这  相似文献   

15.
知识天地     
CS:企业经营新战略近几年来,正当国内企业纷纷导入 CI 设计之时,日美等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战略——CS。CS 是"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简称,即"顾客满意"的意思。CS 比 CI 更胜一筹。CI 是从企业本身出发,通过塑造企业形象来吸引顾客:而 CS 是直接从顾客的需要出发,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的。1994年底,美国质量控制协会等机构首次公布了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建筑施工企业因“僧多粥少”,我们饱经市场竞争的压力,使我们深深感到没有自己的特色就不会赢得用户,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就不能占领市场。方方面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经验,导入“CI”战略,已经成为我公司强化内部管理,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一、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为导入CI战略提供了基础保证 CI战略既然是现代管理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就要有其导入的基础。我公司通过几年来两个文明的建设,已经具备了三个基础。  相似文献   

17.
CI战略的文化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CI战略在我国有了较大发展,但仍有许多企业在运用CI时,只注重外在形式,忽视了文化内涵. 企业形象简称CI,它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80年代中期导入我国.但现在有一些企业对CI的认识仍旧存在误区,认为CI不过是"包装"企业的手段和技巧,结果由于失去了企业文化的支撑和依托,往往"昙花一现".所以CI的运用必须要有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必须要突出企业的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8.
焦永权 《河北企业》2002,(12):12-13
<正>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批外国成功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与它们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陆续被中国社会和企业界广泛接受。其中,在80年代末太阳神的"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声中,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企业形象理论进入了中国。十多年来,我国众多企业试着导入CIS(即Corporate IdentitySystem,简称CIS或CI),并从这一探索中或多或少尝到了甜头,导人CIS就是进行企业形象策划,实施企业识别系统又被更多的人理解为实施企业形象战略。进入90年代中期,无论是企业导入CIS的活动还是专业CIS策划公司的业务都进入了鼎盛时期。电力系统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为深厚的行业,也正逐步展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  相似文献   

19.
CI登陆中国短短几年间,CI热潮已吹遍大江南北,“企业形象”一词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屡见不鲜。许多企业家都意识到企业形象的重要性,纷纷导入CI。CI战略的巨大魔力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CI幼稚病也相当流行,社会上对CI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那些导入CI失败的企业,多半是由于其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对CI的认识有误。因此,走出CI认识的误区,建立起对CI的共识,对CI在我国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1企业识别(CI)的理论与实务通过世界之窗传入中国之后,许多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的形象,但是也刺激了一些浮躁的经营者,他们利用精致的广告、漂亮的标志、豪华的办公条件等讲究的文化包装,把自己并不过硬的产品塞进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居然也有得意于一时者,但是消费大众的信任究竟能维持多久,醒悟之后对企业形象产生的憎恶有多深,这是不言而喻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经济畸变现象,它不但糟蹋了企业商誉,也影响了CI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许多人误以为导入CI就是把企业打扮得漂亮一点,企业有了“魅力”,无形资产就会增值,公司就能挣脱困境,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大家都很走运,许多公司的形象设计投入没有产生即时的回报,更遑论长远的回报。戏法不灵,全靠布蒙,CI被看成是可疑的、瞄着企业家钱袋的把戏。尤为雪上加霜的是,一些不负责任、没有实力的小广告公司竟也打着时髦的CI旗号,口口声声可以帮助企业全面导入形象战略。在理念设计中,为企业写几句“开拓、创新”之类的大众化口号;在行为设计中,培训小姐们打电话用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