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 妻有一大爱好:逛商场,而且每次必拉上我作陪,次数多了,也就“陪”出名堂了。我在想:商店该如何对待进了商场却无意掏腰包的“逛客”呢? 在经理和售货小姐的“魔鬼辞典”里写着:“逛客:某些兜里只揣着一元五角买雪糕的钱,从底楼转到了顶楼反反复复地看东西、挑东西然而从来不买,最后一文钱不花从容离去的可怕的人。”因此每当  相似文献   

2.
喻昊 《企业导报》2003,(5):44-45
<正> 知道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人都知道这么一个天文学猜想——宇宙最初是从一个点开始爆发的。当然,为什么会有这种爆发,也就是说为什么引起这场宇宙大爆炸,仍然无法解释。  相似文献   

3.
一个好的营销员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心理学家;征服上帝先从征服他的心开始。心理营销,让推销成为了多余。  相似文献   

4.
解读都市“新女性”的消费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市现代职业女性作为女性中的杰出群体,正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气势,从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中解放出来,形成现代城市中令人瞩目的一族——都市“新女性”。由于较高的经济收入、超前的消费观念、自由的消费选择,都市“新女性”已表现出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潜力,从而成为当今城市经济中的一个新亮点。 一、都市“新女性”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生活方式的变化是消费方式和消费心理转换的基础,都市“新女性”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呈现出如下新变化: 1.事业至上、收入稳定、经济独立。城市现代职业女性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专长,可以较自由地选择自己  相似文献   

5.
现在中国大陆“钱景”一片看好,廿一世纪初中国大陆的老百姓有了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买房子?买汽车?买家电?旅游去?还是买希望赢更多的钱?且看我们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促成对寿险从业人员而言,至关重要。不管你接近的技巧是多么的高明,保险的功用说得多么的清楚,商品的魅力说得多么的动人,如果你缺少了“如何促成签约”这一紧要的临门一脚功夫,还是得不到成功。一个成功的保险代理人总会先用些技巧来试探客户,看看自己所做的产品介绍够不够,看看客户是否已有投保的准备,然后再见机行事。通常寿险行销高手往往采取以下这些话术来促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周和毅 《经营者》2002,(1):38-39
<正> 在生意场上,买卖双方的关系十分微妙。我们推销产品时,免不了会有顾客提出异议,这时经验不足的推销员往往会打"退堂鼓"。其实这是大大的错误,面对有些异议,只要你察颜观色,沉着运用"嘴上功夫",把话说得灵巧些,应对得适当些,照样可以做成生意。例如------ 不要,不要,我们已经有了有的顾客非常善于拒绝推销员,如推销员向他推销电热杯时,他会客气地说:"很对不起,我们已经有这种产品了。"此时,推销员不应灰心丧气,而应  相似文献   

8.
9.
守旧的理由     
守旧,还是创新?这本来不是个问题。但是当我们对创新的意义都已经有了充分的认知,正在兴致高昂地求新求变的时候,了解事情的另一面,可能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0.
不经意间,福州街头巷尾冒出了许多挂着"外贸服装""出口转内销"牌子的服装店。季节变换,又有大批新货上架,店主们都标榜自己卖的是正宗"外贸服装"。出口转内销的服装为何这么多呢?细心的人们发现,有些服装的做工让你无法相信这是出口的品质。因此也引发了一些有关"外贸服装"的投诉。无论在哪个城市,都可以注意到这样一道"风景线",满大街的女孩子,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时尚白领,不论年薪3万还是月入5位数,都有本事把自己打扮得鲜亮可人,走出家门,都是一道百看不厌的风景;无论是挂在高档百货店里的世界名牌,还是本土时尚品牌,只要你认真寻觅,都能在小街上的某家"外贸小店"里,找到一模一样的款式,价钱却相差一半,甚至两三个"0"。  相似文献   

11.
12.
当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疫之时,2020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如期而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波及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同时对于消费心理产生了不可预估的影响。当下,无论是企业生存,还是消费维权,都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 精心制作的广告易引人注意、启发联想、加深情感、增进记忆,最终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广告只有针对消费者的特定心理进行制作和策划,才能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广告的制作和宣传中,可以运用以下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刺激消费成为当前的重要经济话题。在生存环境恶劣的日子里,"客户是上帝"这句话被  相似文献   

16.
《商贸与会计》2006,(6):26-30
认识决定行为,有某种心理倾向的人一定会有符合逻辑的行为表现出来。那么,要期待、激发某种行为,就应先操纵别人的认识。逻辑上如此简单的事,现实中却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产品?[编按]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偷拍成为一种“时尚”,这种“偷窥病”传染到了消费领域。消费者与商家一旦发生纠纷,相关证据至关重要,经常成为一场官司能否取胜的关键。在这种情形下,个别消费者就把秘密录音、录像当成维权重要手段。但我认为,这种取证式的消费值得商榷。“福尔摩斯”的角色,最好别让普通人来担当。  相似文献   

18.
19.
20.
欧典地板事件让中国人“很受伤”:企业的诚信令人担心;认证、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令人失望;消费者的洋货崇拜心理作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