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选择 1.世界制造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已经突破了车间企业——社会——国家的界线,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化配置。 动因是企业成本竞争所驱使,此次产业转移的推动者是跨国公司。回顾世界工业化先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制造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演绎了不少具有典型发展阶段特征的制造模式,制造模式沿着大规模流水生产一一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全球制造的轨迹演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网络化的支撑下突破国界流动,大大地促进了全球制造。  相似文献   

2.
在产业创新中迎接国际产业大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社会一致认为中国肯定会成为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中心,“中国世界工厂论”已成为全球经济中的热门话题。经济学家把制造业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它不但是人类社会的“首次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目前,中国制造业总量居全球第四位,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已取代初级产品,占80%以上的比重。中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在一些行业中,中国制造业已经拥有了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3.
秦川子 《质量跟踪》2001,12(11):22-23
当今之中国,几乎正在成为世界的"加工厂","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正在风靡全球.但是,在中国跨进WTO大门之际,"中国制造"的各种危机亦开始引发或已经爆发.说"中国制造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绝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上半年,丰田集团全球共销售汽车481.8万辆,超过通用汽车27.7万辆,打破了由通用汽车保持了77年之久的全球第一地位,这是丰田“领先工厂”的成功。去年出版的((丰田就这么几招》在为我们呈现一个世界汽车巨头卓越的TPS生产制造理念的同时,也抛给了我们一个严肃的问题:中国企业在大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之前,是否认真地思考过一个问题——中国的制造是否已经足够先进了,中国的工厂是否已经足够领先了?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究》2010,(4):18-21
2009年底,商务部启动了“中国制造”海外宣传,推出了系列全球广告,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上投放。这则30秒的广告强化了“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的印象,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被外媒集体评为中国政府首次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制造的“软实力”。在中国商务部投放宣传片的全球效应之后,紧接着,2009年12月1日,世界著名的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发布最新数据:中国海尔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用品品牌营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现状分析 1.生产大国而非强国 我国是体育用品生产大国,但在世界体育用品市场中我国自主品牌份额小。根据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体育用品的制造大国,生产量占世界市场的65%。但是目前在世界体育用品领域中,美国的品牌占了全球45%的市场,欧洲占差不多30%,中国的品牌份额很小,与起制造地位不符。  相似文献   

7.
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升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就业的主要市场和出口的主力军.从全球来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最快的."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地进入全球市场,众多国外人士惊呼中国已经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但是部分学者称中国是全世界的"装配车间",干的是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这些说法是否确切?中国制造业该选择何种发展战略?本文将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公认为全球最落后的新能源产业,中国用自主知识产权制造的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正销往全球,它正从根本上重构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印象。中国制造不再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不再是缺乏智慧含量的“公认”!明阳风电的发展史,是充满了中国想象的神奇故事,是证明人的潜能无比巨大的又一事例。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崛起和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制造的产品占世界的份额与日俱增,一大批中国产品尤其是制造业的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1至11月份我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外贸出口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化工业的崛起,以及全球众多创新和制造力量转向中国,全球的化工业的活力也将向中国转移。2014年,全球化工行业的重大产业趋势:一个是页岩气革命对美国化工业将产生重大影响;另一个就是随着中国化工业的崛起,以及全球众多创新和制造力量转向中国,全球的化工业的活力也将向中国转移。中国化工的新动力在全球市场比重中不断增加的中国化工业,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化工业已经超越欧美,发展成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并且在最近几年,市场规模可能很快会翻一番。全球化工行业的创新能力,都将向中国等亚洲国家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许多产品产量已名列全球第一,世界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大量转移,中国制造的产品也是遍布全球。在生产制造中,生产效率对于一个制造企业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世界制造业生产管理正朝着集成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在生产管理中取胜以获得最有利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研究发现,TOC约束理论对于改善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管理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2.
妖魔化声浪犹在,"中国制造"仍受跨国超市青睐。全球最大零售连锁商沃尔玛公司仅上半年就在华采购出口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沃尔玛中国区品质审核经理刘秉屹接受本刊采访时,通过亲身体验,对中国制造的产品给予高度评价。家乐福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顾飞亚更是认为中国供应的产品质量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通过分享"中国制造"进步成果,易初莲花在中国开得更加鲜艳。这些显然是西方媒体没有料到的。本期《封面文章》:《跨国超市青睐中国制造》,在帮您释疑跨国超市何以开出千亿美元采购大单的同时,为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朱宏任 《中外管理》2009,(12):82-83
在最新的美国灾难大片《2012》中,中国制造最终成为拯救世界于危难的英雄。这个娱乐噱头在提醒我们:中国在全球危机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中国制造也迎来了摆脱世界工厂形象,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工业制造是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也是中国经济体现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主导产业、经济发展、财富积累增长的基础是在工业制造领域.中国已经形成全球工厂的雏形。  相似文献   

15.
吴双 《活力》2008,(4):61-61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制造业国际流动加快。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出现经济衰退和产业升级等原因,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应该肯定的是在这场制造业全球流动中,中国能否成为制造业全球流动的目的地和收益者,还要看中国自身的条件发展战略。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不能仅仅看制造业产值总量,更为重要的是看反映制造业水平的指标,特别是制造业出口品全球份额,高新技术产品和创新产品全球份额,国际品牌的“中国制造”和中国企业数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是“中国制造”的十年,第二个十年将是大宗商品的十年。前十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全世界制造产品;第二个十年,中国对各种大宗原材料庞大的需求使中国成为影响全球大宗商品领域的重要一方。因此,大宗商品将是继“中国制造”之后,中国影响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尽管“中国制造”充斥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世界工厂”的繁华却与“中国制造”在全球增值的大蛋糕中分得份额的微小形成强大反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崛起和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制造的产品占世界的份额与日俱增,一大批中国产品尤其是制造业的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今年1至11月份我国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吸收了接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和一半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上缴的利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  相似文献   

20.
核心技术     
最近,世界人民似乎对中国特感兴趣,有的说中国早晚将变成世界工厂,还有的说中国准保会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可不是嘛!现在满世界的商品上似乎都写着“中国制造”。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回该咱中国人露脸了。可是,且慢。“中国制造”确实不假,许多品牌却不是咱家的,即使有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这个“双保险”,愣得交人家“买路钱”。不信是吗?有事实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