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资源的价值和生态环境的效益。评估森林生态资产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通过比较其他研究者的成果,总结出生态资产评估现存的三个视角,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按照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不同林分,对伊春林区森林的涵养水源价值、固定C02和释放02价值、保育土壤价值、营养物质循环和养分储藏、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景观资源等7种生态资产形式在三种视角下做出评估,并比较三种视角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资产运营途径,旨在为伊春林区森林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对该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响应成效与影响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数据,运用PSR模型构建了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进行权数确定,对2007—2016年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及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的响应成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森林生态压力、森林安全状态、森林管护响应及全面禁伐之间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森林管护措施的积极作用下,森林管护对森林生态安全状况的响应成效十分显著。2007—2016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森林生态安全状况从最初的不安全状态,再到2010年以后持续稳定在一般安全状态,最后在2016年一跃达到了安全状态。森林生态压力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森林管护响应对森林安全状态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全面禁伐作为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森林管护政策对于减小森林生态压力提升森林安全状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坚决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治理困境;积极践行"两山论"这一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论断;全面加强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及培育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建立了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影响因素与政府供给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森林生态供给投入、森林生态政策、社会经济环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关键因素。森林培育技术虽然有利于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但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森林培育技术对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有资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有林业资产对我国林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在生态环境保护、林产品供应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从阐述国有林业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现状入手,结合目前国有林业资产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着重围绕创新国有林业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进行简要分析研究,提出了政策职能相互分离,改善委托关系,深入开展热点调查,有针对性开展管理运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及其对天保工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题组在国有林区长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为例,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及其对天保工程的影响。首先,概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并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产生的影响。其次,阐述黑龙江国有森林资源管理行政权力移交情况及其产生的影响。再次,对通北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及问题进行分析,通北林业局存在生态直接支出所占比例偏低,职工工资水平低,天保工程政策标准存在滞后性等问题。最后,提出明确改革要素流向,完善国有资源经营管理制度,优化天保工程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天保工程动态管理机制,对国有森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予以政策扶持等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改革与实施天保工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实施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抚育补贴标志着我国森林经营补贴机制正式建立,这是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因其资金投入巨大、投资周期长、投资范围广,所取得的效果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文章在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7个抚育补贴政策试点林业局采用座谈收集资料,职工家庭入户问卷调查、森林抚育样地验收检查等调研基础上,总结出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实施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森林抚育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经济现状以及接续产业发展的优劣条件和选择路径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接续产业发展在资源、区位和政策上存在优势,而人才、体制和产业结构阻碍其发展。其转型路径应该分阶段进行,并以林业资源的产业链延续为主。因此,政企分离,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与监督机制是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接续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共生协调度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安全两者关系的分析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值得高度关注的课题。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林区经济发展互促互进具有重要意义,把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森林生态保护看作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体,用以揭示国有林区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共生关系,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国有森工林区贫困与森林生态综合发展水平的14个指标数据,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两子系统的共生协调度模型,探究国有森工林区各林业局贫困与生态的共生协调模式的空间布局和差异。[结果]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共生协调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经历互利共生、寄生协调、寄生冲突和互害竞争等关系,但寄生模式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与生态的主要模式。[结论]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要想实现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协调,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的投入及抚育力度,另一方面森工企业要转变生产方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对林木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苇河林业局落实全面停伐政策及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调研分析,对国有林区实施全面停伐政策试点的必要性予以论证。文章指出当前停伐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林业局应对停伐及推进林区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通过综合调研分析,分别从资源培育保护、新兴产业项目开发、加大木材进口、壮大森林生态旅游、推进招商引资及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等6个方面提出旨在实现苇河林业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其他国有林区及森工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重点国有林区具有显著的生态区位,伴随林区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涌现出知识型岗位、非传统体力劳动岗位等新的就业机会,女性在林区生态经济实践及维系家庭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显著。当地劳动力女性化、兼业化、非农化特征明显,且女性劳动者进出人才市场受“家庭因素”和“政策效应”影响较大。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重点国有林区多个森工企业,分析林区女性的经济行为选择的趋势及特征,探讨女性群体对未来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持效能。  相似文献   

11.
要:森林文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创新思路。文章以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同身份和不同经济状况等方面,在分析森林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方差分析法提出黑龙江林区森林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类资源清查数据,对东北国有林区三个主要地区的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存在地区性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森林资源优于黑龙江国有林区,全局性的森林资源危机并不存在。国有森工企业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与天保工程实施等因素对国有森工企业走出资源危机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经营的行为,结果显示户主的年龄对经营行为决策具有一定的反向的影响,户主对政策的认知、户主对政策的主观评价以及户主对政策的认可程度有着正向影响,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及家庭森林经营收入对森林经营的参与行为并没有影响,这说明劳动力及收入并不是影响森林经营行为的关键因素,而森林经营相关政策是职工家庭关心的关键。提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强政策宣传的力度、创新运营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黑龙江国有林区8个林业局268名专职管护员的调查数据,基于专职管护员视角,对专职管护员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认知因素、宣传因素以及激励机制等影响因素,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专职管护员对生态公益林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有67.2%的专职管护员愿意继续对生态公益林进行经营。其中,专职管护员是否为户主、是否为村干部、林业年平均收入、森林资源的保护程度、对公益林补偿政策的了解程度、环境保护宣传栏及标语、邀请专家对公益林生态政策讲解、年终考核单位和部门否决标准以及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是影响专职管护员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了推进生态公益林更好地发展,应积极对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和教育,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以及建立适合专职管护员岗位的激励制度,从而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区的发展需要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化产业集群是国有林区顺利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手段。但国有林区的区域特点制约着国有林区生态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突破林区区域限制,促进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实践界和理论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阐明国有林区的区域特点及其对生态产业集群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定位与发展路径。认为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需要围绕森林功能性产物构建产业集群,且其主打产品必须具备小生态足迹的特征。产业链纵向整合、市场的横向整合、集群与企业品牌建立是推动国有林区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SSP范式下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伐试点政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状态—结构—绩效"(简称SSP)制度分析框架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伐试点的政策影响展开深入解析,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森工企业和林区职工具有不利影响,林区基本生产生活受到冲击;全面停伐政策具有增加社会改革成本的负的外部性,以及在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的正的外部性。总体来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实施全面停伐政策试点对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整体政策绩效与制度设计初衷保持一致,且全面停伐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围绕着确保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积极开展后续保障体制建设,特别是在改善民生、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做好森林经营抚育等方面提供具体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A法测量了黑龙江省森工40个林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利用Panel-Data模型找出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归结为林区技术进步缓慢;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作用;技术因素和营林投资比重对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存在负向影响,而劳动投入和天保工程(政策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为此,提出鼓励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优化林业投资结构、加强林业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和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全面禁伐"政策实施为节点,对大小兴安岭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运用2009~2012年大小兴安岭林区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以及灰色加权模型,对林区林业产业次级产业综合发展系数进行测算,明确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面禁伐"前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就较为缓慢,而随着"全面禁伐"政策的实施,该区域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将更加艰难。因此,提出加大森林生态资源的培育、增强非木质资源替代产业的发展、优化与调整木质资源接续产业等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背景下,基于公私合营融资模式(PPP),阐述一种新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融资模式(TOT,转让-运营-转让)。以东北国有林区为例,对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融资困境与原因进行分析,探讨TOT融资模式运用到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可行性与运营过程,对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运营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构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保障机制,为东北国有林区生态公益林TOT融资模式的顺利引入与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背景下,国有林区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积极探索森林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开发利用好森林旅游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是践行"两山论"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在森林旅游开发中的具体实践,总结森林旅游开发中形成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其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