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市场经济开放式改革趋势下,房地产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两大行业之间跨业经营取得了优异的成就,双方共同创造了新的经济收益额度。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严格控制房价走势而对产业经济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银行作为房地产销售的资金链支撑,其也在重新调整房贷业务以降低市场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银行房贷业务调控带来的诸多影响,对新一轮房价调控政策下银行经营改革提出了科学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2016年全年的调控政策呈现出一种"刺激—限制"轮回的态势,是房地产"去库存与控房价"并重的一年。在供给侧去库存政策的调节下,房价的飞速上涨给当前社会以及实体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而银行住房贷款规模的攀升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文章选取住宅价格以及房贷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2011年至2016年房价与房贷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发现开发贷和购房贷对房价的影响有所重叠但购房贷款的影响最大,且中部、西部以及东部由于地价增长率不同使得房贷对房价的影响程度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
我国房地产价格合谋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凯 《中国物价》2007,(6):59-63
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在房地产市场垄断特征的背景下以及现有的管理体制下,为了共同的利益,开发企业之间、开发企业与地方政府、银行之间往往会结成利益联盟,共同推动房地产价格上升。因此,要加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力度,抑制房价,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相应得到极大的发展。但是,房价近几年不断飙升,尤其2006年至今,这种上升是“非理性”的,也是难以调控的,这对国家的长久发展不利。政府为了调控房价过快过高的增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复杂的形势,本文试图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探究市场自动调节机制下房地产价格上升的模式,并通过博弈模型详细分析了房价增长的根本原因,并为下一轮的调控政策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房贷、高房价的互益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贵祥 《商业时代》2006,(30):69-70
时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巨额的房地产贷款正在为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创造条件,这在相当程度上促成了中国房价的逆势上涨。因为有了房地产贷款,也才有了更高的房地产价格;因为有了高房价,才需要房地产贷款。“房价、房贷;房贷、房价”增高循环的共栖性与出路,本文将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民经济体制在改革和完善中已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银行的贷款业务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也慢慢实现了全面的开放。近几年,买房热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由于房价一直持续不下,大多数人都选择贷款买房.这有利推动了我国个人房贷业务的发展。我国个人房贷业务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做好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China     
临近年底,“房贷荒”在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多家银行都以“额度用尽”为由暂停房贷业务,或取消利率优惠甚至上浮利率,房贷的审批流程也出现了延长。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类贷款1.3万亿元,前期贷款“过猛”,导致后期在房贷上“力不从心”。银行决定各自房贷政策属市场行为,但国家层面应加强政策引导,要求有实力的银行,在贷款上对于首套房购买者予以政策倾斜,维护“刚需”群体利益。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引起了国家的特别关注,在连续的调控政策实效后,政府出台了严厉的限购手段来调整房地产市场.本文就该轮调控对房价的影响作了进一步阐述,阐明房价的走势是多方面造成的.政府还要关注市场并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     
地产房贷收紧临近年底,"房贷荒"在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多家银行都以"额度用尽"为由暂停房贷业务,或取消利率优惠甚至上浮利率,房贷的审批流程也出现了延长。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类贷款1.3万亿元,前期贷款"过猛",导致后期在房贷上"力不从心"。银行决定各自房贷政策属市场行为,但国家层面应加强政策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一直是多方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探讨了中国房价和政府调控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加强房地产调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从我国住房商品化改革和有效需求的刺激,房地产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1992年房地产出现了第一轮开发狂潮,到1998年银行推出一系列按揭信贷业务支持住房商品化改革,使房地产行业进入全面的繁荣时期,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除了因为2008年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造成的暂时房价下调外,房价涨幅越来越大,越是调控越是涨得快。  相似文献   

12.
夏宇彤  武赫 《商业科技》2014,(5):141-142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人民对住房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样也致使我国城市房价越来越高。房地产市场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房价的过快上涨则为金融系统安全带来诸嚏多潜在威胁,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对象,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论房价与地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房价与地价的市场的和非市场的因素,指出,房价与地价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低地价并不一定能够低房价,而需要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多种调控手段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基本面还是房地产政策在影响中国的房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许多西方文献认为房价在长期能反映经济基本面,并给出了实证证据。但本文利用1998—2008年中国35个大城市面板数据,发现中国房价与经济基本面间缺乏稳定的对应关系,房地产宏观调控后房价向上偏离了经济基本面,且房价方程发生了结构改变。本文认为中国特殊的房地产政策,尤其是土地政策,影响了房价反映经济基本面的机制。通过考察房地产市场受政策调控的变量与房价之间关系,本文发现土地供应量对房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信贷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映房屋市场供需情况的房屋销售面积和空置面积对房价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在房价影响因素上也存在一些差异。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03年中国房地产加速步入商业化进程以来,银行业对房地产领域持续保持着高位投放的态势,即使在近几年国家高层对房地产领域连续实施紧缩政策的背景下,银行业对房地产的热度依然是不降反增,特别是2013年各月,银行对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速、房地产贷款规模对各项贷款的比例都保持在在30%以上。显然,这样的走势正在助推房贷泡沫和房价泡沫的同步积累,孕育房地产市场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的隐患,那么  相似文献   

16.
陈金鑫 《中国市场》2014,(51):147-148
自房地产改革用住房市场化分配取代福利分房制度以来,我国房地产涨势明显,虽然经过国家多方调控,但调控效果并不理想,上涨趋势仍未改变,而今稳定房价已然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其特有的背景下发展,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风险点,房地产的泡沫化产生及扩大威胁着经济健康运行,政府应该在了解房地产泡沫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四川物价》2008,(9):17
阅读:据《新京报》报道:国家统计局8月5日发布经济述评称,目前无论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还是需求层面,都不支持房价持续高涨.“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在长达10年的房价上涨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向理性回归。”并认为,从总体走势看,目前房价涨幅正逐月回落,但幅度尚不是很大。面对销售萎缩的市场,开发商必须在资金回笼速度和利润率之间寻找平衡。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房地产市场,“购房需求受到货币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一系列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的抑制,房地产泡沫受到了挤压,房价正在失去上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中国大多数的城市的房价远超其价值,已经产生了泡沫,普通家庭已经买不起房却需要房,房奴的壮大势必影响社会的发展。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抑制炒房,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和政策,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从抑制需求、增加供给、加强监管等方面对q-国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方位调控。该文以房地产调控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了地产调控的功效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各类房地产金融创新为开发商和购房者提供了充足的金融支持,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生产者主权市场。这些金融创新不仅抑制了房地产金融调控效果,还在商品房供给增加的同时推动房价不断上升,使得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加速聚集。对此应改变房地产调控思路,增加供给,管理预期,转变银行的信贷管理思路,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房地产金融业务监管。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良性发展,是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社会关于房价主流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制度有效性的探讨,尤其是银行准备金率调整和房价涨跌幅之间相关性的检验,得出影响我国房价的关键问题是资本市场资金的暴利投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应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不稳定性的对策,从而为加大我国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我国金融制度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