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经济的发展依靠财政发挥作用,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方式,地方财政不可被忽视,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来发展经济是地方财政永恒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地方政府为中心进行的土地财政税收,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土地财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土地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并对实现地方经济增长与土地财政合理发展的对策进行分析,以此来完善财政政策,优化地方经济增长结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地方财政面临多重困境,包括财政收入严重不足,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加大,财政入不敷出,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和债务风险加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地方财政安全,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解决财政困难问题变得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我国地方财政中的出现的具体情况,从分税制、地方财源、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政府举债行为等方面寻求解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财政的发展对于国家财政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优化地方财政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优化地方财政,不仅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刺激地方经济发展以获得地方财政的增加,还需要一定的调整来减少地方财政的支出。地方财政的优化对于国家的财政分配以及财政的稳定健康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断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严重不对称,没有规范的制度化融资渠道,更是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日益加剧。在现阶段开放与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对于缓解地方财政危机、推进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对我国地方财政困境分析入手,剖析财政困境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刘珊 《消费导刊》2011,(3):41-43
近年来,我国地方财政面临多重困境,包括财政收入严重不足,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加大,财政入不敷出,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和债务风险加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地方财政安全,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更不利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解决财政困难问题变得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我国地方财政中的出现的具体情况,从分税制、地方财源、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政府举债行为等方面寻求解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地方政府都形成了一系列的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体制下,地方财政负担着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而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相对薄弱,地方财政风险成为困扰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道难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财政正常运转,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危及经济的发展,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在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下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且已经步入新常态,过往地方财政那种收入高增长、支出宽松、管理松弛的"舒服日子"将会一去不复返。新常态下地方财政收入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保持中低速增长,基层民生刚性支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会与日俱增。如何科学分析新常态下地方财政领域的新趋势和新变化,把握好新常态下地方财政运行的新特点,从基础和根本上谋篇布局,释放地方财政新红利,寻求在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土地财政由于对地方经济运行有着较为重大的影响而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土地财政的产生原因,并分析其对地方经济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可能引致地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国各地的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地方税收,为了保障经济和社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将地方税收置于重要地位上。  相似文献   

11.
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问题由来已久,严重制约地方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为此,分析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这种局面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地方财政作为中国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突出成就,也为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渐进式改革自身固有的局限,地方财政在积极探索的过程当中与理想的公共财政模式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未来还需要在财政理念和财政制度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推动地方财政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国各地的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地方税收。为了保障经济和社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将地方税收置于重要地位上。  相似文献   

14.
甘晓薇  胡哲儒 《中国市场》2011,(36):158-159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财政自治权则是自治权的核心、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财政政策的核心。加快和深入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研究,为实践提供厚实的理论基础,将促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在不断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下的切实实现,以及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李增来 《北方经贸》2005,(11):13-15
财政是社会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巨大,而且绝大多数属于隐性债务,已严重影响地方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集中体现,以万亿计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通过银行机构向金融风险转化,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动向,这必将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6.
翟连升 《财贸经济》1999,(7):35-37,44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过去的短缺经济转向需求约束型经济,我国的市场已由多年的卖方市场基本转为买方市场。在这种形势下,研究买方市场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及时调整思路,对于提高地方财政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建立稳固、平衡的地方财政,是十分必要的。一、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分析了"营改增"税制改革对无锡地方经济的影响,具体包括对地方财政,当地各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更大程度的使用好税收制度,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财贸经济》1993,(10):35-42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变化:回顾与反思1.改革进程中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变革的回顾。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领域入手,以财政为突破口,率先由变革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启动的。预算管理体制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管理权限、财力划分的基本内容。1980——1984年,我国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即所谓“分灶吃饭”的  相似文献   

19.
乔俊 《江苏商论》2005,(7):143-145
地方财政自身的安全及对整个地方政治、经济稳定产生的基础性影响,逐渐成为政府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现代财政理论着力探讨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因素在不断积累,如不及时加以防范和化解,极有可能引发地方财政风险进而发生地方财政危机。本文从地方财政风险的内涵入手,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地方债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债券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力是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我国现行预算法明确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以自身名义发行债券筹资。我国当前的财政体制已使地方政府初步具备了有能力发行地方债券的主体资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也决定了对地方债券的强烈市场需求。因此,我国在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有必要逐步建立、完善地方债券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