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情趣是人们对审美对象抱有的情感和兴趣。书法教学作为一种集教育、训练、艺术和审美实践为一体的活动,历来就被作为陶冶性情、塑造高尚人格的手段之一。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书法教学应特别注意发挥汉字书写的审美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稳定、高尚、优雅的审美情趣并促进书写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作品,流行歌曲歌词既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又有"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文学研究.其文学之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境美、情趣美等几个方面.中学语文课堂理应歌声、笑声齐飞,其乐融融.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音乐在教学上的妙用:借音乐指导"美读",引导学生遵循文章的思路,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领略旋律之美,进行赏乐作文.实践证明,这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审美情趣、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利平 《经济师》2006,(8):138-138
文章从大学生培养目标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阐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提出审美教育的途径。审美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提高创造美的能力,还可提高学习英语积极性,促进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情感教育中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个重要环节,教师自身也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教师结合语文教材进行情感的交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并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就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审美媒介, 引发(受教者)审美经验(感受、体验乃至操作),以培养、陶冶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的活动或过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能力,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在小学  相似文献   

7.
审美创造活动贯穿于学生听课学习和自学活动的始终,学生的审美创造活动和教师的审美创造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出语文教学美。  相似文献   

8.
文学素养对提高建筑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品格和艺术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针对建筑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加强文学和建筑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教学设计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文学作品。应倡导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经验和体会,提高课程的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9.
关于健康生活情趣课题的思考和探讨,不应仅仅居于政治的层面和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危害性"之说,其中的审美意蕴不该忽略、人的价值意义内涵应该挖掘。日常生活情趣只有在审美的意义上,才是真正确证人的存在的活动,是真正属人的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情趣的审美维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评价,其难度和阻滞力显而易见。选择审美维度探讨健康生活情趣问题,旨在期盼将健康生活情趣实践,变成审美实践活动,依靠生命的自在自为,亲历美的陶冶,提升人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呆女婿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样式,长期在民间流传但又一直不为人重视 。通过对此类型故事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审美情趣、哲理意义的深入分析,指出其熔事 趣、情趣、理趣于一炉的创作手法及其特殊的审美倾向和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是这类故事 得以长久生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的改革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次新课改的目的在于通过改革,逐渐改变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习惯、情感、价值观培养的现象;逐渐改变课堂上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要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逐渐改变以甄别选拔功能为主的单一且僵硬的评价方式,实行多样化灵活的发展性评价方式,最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以及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审美情趣、实践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分析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就语教学应结合审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阐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的问题:(1)以分析形象为载体进行审美教育;(2)以激发情感为手段进行审美教育;(3)以思想教育为目的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围绕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和人才培养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促使大学生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在城乡社会服务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压花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是植物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我院通过开设压花艺术课发现它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扩充相应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验证花艺设计的美学理论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压花艺术的课程特色进行了描述,并提出我院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教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压花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是植物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我院通过开设压花艺术课发现它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扩充相应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验证花艺设计的美学理论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压花艺术的课程特色进行了描述,并提出我院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教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晓芸 《经济师》2008,(5):223-223
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各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都处在一种接受用人单位挑选的被动状态。形象力作为人力资源的第三大资源,与人的体力和智力资源并重,构成了现代人力资源的最新结构。对中职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对提高其竞争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广告创作不仅要注意人类共通的兴趣爱好等共性因素,还应关注各民族的个性因素。台湾不少广告佳作在汲取西方广告精华的同时亦较好地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获取了很好的广告受众效应。立足于精神文化这一文化的核心,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三方面探讨民族文化特色在台湾广告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前半部分阐述美和审美本质与特征、建筑形式美与审美的发展;后半部分以城市美学和景观设计的思路为主体,重点介绍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追求目标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人文素养是大学生诸多素养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养,对大学生其他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然而,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人文素养却严重滑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如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们思想认识的误区、学校人文环境的缺陷等等。高等院校要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其具体方法是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爱国主义、审美情趣、与自然的亲和力等方面的教育,从而最终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时代精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