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10多年来,号称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商标注册量令人汗颜,仅40、50万件.如今中国的商标注册却犹如踩上"风火轮",累计注册总量已经突破250万件,连续几年名列世界前茅. 对于拥有数以千万计企业的制造业大国来说,中国注册商标的总量实在算不了什么.何况,全国每天还有数以万计的新企业注册诞生,仅上海地区每天新面世的民营和私企就达250家,整个"长三角"16座城市每天新诞生的民营和私企不下1 500家,一年少说也有50万家.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2008年4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和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资助,本刊编辑部主办了"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研讨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花簇银行中国区、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及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各研究室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深入认识次贷危机本身、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为中国经济提出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磨砺了观点深化了认识、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3.
发展的"四化"突出 中国的发展变化,就是让人如此地不可思议. 如果说2000年的中国还在为如何启动内需,如何使经济走出蓝灯区而发愁,那么,仅仅一年之后,支撑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便释放出了强烈的经济启动信号.从2001年下半年起,中国经济开始在各路研究者的激辩中,迈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伴随着2003、2004连续两年超过10%的高增长(修订后数据),2005年,中国GDP已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  相似文献   

4.
自提倡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到全面建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升级,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企业一边享受着"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经济福利,一边承担着因对外直接投资所在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差异而产生的投资风险.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中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所面临的对沿线国家FDI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的风险防范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如何发展主要表现在中国经济如何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前后,新中国如何发展经济,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战略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纵观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领导人,都提出过不同的思想,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经济民主"战略,是这个探索过程中一直没有消失的主题,是这个探索中始终如一的核心.从毛泽东理论的提出到邓小平的实践,其过程历时半个多世纪,表明经济民主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自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保持了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全国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旧貌换新颜",被世人视为"中国奇迹".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最近就此问题做了一些十分精彩的分析:英国花费了19世纪大部分时间使人均收入增加了1.5倍.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的剖析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举世瞩目的"新经济"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接二连三地爆发金融危机,日本经济近10年来一直在低谷徘徊,欧洲经济增长乏力并且失业率高居不下,而美国的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却一直良好.自1991年3月至今,美国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了114个月,打破了20世纪60年代持续增长106个月的记录(1961年2月到1969年12月),成为自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史上32个增长周期中最长的一次,而且短期内尚未有终止迹象.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70年见证了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传播发展的历史.作为重要的西方经济学流派,新奥地利经济学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的传播依次经历了"起步-加速-成熟-发展"四个历史阶段.在这段传播过程当中,该学派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逐渐成长壮大,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蓬勃发展.尽管学术圈内外一...  相似文献   

9.
赵晓 《新财经》2002,(7):10-11
一、质疑中国经济增长:全球唱衰中国经济"大合唱" 去年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以来,国际上一直存在着一股唱衰中国经济的潮流.开始时是一些无名小辈在一些较小的传媒上发出疑问.渐渐地,大牌经济学家开始加入,如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以及MIT的瑟罗教授等.质疑的声音亦开始转向主流媒体,<经济学家>、<商业周刊>以及<远东经济评论>等大幅刊登了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从TCL、联想到不久以前的海尔、中海油,当这些中国企业勇敢地投身到海外并购战中历练的时候,他们的气魄一度让有些人欢欣鼓舞地认为,海外并购的"中国世纪"已经到来了.姑且不论这种"中国世纪"的说法是否精准,但有一个事实却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舞步正渐渐移到全球并购舞台的中央.  相似文献   

11.
2015年7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发布《"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路线图》,盘点和展现央企"走出去"发展现状.截至2014年年底,国资委监管的110余家央企中已有107家在境外共设立8515家分支机构,分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多家央企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回顾7月份会发现,国有企业布局"一带一路"的速度之快、动作之密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2.
"放山居"(Fonthill House)位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威尔特郡,毗邻闻名遐迩的放山修道院(Fonthill Abbey),至今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这里原本是19世纪"英国首富"詹姆斯·莫里森(James Morrison)的一座乡村私邸,莫里森家族一直将其作为艺术收藏品的陈列地. 在"放山居"的收藏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艺术品,包括各种瓷器、珐琅器、雕塑等,这也是"放山居"之所以能够拥有一个如此饱含中国意境和诗情的中文名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24家中国在美上市企业遭"财务问题"株连,19家被停、摘牌,成为垃圾股。进入2011年,美国股市刮起了一股"中国概念潮",包括人人网、网秦、凤凰新媒体、世纪佳缘在内的中国概念股纷纷在美国扎堆上市。  相似文献   

14.
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为背景,经济学界提出了"新经济理论":美国经济九年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其成功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被视为新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经济学家们宣称,"新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并将深刻影响社会的发展.在其带动下,美国以NASDAQ为代表蕴育了资本市场的繁荣,中国股市也在这种国际影响力以及政府扩容股市的政策作用下一度长达五年走牛,"新经济理论"完美地诠释了资本市场的经济基础,可是,却难以说明与中国几年来紧缩的货币政策相伴的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这一点仅仅从生产技术的角度是难以解释的.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对资本市场的考察中否定所谓"新经济"对资本市场乃至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生产技术理论,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最终是由有效需求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问题既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农业大国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问题.2009年4月18~19日,由南开大学经济史学科、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发起,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的"20世纪的中国农村金融变迁"学术研讨会于南开大学举行,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收到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16.
据5月31日成都商报报道,河北赤城县政府竟把其重奖目标锁定在"税源经济"领域的"优等生"身上,使得10家高耗能、高利税铁矿赢得政府重奖,这10家"纳税大户"还被授予"明星企业"称号,与其相关的在协助征税环节"有功"的职能部门和官员也同样得到重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盗版文化"对西方社会来说是一个无法读懂的贸易课题。中国盗版市场背后有一条极其完整和成熟的利益链,其繁荣不仅有经济原因,也有中国式文化和心理因素的驱动。今年4月初,美国政府向世贸组织提出两项投诉,起诉对象是中国,起诉理由是一直困扰中国社会的问题——盗版。此前的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展上,中国参展团遭遇专利狙击,多家参展品被指专利侵权。  相似文献   

18.
一、"入世"将加速中国成人教育国际化进程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将大大加快,对中国来说,既面临着世界经济具有开放发展的时期,又有着来自他国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竞争力.但国际间激烈的经济竞争最终应归结于培养人才的教育竞争.而我国的成人教育将成为我国"入世"后教育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19.
四种争论,两种论调 20世纪的后20年里,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于世界的东方。在世纪之交,中国经济仍然以惊人的速度稳步发展。中国的兴起引发了许多国家的争论,比较大的有四次:第一次是90年代初由西方国家散布的"中国威胁论",它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的强大,中国也必然像以往的世界大  相似文献   

20.
在海信的"信芯"没有问世之前,芯片一直是中国各行业以及彩电业心中的痛.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生产国,而中国在"心脏"方面的技术水平却与国外相比至少相差10年以上.2004年中国生产的7000多万台电视机中所使用的核心视频处理芯片均为进口,竟无一片"中国芯".2005年6月,海信研发成功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宇视频处理芯片,奠定了"信芯"的中国座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