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利群 《金融纵横》2020,(12):40-47
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有助于盘活住房租赁存量资产,优化资金配置效率,激活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能。本文简要分析了住房租赁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数量、发行金额和发行场所,结合案例梳理了轻资产与重资产模式下的四类证券化业务开展方式的底层资产、交易流程以及业务开展条件,并结合美国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实践经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租赁物作为融资租赁交易中的核心要素,物是依据,融是目的,没有租赁物的"融资租赁"不能在法律上定性为融资租赁交易.在融资租赁实践中,租赁物不仅是获取并计算租金的依据,也是租金安全回收的重要保障,更是区别于传统借贷交易的最基本要素.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迅猛发展,融资租赁交易涉及越来越多的交易模式,更突出了租赁物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售后租赁交易是一种将自有资产出售后再向买方租回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卖方同时是承租方,买方同时是出租方。售后租赁按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发生实质转移分为售后融资租赁和售后经营租赁两种。本文讨论售后融资租赁中承租方租入资产的计价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售后租回的特征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融资产销售与资产租赁于一体的特殊租赁形式。其基本特征有:1.交易双方身份的双重性。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原所有者既是卖方,又是承租方。通常是先将资产出售,取得销售收入后又以承租人的身份,将所售资产租回用于生产经营。而资产所有者也是双重身份,它首先作为买方购买卖方出售的资产,取得其所有权后,再以出租人的身份将所购资产出租给卖方,收取租金。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售后租回业务本身也具有双重性,即这种租赁兼有资产销售和资产租赁的双重性质,它是一种集销售和融资为一体的特殊交易行为。2.资产使用的连续性。承租人将资产  相似文献   

5.
把相关资产租给承租人使用,在合同规定和契约范围内,条件是出租人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一种交易行为.按性质与目的划分租赁的种类,可以分为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拥有各自的优点,本文主要对这两种租赁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期望给予企业选择租赁方式更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经煜甚 《时代金融》2014,(9):113-114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深化,融资租赁业作为金融行业中的新兴子行业,近年来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然而受监管限制,目前融资租赁行业普遍存在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银行借款,同时业务发展又受约于注册资本的限制的问题。2013年海通证券联手恒信租赁共同完成了国内券商行业对于租赁行业的首次并购,并购后的首笔业务以资产证券化的模式开展,背后的逻辑和战略意图为租赁行业融资提供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并购的现实问题和租赁公司优劣势,结合当下企业并购的政策环境,提出当下租赁公司在并购融资中的角色不可替代,租赁公司在产权关系、借贷关系、交易时间、价格成本、持股比例等多方面对交易机制予以创新,其比较优势明显.本文同时在并购主体、并购行为、并购后期整合等方面阐述了委托租赁式并购的实质及优势,并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委托租赁式并购提出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8.
一、售后租回交易及其会计处理售后租回是指承租人因资金缺乏,而将自有资产售与租赁公司,然后又将资产租回的租赁业务。承租人在此类业务中既可以出售资产取得现金收入,又可以通过租回的方式继续使用该资产。在售后租回的方式中,租赁付款和售价通常是互相关联的,因为他们是一揽子交易。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以所涉及的租赁类型而定。由于售后租回业务包括销售产品,因此对于售出资产的损益的处理,是售后租回与其他租赁业务显著不同的地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规定:如果售后租回交易形成一项融资租赁,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相似文献   

9.
会计实务中,经常会出现售后租回的问题。在租赁会计准则中,将资产售后租回看成是一种租赁行为,根据租赁性质分别按照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进行会计处理。但如果考虑到资产出售和租回是相互关联的交易,在考虑其对回租企业整体经济影响时,如能基本确定将在租赁期满回购,将整个交易视同按照抵押借款进行会计处理,则是另外一种会计处理的思路。本文从会计基本原理与实务出发对不同的会计处理做些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金融租赁业取得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和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但金融租赁企业融资渠道受限严重制约金租行业的发展。通过发展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可有效缓解金租企业资金不足问题。本文结合我国金融租赁市场现状,对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其面临的阻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川 《上海会计》2003,(10):23-24
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即承租人)将一项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即出租人)租回。在这种租赁方式下,卖主同时又是承租人,买主同时又是出租人。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相互关联的,一般以一揽子方式谈判和计算,因此资产的出售和租回实际上是同一项交易。对于售后租回交易,IASC、FASB等均将其区分为融资租赁(FASB称为资本租赁)和经营租赁,并对其会计处理分别作了规定。我国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规定,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  相似文献   

12.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融资租赁会计处理的基本思想是将此类租赁资本化,即承租人应将租赁资产使用权当作资产入账,同时将所承担不可撤销的偿付租金义务列为负债;出租人由于放弃了资产使用权,换取了定期收取租金的权力,应将租赁资产转为债权,租赁资产的折旧改由承租人计提.  相似文献   

13.
何敬 《西南金融》2013,(1):66-71
国际会计准则——《租赁(征求意见稿2010)》规定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合二为一,以解决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明线”划分问题.对于此次修订,国际融资租赁行业和其他相关者提出了质疑.对于我国来说,融资租赁行业刚刚恢复发展,采用修订后的租赁会计准则会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将增大企业成本,财务后果堪忧,具有一定的实施难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租赁行业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业,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有效地补充了传统间接融资体系覆盖范围的不足,行业自身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租赁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和压力,单一的融资渠道及"长债短融"的结构都是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流动性,为国内租赁公司的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15.
形成融资租赁的售后租回,是指资产卖主(承租人)将资产出售后再从买主(出租人)租回,并且该项租回业务按租赁准则的规定被认定为融资租赁的交易行为。从交易的实质上看,形成融资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实际上类似一种抵押融资行为,是物件所有权人用于盘活资产的融资手段。在交易中,资产的销售价格和支付的租金是相互关联的,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一揽子谈判的方式,一并计算出来的。资产的出售和租回实质上是一笔业务,承租人出售资产的目的不在于获取资产的增值收益,而在于融资,而出租人购买资产的目的也不在于取得资产的所有权,而在于获取既定的资金报酬率,其购买是以回租约定为前提的。笔者拟从该项业务的交易实质出发,就其在会计、税法上的认定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金融租赁公司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租赁资产管理制度流程,但尚未能进一步深入挖掘租赁资产管理的内在价值,当前的租赁资产管理体系同兼顾价值创造与风险管控的成熟、先进的租赁资产管理体系还存一定距离。如何更好地管控风险,切实增强资产管理的价值创造功能,提升经营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金融租赁公司亟待解决的重要战略性课题。本文以金融租赁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当前租赁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的特殊性,对新形势下如何优化租赁资产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重点讨论了金融租赁公司"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为探讨此问题,首先比较了金融租赁业务与银行信贷业务在交易结构、资产属性、定价关系等方面的不同,指出租赁资产是租赁业务和信贷业务最基本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租赁业务的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并对金融租赁业务的特殊风险即资产风险进行了定义。基于租赁业务的风险特征,笔者创新性地提出,租赁公司应借鉴银行信用评级原理,结合租赁公司业务特点,探索租赁资产风险评级方法,建立"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对建立该体系的初步框架、建立方法和步骤、流程设计、后期应用等做出了探讨。最后,提出在"资产+信用"体系下,金融租赁公司应制定风险管理发展规划,从短、中、长期三个阶段,有序地推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温苗苗 《金融与市场》2020,(1):51-60,72
无论从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来看,还是从金融租赁公司自身需求出发,发展经营性租赁是大势所趋。如何借助自贸区政策和优势,进一步完善配套环境,加快金融租赁公司经营性业务发展,满足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化和国际化需要,并最终提升金融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金融租赁行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自贸区与经营性租赁业务开展现状,梳理了我国金融租赁公司依托自贸区优势开展飞机、船舶经营性租赁业务主要模式,并阐述和分析了在中国现有经营性租赁业务发展环境、自贸区政策环境以及金融租赁公司专业性程度等因素共同影响下,金融租赁公司在自贸区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的优势和面临的困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自贸区经营性租赁业务发展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租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资产规模和业务领域逐步扩大,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截至2014年6月,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达到1350家,融资租赁合同交易额达到2.6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23.8%。更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对租赁融资、资产证券化、税收政策、风险管控等问题的关注。然而,从宏观视角对我国租赁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尚未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应有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比较少。总体而言,我国租赁业理论与实务研究尚不能满足其快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利用外资,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了融资租赁的业态。融资租赁凭借其在改善投融资,促进销售和资产管理方面的特殊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但由于租赁公司资产和负债在期限上并不匹配,这种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资产的资产负债结构,导致许多租赁公司面临困境,陷入流动性不足的地步。在此情况下,租赁资产证券化就成为了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情况,融资租赁证券化的运行模式分析和实践案例分析,希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