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定祥  吴炜华  李伶俐 《改革》2023,(7):90-104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我国增强实体经济新动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依靠数字经济部门提供的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数智产品对实体企业要素投入与生产经营模式重组更新,进而促进实体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实践中,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基于实体企业生产经营节点与数字技术融合而展开的,形成了多种效能各异的融合模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构筑“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分工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会议宗旨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之一,是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催生了一大批包容性创新。这些创新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数字能力弱势群体、欠发达地区,为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做出了积极贡献。数字经济背景下包容性创新为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视域来看,经济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四环节”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且紧密联系、循环畅通。数字经济为“四环节”赋能增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数字经济的普惠性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数字经济为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数字消费助力全面促进消费和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从“四环节”出发,数字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和优势,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4.
赵晓阳 《发展》2024,(1):66-67
<正>数字政府是推进国家数字化的核心引擎,具有国家核心战略意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政府是基础和核心。提升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力度,加快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数字化、便捷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信息管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全面综合系统地应用于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智能技术架构融合、电子政务重塑,创立创建政府运行新型模式,打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全面提升甘肃数字政府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徐程明 《中国西部》2023,(2):120-125
党的二十大为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必将对教育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对于传统商科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面对新形势,根据商科教育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需要面向数字转型、更新教育内容,面向实践创新、加强联结贯通,面向学科重生、实现主动转型,面向企业发展、强化协同耦合,推进商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毅 《发展》2010,(7):57-57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拥有较为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如何建立一个既能有效解决落后地区发展的难题,又能反映市场经济时代要求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新农村的科技支撑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郎平  郎昆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8):87-108+166-167
数字经济治理的关键在于平衡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作者基于《新时代国家安全学论纲》一文的理论框架和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出发,将数字经济治理分为基准情景、依附型合作、大国竞争和共享共治四种情景,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情景下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绩效。结果发现,基准情景下国家对数字安全的投入应当止于均衡安全水平;依附型合作情景会形成“中心—外围”的数字霸权体系进而固化并加剧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平等;大国竞争情景治理模式容易导致相关国家陷入“数字安全竞赛”困境;共享共治情景有助于实现总福利最大化的目标。数字经济治理中的欧盟数字经济治理模式、美日数字经济合作模式和中美数字竞争模式均会带来一定福利损失。中国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则可以充分发挥技术、数据和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通过协调各国利益和促进各方合作,有助于在全球层面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县域经济迎来了二次崛起的历史机遇,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本文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性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以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变迁进行了多维透视分析,总结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结合“双循环”发展格局、数字经济发展等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新趋势进行了预期,并提出了一系列新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9.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息工作的思考●董积生葛正香(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一、信息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信息资源是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富国强民之本,是企业开发产品、占领市场的宝贵资源。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断攀登新的历史高度。在习近平新时代数字经济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中国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和统筹部署,使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改善,数字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在当前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的双重影响作用下,我国的数字经济正处在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数字经济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新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1.
重化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脊梁”,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提升工业化水平,构筑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重化工业发展,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引擎,也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动能。  相似文献   

13.
赵宇  李志翠 《科技和产业》2022,22(11):265-270
数字经济是继传统农耕经济、现代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挖掘农村现代化的数据资源、加快延伸产业链构建,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达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以耦合分析为基础,从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效益水平、数字化水平3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新疆数字经济和其他西部4省以及全国水平2016—2020年数字经济相关数据做出对比,测算三者指标之间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效益水平与数字化水平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数字经济规模发展已经完成从萌芽到成长的阶段,即将进入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效益水平快速增长的阶段,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刘欣 《老区建设》2024,(1):54-61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国人口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是促进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体系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等方面。加快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乡土实际,推动农村教育理念现代化;以数字化为引领,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进程;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教师队伍现代化;加快乡村教育政策资源投入,筑牢乡村教育现代化基石。  相似文献   

15.
以发展为主题,是我们跨人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西部作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是更迫切的任务。如何才能加快发展?我认为,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搞好经济结构调整,是保证西部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而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数字的增长上,从根本上说,也是一场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政策体制的深刻变革。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这场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首先取决于城市的现代化,面向21世纪,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既是城市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成为占领国际竞争力制高点的关键,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也是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的基石。虽然辽宁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条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完善、数实融合能力快速提升、数实融合平台日益优化,但仍存在着创新投入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专业化数字人才缺乏、政策系统性时效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破解。借鉴上海、深圳、浙江、贵州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结合实体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数字经济融合方案、持续投入和夯实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提高政策系统性和有效性以及强化数据标准体系等措施,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为数实融合提供坚实保障,夯实关键技术基础、营造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强化数据标准、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应用场景开发、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通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相似文献   

19.
潘锡芒 《特区经济》2000,(10):43-44
一、盐田港及其仓储业在深圳未来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面临到来的21世纪,深圳担负着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担,将实现以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为经济支柱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 深圳建设物流中心是其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未来五年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在说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国家经济治理进行了理论探索和现实展望。文章认为在党的二十大开启新征程后,国家经济治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显示出较强的体系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文章还指出当前国家经济治理的一些重大课题,包括区域协同中观治理、科技创新中的微观治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