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我国事实上已经形成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通过建立Copula-GARCH-t模型,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元四种货币的汇率收益率序列波动特征及其相关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众议院2010年9月高票通过了《公平贸易汇率改革法案》,该法案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在于将汇率政策贸易化,即将"汇率根本性低估"视为"出口补贴"的贸易措施。在国际法框架下,该法案存在如下缺陷:汇率政策贸易化不符合《IMF协定》与《WTO协定》有关管辖权限的分工;美国无权单方面认定它国汇率是否根本性低估;汇率根本性低估不具有SCM协定所规定的"财政资助"与"专向性"特征,因而不构成出口补贴。中国应坚持汇率主权在我的原则,多方化解美国汇率压力,在必要时可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风险的精准计算和预测是管理和控制汇率风险的首要条件,并随着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利用GARCH模型和在险价值模型(CVaR)对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测度。首先,对人民币汇率收益率进行统计特征分析,以确定GARCH族模型的适用性;其次,使用四种GARCH族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行考量,根据变量的显著性和AIC准则筛选出性质最优的GARCH(2,2)模型。并基于金融时间序列可能出现的杠杆效应、非对称效应和均值效应,进一步建立了TGARCH(2,2)、EGARCH(2,2)、TGARCH(2,2)-M和EGARCH(2,2)-M。将以上五种模型进行比较,筛选出拟合程度较好的GARCH(2,2)模型。针对金融时间序列的"尖峰厚尾"性,文章还对GARCH(2,2)-N、GARCH(2,2)-T与GARCH(2,2)-GED进行分析,筛选出用于风险测度的GARCH(2,2)-N模型;再次,将利用刻画出的波动率带入到在险价值模型中完成人民币汇率风险的测度,将测度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测度结果与真实结果较为接近,可以在本模型基础上建立人民币汇率风险预警体系。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给出政策建议与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后危机时代为背景,在中美人民币汇率现实争端以及学术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IMF协定》关于"汇率操控"的定义出发、通过实证研究和对中美两国贸易实践的理论分析,得出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政府"汇率操控"的指控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人民币贬值并不能带来中美贸易顺差。中美之间的贸易实践也有力地证明了美国对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的责难缺乏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美元主宰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的出口管制、美国的经济结构、消费模式等才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0年以后美国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为背景,通过回顾广场协议对各国的影响,引出中国若沦为汇率操纵国的不利影响。文章以汇率操纵国的定义和评判标准为蓝本,正反面剖析了美国对中国多次指责的真实意图以及中国在此挑战下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修正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模型设立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指标,建立DSGE模型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中央银行政策组合及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资本流动进行管理有利于央行降低福利损失;同时采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资本流动管理"三位一体"的政策组合带来的福利效应始终优于其他政策实行方案。因此,存在这样一条中间路径,即同时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与资本流动管理二者相结合的宏观政策组合,从而在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条件效应进行了研究。在阐明各种贸易条件内涵及其对贸易利益影响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说明人民币升值并不一定意味着我国的贸易条件将发生改善或恶化,这要取决于我国的进出口供给和需求弹性。笔者通过对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以来贸易条件的实证计算和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明显改善,收入贸易条件变化不大,贸易条件总体得到改善。人民币稳定升值的汇率政策与"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外贸增长方式由量的增加到质的提高转变"的贸易政策是统一的,为了促进这一外贸政策的实现,人民币的稳定升值是合理且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出现了"高出境人数、高消费金额"的"双高"格局。本文利用我国1994年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出境旅游消费"双高"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出境旅游消费"双高"的最关键因素,而人民币升值也促进了出境旅游消费金额的增加,出境旅游的"双高"格局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志柏 《商业研究》2008,(1):163-167
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6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及其决定因素来建立一个VAR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结果发现,在样本期内,人民币名义汇率失调的幅度始终在3%以内,这给出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合理性的一种理论解释。实证分析还表明,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时机是恰当的,升值的幅度是适宜的,升值的方向是正确的,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民币的升值应继续按照"渐进、微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入一个稳定的升值期。传统国际经济和汇率理论认为,一国货币汇率的升值会阻碍该国出口行业的发展,使国际收支恶化。然而在此期间,中国制造业出口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伴随人民币平稳升值的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飞速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想要从宏观层面解读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就显得越加乏力。伴随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将产品"异质"的内涵进行拓展,分析产品质量的差异性。本文基于新贸易理论中二元边际视角,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两大经济现象:一是人民币汇率一直持续保持小幅的升值,二是国内的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人民币表现出"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这个现象是暗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并不适用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呢,还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别于传统的理论研究?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来解释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全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WTO"汇率与贸易"问题的由来。二是对WT/WGTDF/W/57文件的研究和评述。三是笔者对WTO"汇率与贸易"问题的看法,主要有:汇率与贸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需要深入研究;汇率水平是影响贸易平衡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学术界对于汇率波动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还存在争论;应关注导致汇率波动的原因,把汇率问题交由G20(二十国集团)和IMF去讨论;中国追求贸易平衡,并积极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汇率与贸易"问题要成为WTO的议题或规则尚存在诸多困难。四是结语部分,指出在WTO"汇率与贸易"问题上,还应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彭忠连 《中国市场》2011,(18):58-59
本文结合当前全球经济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概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指出现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减弱,一年升值预期3%左右,是可以承受的,同时这种温和的升值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趋向均衡,预计"十二五"期间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Marshall-Lerner条件、价格传递效应,阐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结合"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简要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21日,我国正式启动"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为核心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此次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及商业银行等领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围绕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配置及业务等方面的影响,对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各种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试图就深刻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商业银行对此次汇率制度改革的应对措施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新一轮"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本文围绕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若干个方面对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作出裁定,不支持美国企业告美国商务部拒绝就人民币汇率补贴展开调查而进行司法审查。法院主要理由是美国商务部的决定不是"最终决定",从而根据"成熟原则"而不具备可诉讼性。本案涉及人民币汇率在被假定低估的情况下,是否构成反补贴协定下的补贴问题。本文认为,美国企业难以证明存在着补贴的专向性。  相似文献   

18.
2018年3月发生的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与20世纪80至90年代出现的日美贸易战极为相似,本文根据日美贸易战的历史,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对比分析了当今中美贸易战的形成原因与导致的结果,以及未来应对中美贸易战的策略。同时也对现已进行的研究做一个补充,对于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贸易战",应对"贸易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莎雯 《商业时代》2011,(12):40-43
本文首先对"金砖四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比较,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并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我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的建设。"一带一路"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使得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地运行下去,促进落后产能的转型升级,同时在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和外汇储备压力的缓解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由于目前企业主要采用美元进行投资和结算,所以减少了我国外汇储备量,进而缓解了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甚至人民币出现贬值。为此,主要根据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基于"一带一路"建设分析外汇储备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