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短短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悲壮大戏。先是一番"热炒"。2002年,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5万元天价。2005年,一提七子饼普洱茶创造了  相似文献   

2.
短短几年时间,普洱茶就形成了和龙井、铁观音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普洱茶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渠道、营销、策划”已经频繁地在普洱茶中运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如今真正要做的,恰恰是如何做出一饼好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3.
短短几年时间,普洱茶就形成了和龙井、铁观音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普洱茶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渠道、营销、策划”已经频繁地在普洱茶中运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如今真正要做的,恰恰是如何做出一饼好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4.
普洱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普洱茶的历史发展中.旧石器时期澜沧江流域的古濮人是最早认识茶树的族群;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已开始产茶;三国时期普洱茶开始逐渐发展;唐宋时期普洱茶已开始商业化,慢慢向产业化发展;明清时期为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普洱茶开始产业化发展;近代随着不断地开放,普洱茶走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收藏古玩、字画、邮票等人们司空见惯,但收藏茶叶就颇为新奇!近期,珠三角的饮茶发烧友、商家竞相收藏普洱茶以待升值。据统计,珠三角共有近20万普洱茶收藏者。昔日无人问津的普洱茶,在珠三角销量5年翻了三番,销量中被买去收藏的生普洱茶占了一半,其价格也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翻了番。  相似文献   

6.
在拥有数千年茶文化历史的中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中,其实不难看出中国人自古与茶有着不解之缘,而茶马古道的故事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随着岁月的变更、四季的交替,近几年普洱茶可以说风靡全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身价也随着这股热潮扶摇直上。当人们不断发掘出普洱茶的闪光点时,它无疑成为了众星捧月般的"宠儿",那么,普洱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茶?它又是怎样制作的?它为何能够让人欢喜让人珍惜?深秋,在这个最适宜品茶的季节,让我们走近"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世界……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自2003年被炒热起,一直活跃于茶叶市场。分析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普洱茶走红的原因是传统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消费观念转变了,茶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普洱茶资源稀缺,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2008,(6):10-11
普洱茶曾经一度"普"遍全国,享有"能喝的古董"之美誉,价格曾飙升至一公斤数万元的天价.然而,2005年至2007年,从马背上走下来的云南普洱茶登上一辆史无前例的"过山车",体验着高峰、低谷的"极度疯狂".但2007年3月以来,普洱茶市场风云突变、身价狂跌.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因普洱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扬名天下。境内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茶树始祖—宽叶木兰化石,有2700多年树龄的野生型茶树王和1700多年的过渡型古茶树,还有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树。普洱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和茶树资源最重要的宝库,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定为普洱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积极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寻源普洱茶     
在中国,普洱茶是一个堪与龙井、大红袍媲美的名字,也是云南茶叶的招牌. 普洱茶之名源于云南南部的普洱县,成名于清朝中后叶,是由大批内地汉人茶商跨越原始丛林,经过数百年的种植摸索并经由马帮贸易开始走向外界的.当年它的最大市场不在江南,不在内地,而在欧洲、印度、东南亚以及香港、台湾等地.普洱茶贸易鼎盛时,其主要产品"七子饼茶"畅销全世界,乃至今天成为收藏珍品.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茶叶的制成品中最著名的是普洱茶,普洱茶乡主要指现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和临沦地区的部分.在这一地区主要居住着汉、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等民族.最早对普洱荼进行培植的是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自古普洱茶就被云南少数民族所运用,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密切相关.表现为:少数民族有成熟的饮茶习俗和茶艺,普洱茶是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礼物,是宗教活动中的祭品,是葬礼中必备的物品,是治病的良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商品.普洱茶文化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普洱"对赣茶振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云南普洱茶的火爆用"全民普洱运动"来形容是一点不为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样有着悠久产茶历史的赣茶却发展步伐不快.普洱茶的成功经验对赣茶的振兴有着不少的有益启示:应提高对赣茶振兴的重视程度;应加快推进赣茶企业集团化经营,实施名牌战略;应着力创新市场营销策略;应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江西茶叶产业的对外合作;应充分挖掘赣茶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13.
北京人喜欢喝花茶,2003年开始转换成绿茶口味,这个现象不能排除“非典”的影响.接着铁观音受到更多人的喜爱.2005底云南马帮驼普洱茶进北京.掀起普洱茶热。随着茶叶市场产销两旺,北京茶叶店、茶馆猛增。马连道茶业一条街迅速发展壮大,产生了茶产地直销的聚集效应.形成品牌。不仅市场体量加大.周边楼市价格也飞涨。浙江、武夷山等茶产地纷纷接洽推广。八大处公园由于从2002年举办中国园林茶文化节,弘扬茶文化而成为茶业界不可或缺的茶事平台。尤其云南马帮进京抵达八大处,更使其声名远播。2005年10月.云南马帮在北京举行的”希望工程云南普洱茶慈善拍卖“会上,一筒七子饼普洱茶竞拍出了160万元的天价.每克普洱茶价格大大超过了黄金价格。北京张一元、原长厚、吴裕泰等老字号纷纷抢滩市场.老舍茶馆推出五环茶艺宣传奥运。更香、天福等茶业品牌逐步崭露头角。消费市场的态势拉动了茶产地的发展。来自云南茶叶主要生产区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等地的消息,2005年的茶叶收购价格同比上涨了3信.据悉.广东等地的茶叶商贩突然大范围到云南茶叶主产区大量收购茶叶.是当地茶叶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晒青茶是普洱茶的加工原料。常年一级晒青茶每公斤15元左右.2005年最高卖到45元.二级晒青茶从原来的每公斤10元至12元提到30元左右:普洱茶原料产地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乔木毛青春茶.最好品质的卖到了每公斤300元左右。茶产业发展态势喜人一是名优茶生产迅速发展。全国名优茶年产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两万吨.已增长到去年的20余万吨.约占全国当年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名优茶总产值则达到804L元,占至l全国当年茶叶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充分体现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威力。二是茶饮料、茶食品等茶叶深加工迅速发展.去年实现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大关。三是在茶与健康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茶营养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大量出现。然而.市场持续升温.由于利益驱动.造假者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茶叶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茶叶名牌的树立.降低了中国茶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茶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内代表和象征之一。虽然以地域命名的名茶成百上千.但在国际市场.我国却缺少相应的名牌产品。从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上了解到.有名茶无名牌、同一产地品质参差、出口额大幅下滑.正成为中国茶产业的隐忧。中国茶叶呼唤能走向世界.冲出”世界味道”的名牌。  相似文献   

14.
短短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悲壮大戏。 先是一番“热炒”。 2002年,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5万元天价。  相似文献   

15.
阮殿蓉 《中国西部》2006,(12):122-123
我每每面对那些数十年的陈年普洱茶饼,总是热泪盈眶。我总是想,那个为我在几十年前准备茶的人,我跟他是否有着一种命定的机缘?  相似文献   

16.
陆长久 《中国西部》2014,(10):126-127
<正>闲饮白云下,鹤心通山野。如今,在成都这座东方茶都,喝普洱茶的尚客是越来越多了。这当中,得妙谛的是那些喝古树普洱的主儿。迷上古树普洱的人审美段位一定不俗,多半是生活艺术家。生活之树由此静静绽放出一朵幽丽的大花来,一头伸向头上的明月,一头伸向颈下的肺腑。汤响松风,味浓香咏,慵懒的午后,我和赤松居士在宽巷子的一个内院品茶,粉墙黛瓦,飞瀑呵为云气,绿藓垂为斑铜,其境闲逸,连鸟翅都抹上了碧色。作为顶级茶客,赤松居士那只优秀的舌头早已被古树普洱俘获,他此次取出的是一款叫古濮龙团的春饼。打开素雅纸壳,见饼团的茶叶粗肥,叶脉发红,古  相似文献   

17.
当年的普洱茶的炒作,就是不少普洱茶的大品牌,厂家只定出厂价,让经销商把价格炒到每件茶叶上万元。有业内人士称,这次要谨防经销商借春茶减产之际囤货炒作,从而伤害到的是自身。"毕竟,大部分普洱茶是拿来喝的,而不是藏的。"  相似文献   

18.
于丹 《中国西部》2012,(6):40-45
云南人都熟悉普洱茶,老的普洱茶被压成茶饼,掰开以后一片一片碎碎的,投入锅里一开始甚至没有颜色,但煮的时间越长,这些茶叶片变得越舒展、滋润、丰满,而一锅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一锅嫣红浓郁的茶水,这便是一个人的生命和社会相遇的最好方式,你接受了煎熬,但你在煎熬中被成全,从而改变了你的一片生活。我很喜欢"三生教育"提出的三个层面的词——生存、生命和生活,它们是不一样的。生命是自我的认知,认知了自己再去完善生存技巧,生命是一种意识,生存是一种能力,带着独一无二的意识和能力投入到生活,你才能做一个好公民。  相似文献   

19.
李恂 《中国经贸》2008,(5):89-89
云南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和天然基因库,发展茶叶产业的潜力和优势得天独厚。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滇红茶、沱茶就诞生在云南。去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突破421.4万亩;总产量达17.2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9.9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跃居全国第一。茶叶综合产值达20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5.4亿元。全省600万茶农来自茶叶的经济收入人均达1090元。  相似文献   

20.
李恂 《中国经贸》2007,(10):19-19
2007年9月13日,云茶(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在昆明召开会议,会议由云南省茶叶商会会长、云茶(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执行主任马顺友主持,首批50家联盟成员出席了会议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签署了产业战略联盟自律公约;二是确定了产业战略联盟纪念茶的实施方案;三是支持产业战略联盟发言人制度和产业战略联盟品牌连锁店(超市)等。于8月22日成立的云茶(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是由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云南省茶叶商会牵头,茶企、茶商及昆明各大茶叶交易市场参加的民间组织,旨在针对目前云茶(普洱茶)出现的问题,实现抱团活市,诚信经营,行业自律,共同打造普洱茶大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