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云南的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甘蔗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食糖产量、企业效益、蔗农收入、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年均产糖200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制糖工业实现利税30亿元,已发展成为全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然而,甘蔗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潜力还很大。目前,云南甘蔗平均亩产为4.5吨,在近80%的旱地蔗区亩产仅为3.5吨,甘蔗糖分14.8%,甘蔗单产和糖分还有很大潜力。"十二五"期间,我省甘蔗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发挥甘蔗生产的潜力优势,云南省规划到2015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平均每亩单产达到5.0吨,年产蔗3000万吨以上,甘蔗含糖量15%以上,出糖率13%以上,产糖300万吨,蔗糖产业实现综合产值300亿元以上,实现与2010年相比产糖量增加百万吨、综合产值增加百亿元的"双百增"目标。为此,"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蔗糖产业大发展。1、建设甘蔗基地根据国家新一轮甘蔗糖料优势  相似文献   

3.
肖化 《广西经济》2007,(5):20-21
崇左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发展甘蔗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高产高糖”甘蔗优势区之一,辖区内有5个县(区)被国家发改委定为甘蔗生产基地县。经过多年的培植和扶持发展,目前全市的产糖量、蔗糖质量、蔗糖生产成本、制糖企业利税和蔗款兑现等多项指标在国内、区内制糖行业和食糖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全市蔗糖年产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和中国产糖第一大市。为了做大做强蔗糖产业,崇左市要抓住国家和广西加大对崇左蔗糖基地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站在全国的战略高度和更大范围的国际合作来谋划发展蔗糖产业,大力发展糖业循环经济,培育蔗糖产业集群,着力壮大全国糖蔗核心主产区,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制糖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蔗糖作为云南省的传统产业,多年来,制糖深加工落后、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糖业消费形势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同时蔗糖三废资源利用水平低,经济效益不高,且污染严重。2008年,云南省科技厅立项实施"甘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全面开展甘蔗制糖产业综合利用研究,形成的蔗梢氨化饲料和微生物贮饲料技术,在全省推广饲用198.2万吨,蔗农新增产值2.38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弥勒县不断加大葡萄产业调优调强的步伐,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坚持龙头带动,走规模、品牌、质量和效益的综合发展新路,采用公司+科技+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目前,全县引入赤霞珠、京秀、红提、无核白鸡心、云中舞、法国野等优质葡萄品种,种植面积达2533.33hm2,葡萄产业在该县已成  相似文献   

6.
甘蔗产业是云南经济发展特别是滇西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云南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产糖量均居中国第二,仅次于广西,是中国甘蔗种植优势区域之一。云南甘蔗生产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滇南地区的临沧市、德宏州、保山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红河州、玉溪市、文山州8个州市,常年种植甘蔗面积30万hm~2左右,蔗糖产量200万吨以上,工农业产值1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前,江州区蔗糖进入了关键性发展时期,甘蔗生产面积、制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制糖生产的产业链也不断延伸,出现了良好的循环经济态势,但从广西、全国蔗糖的产业发展情况看,江州区只是产糖大区,还不是产糖强区,特别是在发展蔗糖循环经济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相似文献   

8.
蔗糖产业历来是德宏陇川县重要的支柱产业,种植甘蔗更是陇川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为了进一步推动蔗糖产业发展,陇川县紧紧围绕云南糖业第一强县建设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蔗糖产业化进程,着力培育绿色高效蔗糖产业。近年来,随着其它经济作物的发展,陇川县甘蔗面积和产量一度下降,蔗农收人减少。为了解决生产难题,陇川县积极争取政策和资  相似文献   

9.
我国蔗糖产业发展相对平稳,但仍存在机械化程度不高、甘蔗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问题。借助SWOT分析对广西蔗糖产业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整理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广西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加大研发力度,推广应用糖料蔗新品种;推进完善机械化作业,降本增效;因地制宜,完善蔗田水利设施;加强产品研发,促进蔗糖生产多样化;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升蔗糖生产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大豆产业已经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放弃国产大豆生产将对中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优质食品保障等方面造成重大危害。”在近日结束的“全国首届大豆产业发展对策高层论坛”上,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盖钧镒忧心忡忡地表示,外资控制40%以上加工能力垄断80%进口货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武宣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武宣县地处广西大瑶山南麓,属江南鱼米之乡,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境内丘陵盛产双髻龙茶及晚熟龙眼、荔枝、大果枇杷、牛心柿、胭脂李、反季节蔬菜等果蔬产品。沿黔江一带产优质谷、蔗糖、奶水牛,是国家糖料生产和优质谷生产基地,也是中央肉活畜储备基地和全国农业标准示范县。近年来全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了农作物良种普及率,名、特、优农产品逐年增加。2004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29万亩,进厂原料蔗149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优质木薯7万亩,优质谷26万亩,优质茶叶8500亩。食用菌14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雷雨亮  肖琳 《科学决策》2024,(4):139-152
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重要动力来源。基于2012 年—2020 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区域异质性;本地区农产品加工业集聚能显著带动邻近省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当农产品加工业与本地农业强产业关联时,农产品加工业集聚才能显著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景谷县被列为云南省23个县35个甘蔗高产创建整片推进试点县之一。根据国家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的安排部署,结合景谷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条件,制定了《景谷县甘蔗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将甘蔗高产创建项目安排在交通便利、群众基础好、种蔗积极性高、辐射带动面广的永平蔗区,项目涉及团结、蛮费、费竜、迁毛、迁糯、蛮腊6个村29个组1216户蔗农,创建目标任务10000亩,平均单产5吨,甘蔗含糖  相似文献   

14.
1、新植甘蔗抗旱栽培技术一般来说,蔗区生态类型多样,因而选择的甘蔗品种各不相同。大旱之年,我们首先应该选择种植抗旱性强的甘蔗品种。实践证明,目前抗旱性较好的新品种主要有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10号、桂糖11号和云蔗03/194(早熟)等。旱地甘蔗一般采用深沟板土栽培技术,抗旱效果比较理想。其技术要点包括:一是开沟,要求植蔗沟深40cm,播幅宽30cm,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加工业是比农业规模更大、效益更高、贡献更多的产业.从广西玉林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基本特征和态势来看,其产业升级的模式应确定为,在继续完善商品基地改造重组模式的基础上,同时向产业链双向延伸模式和中心市场带动模式突进.  相似文献   

16.
为破解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蔗糖产业的发展困境,结合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下属各国有农场蔗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推广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种植短平快的高产高效农作物、健全集团公司管控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六方面讨论了新常态下保障蔗糖产业健康发展的新对策,以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蔗农增收。  相似文献   

17.
甘薯又名红薯。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近5年甘薯种植面积平均为500万hm2左右,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54%,年平均产量约1.05亿吨,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82%,其产量在国内粮食产量中居第4位,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20世纪  相似文献   

18.
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使生物质能源受到各国空前重视。燃料乙醇是生物质能源产业最早产业化的产品.其中美国主要使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巴西使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我国在北方也试点使用陈化粮和玉米生产燃料乙醇.但随着燃料乙醇产业的推进.由此而引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并带动其它价格上涨的问题对燃料乙醇的发展提出了质疑。为了进一步推进燃料乙醇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马小亮 《发展》2019,(5):12-13
靖远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降雨较少,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蔬菜生产基地主要位于盆地黄河河谷地带和引黄灌区,土壤可耕性好,特别适合种植蔬菜,尤其反季节日光温室栽培,条件得天独厚o其实靖远历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蔬菜在靖远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古有“糠菜半年粮”的俗语。近些年靖远的产业发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蔬菜种植,不但成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更让靖远成为整个甘肃的蔬菜之乡。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件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