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果说,2012年9月在日本的“东京物流展”展示了大福(集团)公司制造的最尖端物流设备,那么,大福日新馆则见证了其多年来在物流设备技术研发史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迹——在一片绿茵茵的草地旁,一幢白色的建筑物异常醒目,这幢集现代尖端技术与传统物流装备于一体的三层小楼,便是位于大福(集团)公司滋贺事业所内的综合展馆——日新馆……  相似文献   

2.
崔柏 《中国储运》2005,(6):12-14
最早对大福公司(DAIFUKU)留下深刻印象是在2003年。记者在采访一家在国内颇具影响的物流系统集成商的老总时,这位老总对记者说,将来最远大的目标就是做像大福公司这样的企业。能够成为业界精莫的偶像,说明大福公司卓而超群的业界地位,这就自然引起记者对大福公司的特别关注。2005年11月,本刊记者受日本株式会社大福之邀,随“中国物流媒体访问团”与大福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零距离接触,从而对大福公司有了全新的了解。 访问团的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短短7天时间,代表团在大福广告部部长森山实、海外事业部部长森川晃及伊藤留美子小姐的全程陪同下访问了位于日本滋贺县蒲生郡的大福自动化工厂和eFA工厂,参观了物流系统综合展览馆——日新馆;考察了装备大福公司物流系统的部分企业,包括:日本水产株式会社东京综合物流中心、日本菱食相铁爱川物流中心、东急STORE东京物流中心、日本第一制药东京物流中心、日本宝酒造物流中心,访问了DAIFUKU东京总公司,采访了社长竹内克己及北条正树、小林史男、出原节夫、春田聪等大福公司的高管人员。同时,代表团还采访了日本物流系统协会专务理事、事务局长德田雅人,并与日本流通研究社常务董事菊田一郎、海外部部长谢建国及输送经济新闻社编集长山内公雄进行了对话。 日本之行,让我们得以走近大福,同时清晰地感受到大福发展的脉动。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推出此次日本之行的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相似文献   

3.
李静宇 《中国储运》2008,(12):61-62
2008年9月,初秋的时节,中国物流媒体访问团的记者在日本东京“国际物流展”上,看到了日本大福公司最新产品箱(盒)式超高速自动仓库——。多尔赛思(DUOSYS)。 多尔赛思,让参观的中国物流媒体记者感叹不已,同时也领悟到为什么大福是行业的领舞者。  相似文献   

4.
李冰漪 《中国储运》2012,(11):63-63
(本刊讯)2012年9月10日~15日,中国物流媒体访问团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访问。这是日本大福集团有限公司(DAIFUKU)连续七年向中国物流媒体发出的邀请。 短短一周时间,访问团采访了日本位于滋贺县的大福制造基地和物流系统综合展览馆——目新馆,还考察了装备了大福公司先进物流系统的部分企业——位于长野JA南信州松川立交选果厂、爱川集装送货中心、神奈川中心;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最大的物流系统综合制造厂家之一的大福公司每年都会给客户带来惊喜,在上海召开的2016CeMAT展会上,大福公司隆重推出升级版多尔赛思产品,成为本次展会的焦点,吸引了众多厂商与观众的驻足。多年来大福如何精益求精研发新产品,升级版多尔赛思有哪些特点?展会期间,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营业本部本部长朱博士接受了《中国储运》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6.
李冰漪 《中国储运》2014,(12):73-75
正今年是大福记者团物流行活动的第十个年头。2014年9月8日至13日,由多家媒体组成的大福记者团物流行活动圆满举行。此次活动中,记者团的首站是日本东京,在9月9日参观了两年一届的日本东京国际物流展。在东京物流展上记者看到了一些国际最前沿的物流设备与技术,包括远红外库内监控,无人驾驶搬运车的使用,以及用光波取代传统手持终端等先进技术,对于这些技术能否尽快植入中国,引发了记者  相似文献   

7.
初秋的日本东京,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参观“国际物流展”的间隙时间,大福安排中国物流媒体访问团记者与竹内克己会长会面,此时竹内克己会长以大福代表取缔役会长和JIMH“日本物流系统机器协会”会长的双重身份接受了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8.
日本大福成立于1937年,专注于物流技术与装备领域,是一家集咨询、规划及方案设计、制造、实施、售后服务等于一体的物流自动化系统供应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福已经在中国有了合作项目。由于当时的日本正处于物流自动化市场发展的高峰期,大福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本土市场。  相似文献   

9.
李冰漪 《中国储运》2014,(12):147-147
正本刊讯10月27日~31日,Ce MAT ASIA 2014展会在上海举行,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云集此次盛会。大福(中国)有限公司在Ce MAT ASIA展会上展出的新设备——Shuttle Rack-L穿梭式货架系统,甫一亮相,便吸引众人围观。10月27日上午,大福公司举行了大福新闻发布会。会上,大福(中国)有限  相似文献   

10.
沙丁 《中国储运》2008,(3):58-62
在日本大福公司滋贺事务所采访竹内克己社长时,竹内社长特别提到了大福公司的一个经典案例,这就是大福与株式会社东贩公司共同开发并运行的独创的物流系统——桶川物流(SCM)中心。对于期刊和图书的营销来说,品种繁杂,数量巨大,问题多多,世人皆知。然而,正是因为与大福公司的联手,才使得东贩公司的“桶川计划”成为现实,并由此一举成功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出版流通体系中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4月1日,具有悠久历史并在世界物流行业享有盛名的日本株式会社大福在中国的上海、天津、广州三个营业性的公司正式合并,成为大福(中国)有限公司(简称DCL)。目前,记者对刚刚升任大福(中国)董事长的藤木胜敏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沙丁 《中国储运》2006,(1):45-47
2005年11月9日,中国物流媒体访问团考察了位于日本东京都大田区的日本水产株式会社东京综合物流中心。这是株式会社大福在日本众多项目中的一个经典案例。东京综合物流中心大西隆所长在访问团参观后向大家介绍了日本水产株式会社及物流综合中心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3.
沙丁 《中国储运》2006,(1):45-47
2005年11月9日.中国物流媒体访问团考察了位于日本东京都大田区的日本水产株式会社东京综合物流中心。这是株式会社大福在日本众多项目中的一个经典案例。东京综合物流中心大西隆所长在访问团参观后向大家介绍了日本水产株式会社及物流综合中心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4.
吴玉妍 《中国储运》2012,(11):86-89
2012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简称:亚洲物流展)于10月29日~11月1日登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十二年来,亚洲物流展不断扩大影响,现已成为亚太地区物流技术与设备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展会。今年展会盛况空前,具有影响力的厂商悉数参加,本刊在"物流装备"栏目介绍部分参展商和产品。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设备制造商和方案提供商,大福集团的举动对全球用户有很大影响,而FA&DA事业部作为大福集团六个事业部最核心的事业部之一,对大福集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来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对于自身定位的精准把握与强健的市场开拓能力。不久前,在2014CeM ATASIA展会上,大福(中国)有限公司FA&DA事业部事业部长司马竜志先生做精彩演讲之后接受了媒体采访,对读者关心的话题做出详尽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储运》2014,(6):83-83
正5月19日~23日,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物流领域展会——德国汉诺威国际物流展如期举办。每三年一届的汉诺威国际物流展览会(CEMAT)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博览会——汉诺威工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汇集当今物流领域前沿科技、创新思想及服务理念的高端专业展会,也是物流行业在欧洲市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的专业展会。随着奇瑞迪凯叉车海外拓展步伐的  相似文献   

17.
孙昊 《中国储运》2020,(5):78-79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智能化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客观来看也加速智能化进程。2月10日就开始复工的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福中国),是上海市乃至全国较早复工的企业之一。在疫情仍然肆虐的二月初,大福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当时严峻的防疫形势?我们这就来了解一下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料搬运系统集成商之一——大福中国的复工复产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储运》2008,(1):116-116
2007年11月15日,日本株式会社大福(DAIFUKUCO..LTD.)正式对外宣布已与美国威勃公司(Jervis B.WebbCompany)达成协议,由大福全资收购威勃,并有望在年底前获得美国政府最终许可。据界内人士称,这一并购表明大福正在加速其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并购一旦完成,大福公司将一跃成为全球销售额排名第一的物流系统集成商。  相似文献   

19.
大福是物流设备及系统的专业生产厂商,产品的应用领域涉及各行各业,从一般的生产型工厂、流通配送中心,再到在引领世界经济潮流的汽车、半导体、太阳能发电和锂离子电池等高端技术领域都有大福的足迹。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开发新产品与新技术,这就是大福在世界经济低迷时期还能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大福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储运》2008,(4):100-100
2008年6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将第三次举办transport logistic China慕尼黑上海物流展。作为全球项级物流展会慕尼黑国际物流展transport logistic的中国版,慕尼黑上海物流展将再度向中国的物流行业显示其品牌号召力和领先地位:展会面积将增至15000平方米(比上届增长50%),参展企业将达到400家(上届展会为302家展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