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裕禄同志逝世多年后,他的子女写了一封信,从中我们可以读出焦裕禄作为父亲对子女的特殊的“爱”. 信中写道:“您去世后,我们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鞭炮、没有欢笑的春节.我们最怕过春节、也最怕清明节.那几年,每年的除夕夜,母亲都是流着泪包一整夜的饺子.大年初一给我们下完饺子后,她却不吃不喝地躺上一整天.我们心里清楚,母亲是在想念您啊!每到清明节,母亲手把着我们的小手给您扫墓,她有几次哭得昏倒在您的墓前,不得不让人搀着她回家,那情景让每一个人都心痛”,“您的六个孩子,如今最小的也人到中年了.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有首诗这样写道:"我们该赞美她们——妇女,也就是母亲。整个世界都是她们的乳汁所养育起来的……没有母亲,既没有诗人,也就没有爱。"我,要赞美她们——女性,伟大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爱",它包含了太多的温馨与美好的回忆,是一个含义丰富,博大精深的字眼一母爱一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的伟大的爱.友爱一给予我们力量,温暖我们心迹的爱.每一种爱都是人类美好品德的结晶.这其中有一种爱,不似母爱的伟大,确有母爱的宽怀.不似友爱的温暖,确有友爱的温馨.这便是教师之爱,她来的更轻,更柔,更让人难以忘怀.一、"爱"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二、"爱"是老师与家长联络的纽带.三、"爱"是差生转化的灵丹?.总之,师德之魂在于"爱".  相似文献   

4.
王澄波  春雷 《东北之窗》2011,(13):102-103
世上没有一种爱,可以胜过母爱。母爱因无私而伟大,甘愿付出,不求回报,只要孩子平安快乐地成长。就是母亲最大的快慰和幸福。王丽英是这样一位幸福的母亲。她有600多个孩子。因而获得了比普通母亲多出几百倍的幸福。这是让她作为女人和母亲最展扬的理由,她抛弃私欲,明里赔钱办爱心幼儿园的善举之所以被人称道,是让我们找回了被物质主义践踏了博爱和奉献精神的纯净世界,找回我们缺损了的良知,是主流价值取向的集体回归。面对王丽英高洁的人格,我们麻木冷漠的灵魂受到拷问。我们为自私的行为而备感自惭形秽。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高尚与卑琐的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5.
母亲今年已86岁,耳朵有点儿背了,母亲的脚是小脚,住上楼房后,母亲考虑到自己上楼下楼不方便,很少下楼。我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寂寞,总跟母亲说:您不是爱听收音机爱看电视吗,您随便看哪个。母亲总是笑眯眯地说:儿子,我不用你们管,我自己会安排。我会看护好这个家。  相似文献   

6.
通过细品研读王维的作品集和唐代诗人王维的有关女性诗来看,由于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受母亲教育的影响,把对母亲的爱转化为对女性的关怀和尊重乃至理解,并把这种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加之王维作为长兄,承担起了诸多家庭义务,自然就多了一份担当和理解.为他以后以独有的视角、敏锐的思维来描写女性起到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史铁生的《合欢树》中的母亲所展现业的爱是深厚而且恒久的,尽管由先前的不愿面对瘫痪和回忆母亲,到后来的坦然接受自己瘫痪的现实,以及失去母亲的现实。在痛定思痛之后,感受到母爱的深厚与恒久。  相似文献   

8.
母爱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流露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坚韧与付出。《老子》云:上善若水。其实,人世间的“上善”莫过于母爱,母亲对儿女的爱永远是最无私的。  相似文献   

9.
张莉 《新西部(上)》2014,(12):100-100
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四项举措是:用“母亲般的爱”呵护每一个学生;以日常工作为主线,扎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善于利用学生干部纽带作用组织和管理学生;充分发挥辅导员联系班级和任课老师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俄狄浦斯情结使母亲成为儿子的情人,儿子在感情上畸形的依恋母亲,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全身心地爱一个杷所爱的女人,不能使两性关系达到精神和肉体自然、和谐的结合,而只能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得真爱的全部内容:情爱和性爱。他与另一个女人之间,总站立着他的母亲。这种畸形依恋注定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11.
母亲从乡下托人捎来一袋玉米棒,说是给我们尝尝鲜.自从我到城里以后,母亲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捎来些嫩玉米棒,女儿自然是心安理得地享用,我却是心绪久久难平.  相似文献   

12.
吃亏是福     
母亲今年83岁,身体健康,耳聪目明,行动自如,孙儿嫡女承欢膝下,乐享天伦.这是她老人家最大的福分,更是儿女最大的欣慰. 母亲善良仁爱、胸襟开阔,她用朴实浅显的道理教育我们姐弟五个:要说好话,办好事,成全别人;不占便宜,吃亏是福;同情弱者,帮助难者;不要忘本……母亲没有上过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和高深理论,这些话谈不上是家规,也不能说是家训,只是她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和领会.这简单的表达,却在我们姐弟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3.
祖国母亲六十华诞,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观看了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 开头首先在屏幕上打出了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相似文献   

14.
平凡而伟大!是对同桂荣再贴切不过的赞颂。刘妈妈的这一生是完美的,对爱的执著、对信仰的坚定、对生活的自信、对后代的关切,完美体现了一位美丽妻子、伟大母亲的坚韧与高大,体现了一位革命家、一位共产党人对信仰、对幸福的价值诠释。这种精神、这种品质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是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有清醒的认识,从颜之推的家庭教育经验中我们或许会得到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于春明 《走向世界》2013,(18):84-84
<正>一直都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虽然20多岁了,但是父母的爱从来都是有增无减,一直呵护着我,如果不是因为母亲住院,我不会发现,母亲老了,我长大了。母亲又一次因为心率不齐住进了烟台海阳中心医院,快到中午的时候,我来给母亲送午饭。偌大的房间里,只有母亲一个人。躺在床上的她将正在输液的手放在胸前,双眼注视着快要输完的吊瓶。和母亲上次住院相比,这次明显要冷清得多,病房里没有多到放不下的花束和补品,也  相似文献   

17.
1931年1月,郑儒永出生于香港。父亲郑铁如是中国杰出的国际金融专家,他的正直廉洁、爱国爱行、淡泊名利,对郑儒永的一生影响至深。母亲谢纫瑜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对子女要求严格又关爱倍加。郑儒永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和智慧的家庭。  相似文献   

18.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格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胸怀一颗宽容的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感恩教育     
罗健文 《魅力中国》2010,(8X):122-122
总能看到各种媒体经常报道,母爱是如何的伟大,母亲是如何的高尚,孩子又是如何受到无私母爱的呵护。相反,对于孩子是如何孝敬父母的报道比父母如何爱孩子的报道要少得多,曾几何时,孝顺这个词已被感恩取代,作为一个母亲,我感觉2009,是孩子的感恩温暖了我的心,是的,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我觉得孩子也感恩回报了父母很多。  相似文献   

20.
有一首歌唱的一句词我印象很深:"爱你就是爱自己。"听起来好像很没逻辑,细α磨很有道理。爱你就是爱自己。首先你要爱。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欢,一种钦佩,甚至是一种崇拜。这样一种情感不但能给对方带来愉悦,也会给自己带来幸福。比如,我们说"我爱你中国",那是中国赋予我们的幸福;我们说,"我爱你塞北的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