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内训师是指由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专业技能或管理技能的技术专家或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和支持。文章从企业内训师应具备能力、基本条件和常用的培训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内训师。  相似文献   

2.
“培训员工,赢得竞争”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中提到:“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内部培训师就扮演着这样重要的角色,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何把企业本身的相关技术和内部的宝贵经验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播点,有效地传递给所有员工,同时把员工脑中的知识体系变为企业的知识资本并很好地进行传承,形成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和竞争优势。因此,内训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已成为企业培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培训的基石和再生力量。本文以我公司的内训师培养项目为例,介绍内训师的培养步骤及方法、企业培训部门应该如何支持参与,以及对内训师的管理与考核。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  相似文献   

4.
培训师是企业实施员工培训的关键因素。为使企业一线的生产和管理经验能够更好地固化传递,需要对来自企业各专业岗位的内训师,实施以"课程建设"为任务的教学能力培训,使之将已有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可以通过讲授或演示等基本教学方式得到有效传递。本文从企业内训师所需素质能力出发,研究设计了一整套"以任务为导向的内训师培训模式",经过两年来的实施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有效解决了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师不足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保证了每个企业岗位都有一定数量的专兼职企业培训师,促进了企业班组培训师的能力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5.
姜彦秋 《安徽工商》2001,(4A):24-25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生存、发展,最终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理论最初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上个世纪上半叶提出的。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比率,也就是将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需要人力资本是推动知识发展与创新的重要资源。1997年初,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这是指“以知识资源的拥有、配置、产生为最重要生产因素的经济形态"。国家的竞争由产品和技术走到了知识的竞争,经济发展主要靠以知识推动的科技为核心构建的生产力系统。OECD的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在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50%以上。这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和社会形态。根据OECD的分类,“知识”包括:①事实知识(know what)。指对某些事物的基本认识和所掌握的基本情况;②原理和规律知识(know why)。对事物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性的认识,如关于自然原理或法则的科学知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工厂交货”,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INCOTERMS2000”)中的EX WORKS术语,即“工厂交货”条件。按照INCOTERMS 2000 的解释,EXWORKS(“工厂交货”)是指卖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即工厂、工场或仓库等)将尚未出口清关且未装载于任何提货车辆的货物置于买受人支配时,完成交货义务。本文所要讨论的不仅仅限于INCOTERMS 2000中的EX WORKS术语,而且还包括其他法则对“工厂交货”模式下风险转移的规定。本文所指的“工厂交货”模式是指买方根据合同安排有义务自备运输工具或委托公共承运人到卖方所在地收取货物。  相似文献   

8.
<正>核心能力及其理论普拉哈德和哈默尔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 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是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的结果, 而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所述,所谓核心能力是指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麦肯锡咨询公司则把它解释为,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前线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正林 《商界》2007,(10):28-31
“菠菜”法则和“零废品法(详见本刊今年第七期《众所不知的日企管理》)”,是日本企业管理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它们互为依托,相辅相成,都属于日本企业管理最基本的法则。 这两个法则,存在于全世界任何国家的企业管理中。而日本只是将它们彻底地应用于产品生产和企业的日常工作之中,并使之发挥出巨大的潜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代际传承不仅是家族企业物质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控制权的传承,还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传承,特别是隐藏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具有技能性、诀窍性、实践性的默会知识传承。研究家族企业默会知识传承,通过共享和创新等途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家核心能力,探索家族企业长青之“道”、长盛之“魂”。  相似文献   

11.
市场是一个古老而又难以正确理解的概念。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际问题。市场,传统的解释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辞海》解释为:“商品买卖的场所”。或“一定地区内对各种商品或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关系”。在我国,远在殷周奴隶制的末期就出现了市场。《易·系辞下》讲:“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个“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的地方,在我国南方称“场”,在北方称“墟”或“集”。这种“场日”、“集日”都是定期定点举行,这是最早的市场概念。实际上,这是物物交换,是一种余缺调剂的市场。这种市场的形成并不靠分工。因为这种交换,“一方面具有简单价值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还不具有这种形式。”现代社会的市场已经完全不是那个涵义了。我们今天讲市场,是指商品经济发展到高度阶段的市场。对于它,目前国内经济学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这个市场的含义有两种理解: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能“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者,为高人。大意是指一个人为人做事贵在独立和创新,即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只有这样,才算得上高人。其实,做人需要“忙”“闲”互换,办企业亦然。 从企业的角度看,这种“忙”“闲”互换的核心是指一个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即从原来的旧思路、旧框框中  相似文献   

13.
张建良 《财贸研究》1991,2(3):55-58
<正> 一、储蓄、投资的含义及其关联“储蓄”一词有狭义和广义,存量和流量之别。狭义的储蓄一般指城乡居民在银行中的储蓄存款,广义的储蓄则指各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总额与消费总额的差额。它是一个流量。本义所用的储蓄概念指广义的储蓄流量。储蓄按其主体的不同分为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按存在形态不同又分为实物储蓄和金融储蓄。“投资”一词也有多重含义。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对购买证券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李玮 《上海商业》2014,(12):60-64
知识的定义是: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知识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组织的,也可以是个人的。知识可包括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际知识。显然“知识”,并非遥不可及,并非高深莫测,面对无处不在的“知识”,难点在于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结合我国工业企业跨国经营的部分经验,参考其他国家工业企业所走过的跨国经营道路,就我国工业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性,进行初步探讨。 一、工业企业是新技术的重要载体,并且只有进行跨国生产,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国际工业产权组织(WIPO)对技术做了十分具体的定义:技术是指制造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的系统的知识。这种知识可能是一项产品或工艺的发明、一项外型设计、一种实用形式、一种植物新品种,也可能是一种设计、安排、维修和管理的专门技能。 显而易见,离开了工业企业,在一般情况下,技术便成为无本之  相似文献   

16.
培训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增进其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系统化的过程.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的增值方式而倍受企业青睐.培训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以往企业干部培训沿袭了“学院式”教学方式,唯书本,培训方式是“教管理”,书是主体,人是被动的接受者,培训过程只是单纯地向企业干部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的提高。当今企业干部的培训要一改过去的做法,着重以提高企业干部的能力为主,在知识、态度和技能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以解决企业干部行动能力差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要遵循战略性、竞争性和可操作性的组合结构,并形成人文发展、战略管理和管理技能三者均衡的内容体系。在  相似文献   

18.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孔子的理想,但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却众说纷纭。本文通过考察各种语言材料,认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中的“之”应分别指称“老者、朋友、少者”;这句话应解释为“老年人,要安抚他们;朋友,要信任他们;少年,要关心他们”;“怀”字应解释为“安抚”义。  相似文献   

19.
一、人力资本退出及其方式人力资本的退出有着两个方面含意:一是指人力资本所有着随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老化导致人力资本的有形或无形的磨损而最终退出企业价值转换平台;二是指人力资本随其自然载体从所在企业转移到其他部门、岗位或其他企业所经历的退出过程。一般而言,人力资本的退出形式可以为正常退出与非正常退出两类。正常退出是指由于人力资本的自身消耗特点出现的退出方式,包括内部人才创业、提前退休、技能培训、调岗、自愿离职等。非正常退出则是指由于企业系统本身存在的不合理性而导致的人员退出,比如一些不公平引起的跳槽现象…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公司的实践表明,领导企业不需要一个具有“奇里斯玛效应”的CEO来唱独角戏。 “奇里斯玛”(charisma),亦被意译作“超凡魅力”,希腊文本义为“天赋恩宠”(the gift of grace),指古代社会里的首领常常具有的那种超常的、被认为是神灵赋予的感召力。韦伯首次将这个词应用至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