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闻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等内容。张闻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曲折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蒋琼 《经济师》2009,(7):229-230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合适的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论基础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认为:舒尔茨的传统农业改造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托达罗的劳动力转移理论对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平衡发展理论指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方向。工业反哺农业理论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这里,就加强党的理论建设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进一步系统地总结和宣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观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近七年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在国际国内极其复杂的形势下,大力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据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方针.这些思想是对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套科学、完整的关于发展的系统化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战略需要,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好的结合,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立功 《经济师》2007,3(3):44-45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运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了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在分配方式上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结构的理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科学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壤。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又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经济理论上的一系列创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名,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讨和争鸣,现在,这个理论终于写进了党的十四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的科学概括,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这一理论,自始至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中国现代化为出发点,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因而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童俊  庄绪策 《当代经济》2007,(16):98-99
文章以南斯拉夫和匈牙利市场社会主义的实践为视角,初步探讨了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借鉴和创新,从而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宽、深厚的理论基础,以期增强人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却是一个充满艰辛的长期过程。毛泽东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并胜利地领导了这两大革命;而且还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观点,为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尝试,开了新的历史时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