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境内外银行间跨境风险参与实为跨境债权转让。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未通知债务人的债权转让仍为有效。银行跨境风险参与规避了我国现行的外债管制政策,影响我国宏观外债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弱化了外债管理的有效性,亟需填补相关法律漏洞,对其予以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快速推进,跨境人民币各项业务规模迅猛增长。但在管理上,跨境人民币政策和外汇政策还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状况。如何实现本外币管理政策协同发力,防范异常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是摆在央行面前的迫切任务。本文对当前跨境人民币与外汇管理政策进行了纵深比较,剖析了当前跨境人民币与外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境外本外币管理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境人民币与外汇协同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外汇收支也出现新的变化。为切实、有效地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完善外债和对外债权的管理,全面、实时、动态、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资本项下资本跨境流动的情况,真正做到“说得清,管得住”,自2008年7月14日起,外汇局陆续建立了货物贸易项下外债和对外债权的登记管理制度。此项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外汇管理部门职责所在,更是适应当前国际收支形势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政策也包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内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相关政策的实施,必然对现行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进一步理顺两类政策的关系,做到有序衔接是发挥政策效果和提高监管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作为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工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愈加受到重视。聚焦外汇的宏观审慎政策通过直接影响跨境资本流动来降低资本流动风险,聚焦国内的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降低国内金融风险从而有可能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间接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外汇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通过信贷、银行非核心资金和未对冲的外汇风险三种渠道抑制跨境资本流动及其风险,虽然有效性总体得到认可,但不同渠道间依然存在一定异质性;第二,虽然外汇宏观审慎政策的跨境溢出和政策漏损受到的关注较少,但已有研究基本证实了政策漏损的存在及其对有效性的影响;第三,部分聚焦国内的宏观审慎政策会对跨境资本流动带来间接影响,且主要通过信贷渠道抑制跨境资本流入风险。本文在总结当前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许勇  梁勇 《中国外汇》2006,(11):38-38
首次对外转让 2004年9月,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向香港银建国际资产有限公司转让账面价值569亿元的不良资产。在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取得对外转让不良债权确认书后,信达公司就有关外汇收支和汇兑问题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定由北京外汇管理部为香港银建公司和信达公司分别输了备案登记和外汇收入结汇核准手续。  相似文献   

7.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外汇管理政策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加强外汇管理与跨境人民币结算政策方面的契合,能够防范由于此松彼紧不衔接而造成的政策约束效率的降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而且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人民币健康登上国际舞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管理虽然逐渐向着放松管制的方向发展.但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防范热钱干扰和冲击,目前仍然采取一定的管控手段.如:外币结算过程中受外汇管理政策约束较多、外币结算监管比较严格等,造成外币结算手续繁琐、成本较高.分析现行外汇管理政策,根据人民币区域作用提升的进程要求,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协调政策.同时,适当规范跨境债务方面的人民币结算管理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当前外汇收支形势,通过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案例的剖析,分析了产生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诱因以及交互作用机制,并结合当前外汇管理改革背景,试图对外汇管理改革提出相应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借政策东风,目前银行参与境内信贷资产对外转让业务的交易主体范围、渠道开始不断扩大。这对推动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信贷资产跨境转让、形成更优交易机制均有+分积极的意义。可以预期,银行信贷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商业银行应通过改进自身产品及系统设计,推动完善配套性政策制度,促进银行信贷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秀明 《河北金融》2019,(10):19-23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贸易信贷业务成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重点。目前我国贸易信贷外汇管理存在着政策界定不清晰;贸易信贷业务违规查处难;企业借道贸易信贷规避监管,加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银行代位监管缺失,加大后续监管压力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贸易信贷外汇管理政策,增强政策威慑力等管理对策,以更好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11.
网上跨境支付外汇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网上跨境支付所引发的外汇资金跨境流动风险的研究,指出在网络经济蓬勃兴起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应加强外汇管理,保证贸易的真实性,并提出了构建第三方支持企业外汇管理制度框架、加强对网上跨境支付的监测管理等政策建议,为构建信息时代的外汇监管体系作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推动外债管理改革,是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一直根据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总体安排和步骤,密切关注跨境债权、债务资金流动,在着力提高外债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优化现有外债管理措施,研究出台新的外债管理政策,努力平衡好“防风险”与“促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外汇管理部门应准确合理判断跨境资金流动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外汇管理形势的影响,构建有效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海外仓这种新型的跨境物流应运而生。文章针对海外仓的各种创建模式分析当前海外仓出口外汇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支持海外仓发展的外汇管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车平 《时代金融》2013,(14):75-76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式更加错综复杂,跨境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增加,在控流入的基础上,防范跨境资金流出风险,建立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监测机制尤为重要。本文从政策完善和银行管理两个方面就如何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机制进行探索。一、弥补外汇监管政策漏洞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而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或将对一国经济带来冲击,只有对跨境资金流动有效监管,才能防范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在目前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资本项目也在逐步放开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健全外汇管理制度,及时调整与制定相关政策,才能从根本上严防异常资金流动。(一)当前外汇监管的政策漏洞  相似文献   

16.
张晶  张澄 《中国外汇》2013,(3):52-53
条分缕析财务公司外汇业务和跨境支付相关的外汇政策。  相似文献   

17.
构建跨境资金流动本外币协同监管框架,实现本外币监管政策协同发力,以避免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集聚,保障我国金融安全。从人民币及外汇管理差异分析切入,通过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探究目前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监管政策之间的不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影响,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给出构建本外币协同监管框架的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及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跨境异常资金流入成为新兴国家外汇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为加强跨境短期资金流入管理,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海南省辖区跨境异常资金流入情况的调查,剖析了跨境异常资金流入的主要渠道、动因及危害,并就如何加强外汇管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及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跨境异常资金流入成为新兴国家外汇管理中遇到削新问题.为加强跨境短期资金流入管理,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海南省辖区跨境异常资金流入情况的调查,剖析了跨境爿常资金流入的主要渠道、动因及危害,并就如何加强外汇管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间跨境关联交易 由于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跨境关联交易已逐渐成为现实资金跨境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弱化了均衡管理的外汇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