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支付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支付工具的消失,其主要原因除了用户间的网络外部性外,还包括由支付工具成本结构差异导致的不同支付工具偏向不同支付金额范围。对此,结合葡萄牙和澳大利亚调查研究相关数据分析支付工具支付量与支付金额分布特征,并将支付工具由于成本结构差异所导致的支付分布差异与支付工具市场用户间网络外部性相联系,总结出符合支付工具市场网络外部性特征的表达方式。研究将前期支付工具双边市场研究和支付工具成本收益结构研究相结合,所提出的支付工具网络外部性更能反映支付工具市场特征,在有助于我们理解市场的同时,也是对关于支付工具网络外部性研究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李映霞 《会计师》2013,(11):68-69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成为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了异同点分析,阐述了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应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3,(21)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都成为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了异同点分析,阐述了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应该如何进行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4.
近三年来,电子支付市场每年都以高于30%的速度在增长,作为电子商务核心的支付环节正在加速电子化,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应运而生。随着每年银行卡发卡量的持续增长,持卡人的刷卡消费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但是,目前受理环境主要集中于大型超市和商场等,中小及个体商户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支付。正是针对这一市场空缺,信雅达推出了费用低廉、高度安全的电话支付产品。  相似文献   

5.
《金卡工程》2011,(12):40-40
受益于全球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新兴市场对多元化支付方式的需求对全球移动支付的高速增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近年来,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重点话题,而起步稍晚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更是呈现了群雄角逐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支付服务体系中提供支付服务的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在支付业务开展中二者各有优势,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本文在对我国支付服务市场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将二者的支付服务比较优势进行对比,得出了引导和促进银行机构与支付机构的协调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支付服务市场良性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二维码等新兴技术应用的兴起,以及各类支付参与主体不断涌入支付行业,引来商业形态、支付市场,尤其是支付业务技术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较传统支付市场而言,如今的市场中不仅呈现支付主体多元化态势,支付方式无卡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带来新的挑战。同时我们也看到,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新支付主体的介入,积极创新支付工具,在丰富了支付手段、繁荣了支付体系、活跃了支付市场、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支付机构取得了支付业务许可证,具备了从事支付业务的资格。支付机构进入支付服务市场,增加了服务主体和支付渠道,打破了银行专营支付服务的局面,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活跃的、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机构和银行在支付服务方面既相互竞争,又合作共生,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本文根据现有制度规定,立足支付机构市场定位,对支付机构和传统银行的支付服务进行比较,并对两者间竞争与合作的方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一、电话支付产品的背景 近几年,作为电子商务核心的支付环节正在加速电子化,电子支付市场每年都以高于30%的速度成长,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支付形式应运而生。随着每年银行卡发卡量的持续增加,持卡人的刷卡意识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
近三年来,电子支付市场每年都以高于30%的速度成长。作为电子商务核心的支付环节正在加速电子化,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支付形式应运而生。随着每年银行卡发卡量的持续增长,持卡人的刷卡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目前刷卡环境主要集中在大型超市、商场、酒店,中小商户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电子支付。信雅达电话支付产品正是针对这一市场空缺,为普通小商户提供的费用低廉、安全度高的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初,随着相关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项移动支付规范的出台,第三方支付企业始在线下市场寻求新发展,但线上支付依然是其主力竞争的市场。然而到了2013年年底,新版上线的支付宝钱包、微信的支付功能、快钱等第三方支付进军线下支付市场的趋势明显。大力发展各种"当面付"的新技术,摆脱网络限制,与线下多个实体行业展合作,第三方支付正在步步渗透到线下支付市场。为何第三方支付始由主力的线上市场转战线下市场?在线下市场支付大战中,第三方支付主要依靠的优势和战略布局是什么?本刊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笔者相信,随着这场线下支付大战的升级,支付技术也必然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支付体系发展对支付结算法规制度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付体系是支付服务组织、支付工具、支付系统和支付结算监管的总和。近年来,我国的支付体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支付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非现金支付工具不断丰富并得到广泛运用;支付服务组织日趋复杂化,整个支付服务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支付结算监管框架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支付体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和移动支付行业标准的即将出台,移动支付产业各方在政策和市场的强力驱动下,加速了移动支付在国内的应用试点部署和市场拓展。运营商、银联、银行、各大企业等均展开了各自业务布局,移动支付行业即将迎来蓝海时代。十二五开局伊始,作为国家信息化工作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支付业务被明确列为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移动支付一出,其他支付方式黯然失色。近年来移动支付俨然成为香饽饽,吸引各行人马争相加入,抢占电子支付市场高地,而NFC智能支付手机、虚拟钱包和运营商计费三大技术则成为主要武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推广"互联网+"的理论思维和方式方法引领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典型代表,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典型代表,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支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支付在不断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央行支付系统产生了一定冲击。本文通过对第三方支付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就第三方支付系统与我国央行支付系统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科学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支付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支付机构因创新力不足和市场份额较低,导致长期经营亏损,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将面临兼并、重组的浪潮。同时,随着监管政策趋严,监管机构将注销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或严重违规行为的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要求支付机构退出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因此,研究建立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是完善我国支付机构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从退出边界、方式、现状、问题等方面对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构建我国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支付电子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支付服务主体日益多元化,非金融第三方机构逐步进入支付服务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机构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改变了电子支付市场的格局,使得电子支付覆盖范围更广、技术应用更深入、业务创新加速、资金监管和风险传导也出现了新的特点,给监管当局有效监管带来了挑战。本文结合当前第三方电子支付的业务实际和发展趋势,对第三方电子支付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新加坡支付监管机构、支付系统、支付工具、支付体系监督法律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针对我国支付监管现状提出了持续开展打击无证支付机构工作、完善支付机构属地报告机制、建立轻重有别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设立地方性支付清算协会、完善支付市场审慎监管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电子支付国内外应用现状 在国外,传统的纸制支付工具正逐步被电子化的支付方式取代。其中,美国2003年在迅猛增长的借记卡带动下,电子支付手段数量首次超过了支票支付方式,成为第一大支付方式。在我国,电子支付产业也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据艾瑞市场咨询发布的《2006年中国网上支付研究报告》显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电子支付产业进入成长期,到2008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相似文献   

20.
《金卡工程》2014,(5):22-22
远程支付类APP在第一季度表现起伏较大,下载增速放缓,拉卡拉类刷卡支付方式被夹在线上支付和线下近场支付方式的中间,发展空间受限。中国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发布的《2014年Q1中国移动支付平台市场监测报告》显示,线下远程支付APP下载量放缓,未来发展不容乐观;银联通过主动改造POS机,近场支付渐成发展新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