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光  白琰 《经济研究导刊》2011,(26):157-159,167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农产品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2005—2010年中国与东盟及其主要国家之间农产品进出口额的比较,分析了影响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国际粮价波动与金融危机、汇率、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及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多种因素,并提出了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加强政府推动、促进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发展农业支持性产业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很显著,二者相比,价格效应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比收入效应大,这表明汇率是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建立更加灵活完善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扩大内需,转变我国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提高我国经济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泰贸易逆差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泰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虽然近年来中国在泰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并于最近取代美国成为泰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但泰国一直处于对中贸易关系的逆差地位,且逆差额不断扩大。虽然全球金融危机使逆差问题一时隐藏,但在后危机时代贸易不平衡依然再次显现。这是两国各自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双方应在调整贸易,特别是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推动中泰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西部拥有众多口岸的重要省份,新疆进出口贸易也遭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其影响具有滞后性,其起效时间在2008年底;金融危机对新疆外贸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般贸易方面,但总体影响不大,新疆具有快速恢复金融危机前外贸水平的实力.为最大限度地消除金融危机对新疆进出口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新疆外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当前金融经济危机中新疆财税政策的调控路线.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传导路径及危害程度的不同,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结构特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自1994年以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外资企业虽占主导地位,但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速超过外资企业;主要经济体双边贸易增速回落;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研究金融危机后我国外贸出现的新特征,对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外贸结构存在的问题,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创新外贸增长方式,维持我国外贸的稳步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2008年爆发了令人震惊的全球金融危机,但国内外的学者们主要研究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少注意到金融危机对进出口贸易所造成的冲击。中国对资本管制比较严格,因此,此次金融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影响我国国内经济面。那么,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国又应该如何应对?这是以后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均衡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群勇 《当代财经》2004,(11):92-95
本文利用中国进出口的季度数据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进出口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长期贸易均衡约束对进出口短期动态调整的约束作用,从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数量上的论证。结果发现,中国进出口额虽然在短期出现过较大程度的偏离,但在长期内仍然维持着均衡关系;当进出口偏离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时,进出口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对这种偏离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着手,利用部分统计数据,从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就中国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就业市场,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此次危机对中国应是机遇以及中国该如何应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静 《经济与管理》2006,20(5):43-45
利用汇率改革对中国进口贸易比较有利的契机,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国进出口贸易所受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对于中国进出口贸易路径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王南 《生产力研究》2014,(10):19-24
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是近年来人民币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获得了迅速发展。文章通过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货币互换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港澳台地区是人民币货币互换发挥地区贸易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基于VAR的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长期静态影响及短期动态影响。结果发现,长期进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均不显著,进口的汇率弹性较大,出口几乎无汇率弹性;长期进出口贸易的变化主要由国内外收入决定;短期内,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同为负,即汇率贬值,进出口均增加,汇率升值降低出口的同时,进口也会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出口的减少;而且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较小。因此说明单纯的汇率调整不能有效改善我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波及全球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无不影响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制定及改革。汇率作为衡量一国国际贸易活动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各国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扮演着价格转换职能,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汇率制度下,进出口贸易的情况,分析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阶段进出口结构严重失调已经造成了出口产品福利缩减、贸易摩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整理了我国进出口产业相关数据,运用了H-O贸易模型、标准贸易模型、国际贸易技术差距论、微笑曲线理论,先分析我国现阶段进出口贸易出现的出口偏向型增长严重,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福利损失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然后通过前后对比论证,证明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并且适度增加进口将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我国的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4.
马冬梅 《经济研究导刊》2012,(27):205-208,268
首先阐述服务贸易的模式及分类并对服务贸易的各分类进行解释接着指出长三角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其次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情况,并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分类进行进出口潜力判断,主要是为了估算长三角服务贸易潜力,并与长三角服务贸易潜力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长三角服务贸易发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会持续增长。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呈上升的态势。从外部环境看,中国加入WTO,签署了农业相关协议,履行WTO中关于农业协议规则的要求,履行入世的承诺,进一步开放中国的农产品市场;从国内环境看,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经济发展和生产结构,使国内的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相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去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也深受影响.与此同时,大量研究将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归因于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包含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分析去全球化冲击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去全球化冲击在部门间的非对称影响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的重要影响机制之一,从而旨在加速产业转型的产业政策的作用效果可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经济失衡面临的新矛盾与化解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经济失衡是中关贸易中经常项目失衡的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中美经济失衡又面临着新的形势.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外部环境恶化,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失业加剧.为解决面临的困境,中国需要从对外经济战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中韩贸易逆差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对韩贸易关系的逆差地位,且逆差额不断扩大。虽然全球金融危机使逆差问题一时隐藏,但在后危机时代贸易不平衡问题将再次凸显。这是两国各自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双方应在调整贸易结构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推动中韩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乌兹别克斯坦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与中国相近,双方在资源和产业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例如贸易政策环境、产品结构层次较低、支付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仅给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进出口贸易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而且制约了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进出口贸易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同时也暴露出进出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不力等问题.本文以进出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在深入分析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后,根据内部控制的原则,提出行之有效的内控策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增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实现进出口企业健康,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