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5日,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09》指出,2008年,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普遍性进一步增强,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斗争形势复杂,中国黄海形势稳中有忧,东海形势突破与挑战并存,南海形势复杂多变。其中南沙群岛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中国"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状况没有改观。报告提出,中国发展海洋事业,不得不面对正在上演的新一轮的蓝色"圈地运动"。此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关于确定东海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中国海军在青岛举行大型海上阅兵活动以及中国外交部增设专门处理边界与海洋事务的司级机构——边界与海洋事务司等等,一系列的举措,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广泛猜想:中国领海保卫战正在悄悄打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1992年6月各国政府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拉开了国际气候谈判的序幕。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与技术转移是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主要议题,由于减缓、适应和技术转移都有赖于资金的落实,因此,建立资金机制成为气候谈判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气候变化资金按照来源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约》内的资金机制;另一种是《公约》外的资金机制。  相似文献   

3.
吴仕春 《新西部(上)》2007,(8X):100-100,10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国际海洋立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所建立起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法各个领域作了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新秩序的确立,同时也对各国构建国内海洋法制指明了方向。该文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立法意义出发,分析了该公约涉及的主要方面,进而阐述其对于我国海洋法立法的启示,以及对我国现有具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分析了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现实问题。探讨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策略:临时安排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方针: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是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加强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是维护海洋权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唐德才 《特区经济》2007,224(9):222-22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洗钱犯罪作了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对洗钱罪的规定与《公约》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使我国对洗钱罪及其上游犯罪的预防和打击的效果受到影响。我们有必要根据《公约》的规定完善我国关于洗钱犯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国际海洋立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所建立起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法各个领域作了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的海洋新秩序的确立,同时也对各国构建国内海洋法制指明了方向.该文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立法意义出发,分析了该公约涉及的主要方面,进而阐述其时于我国海洋法立法的启示,以及对我国现有具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正>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历经9年(1973-1982),150多个国家和实体经过十一次会议艰辛谈判,在平衡不同制度国家与利益集团的利益之后达成的成果。《公约》旨在为国际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包括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在内的各项法律制度.以便利国际海洋交通、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  相似文献   

8.
衡彦娜 《中国经贸》2008,(24):58-58
情势变更啄则是合同履行的重要原则,许多国家的合同法都有相关的规定。《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国际公约对情势变更原则作了具体规定。但我国合同法却没有采纳情势变更原则。本文建议我国未来修改合同法时应采纳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部署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任务,对海域空间开发优化问题提出了迫切要求。文章首先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从海域的自然属性出发,阐述了我国蓝色国土与陆域国土空间开发的关系,并分析了两者在整个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深入分析我国海域空间开发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后,文章从贯彻海洋功能区划、围填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蓝色国土空间开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延期一天半后,于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上午6时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通过了四个决议,包括批准《京都议定书》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等。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第78条仅规定了债权人收取利息的一般权利,但并未提及如何确定利率。实践中,大多数的法院和仲裁庭倾向于适用国内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这种做法存在着诸多弊端。公约中利率确定方法的缺失作为一种法定外空缺,应通过援引公约的一般原则,在公约的框架下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公约的统一适用。  相似文献   

12.
经过了一天“今夜无眠”的“加时赛”。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总算向世界拿出了一份答卷。在最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里,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了一天“今夜无眠”的“加时赛”。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总算向世界拿出了一份答卷。在最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里,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刘国土 《浙江经济》1998,(12):56-57
《联合国海洋公约》(在我国于1996年7月生效,以下简称《公约》)是联合国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最为广泛的多边条约,是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和调整世界海洋关系的法典。《公约》第一次以世界公认的法律形式,确定12海里领海制度、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不超过350海里的大陆架制度、国际海底  相似文献   

15.
2005年2月28日,世界第一个旨在限制全球烟草和烟草制品的公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正式生效。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批准了该公约,10月正式向联合国递交了批准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6年1月在我国正式生效了。按照《公约》的规定,在《公约》生效后的3年内,卷烟包装至少30%的可见面积上印刷醒目的文字和图像,用来提醒消费者吸烟有害健康,这将使我国卷烟的包装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菲律宾将中菲南海争端提上国际仲裁以及中国不接受仲裁一案的争议焦点,分析了中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驳斥菲方诉求的理由。认为,菲律宾就南海争端对中国提起的国际仲裁,不符合根据《公约》附件七提起强制性仲裁的必要条件。中国有权依据《公约》第281条、第298条之规定驳斥菲国起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周刊》2009,(49):22-23
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汇聚哥本哈根的不仅有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代表,还有500多个团体;谈判代表们在场内商讨、争执,抗议者则在场外集会、游行。据报道,12日在哥本哈根街头就集结了约6~8万名示威者。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并开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经过去26个年头,今年5月15日也是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12周年的纪念日,《公约》在促进海洋科技、经济、政治、法律、外交方面的重要性和协调国际关系的指导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肯定。它所确立的国际海洋法新准则,不仅有利于海洋国际法的发展,也有助各国制定新的海洋管辖法规,在解决海洋权益争端的国际法实践中,其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也是不过分的。《公约》颁布生效20多年来,世界各国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对本国的海洋战略进行了调整,在海洋立法、海洋政策、海洋开发和管理方面加大了力度,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围绕海域和岛屿归属之争,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实践证明《公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全面和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海洋法法典,它对维护发展中沿海国家的合法海洋权益和解决海域争端,起到重大的历史性作用,在人类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活动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的国际海洋法的出现,也是世界海洋法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下面侧重谈谈《公约》的主要内容、深海资源及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快讯》2009,(49):22-23
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汇聚哥本哈根的不仅有来自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谈判代表,还有500多个团体;谈判代表们在场内商讨、争执,抗议者则在场外集会、游行。据报道,12日在哥本哈根街头就集结了约6~8万名示威者。  相似文献   

20.
科学研究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波恩协定》、和《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性文件,这些文件在加强全球共识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