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革命的理论,是批判的理论。一方面是彻底批判庸俗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是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的理论,另一方面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需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早期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理论.研究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手稿>、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演进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马克思1845年之前对货币的认识,集中体现为一种货币的异化本质论思想;第二阶段为马克思在新哲学基础上形成的货币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认识以及有关货币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集中体现为一种货币的社会关系本质论思想;在第三个阶段,马克思对其货币思想进行了科学概述,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货币理论由此显现,这一货币理论不仅切入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核,同时又以一种无限的开放性展开在以资本运动为主轴的现代生产方式之中。由此,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既构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上的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具备人身自由和一无所有这两个条件;劳动力商品和一般商品一样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认识当今资本主义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也需要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润率的变化趋势关系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外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者中引发了一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率在上升还是如马克思所说在下降的讨论高潮。介绍并适当评论上升派和下降派各自不同的观点及其论证过程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也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普鲁东、通货学派及奥地利学派等认为经济危机源于政府信贷过度膨胀,马克思则把经济危机归因于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在错误。20世纪以来依次流行着饱受各种批评的三个危机理论都片面地强调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其致命缺陷在于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不足以支撑作为危机理论所需要的解释力。马克思扬弃了前人孤立考察危机的局限性,始终把上述各种因素作为一个互相之间不可割裂的整体,从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整体过程去把握危机成因秘密。马克思虽然判定资本主义达到了它的极限,但这个极限应该是逻辑性的,存在着周期,存在着危机,但没有特定的历史限期。因此,危机应当在逻辑上理解为一个经济运行系统寿命的最后终结和资本主义存在的内在极限。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哈维以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为基础,创立"时空修复理论",以空间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进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通过空间生产、空间分配和空间消费,不仅使工人阶级依旧处在资本主义的剥削链条上,而且使资本主义剥削的范围扩张到了全球。哈维用阶级的空间斗争取代阶级的经济斗争,论证了当代资本主义剥削本质未变,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依然有效,反驳了新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过去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演变时简单地采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这给我们带来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决定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其实,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着一个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深入解释: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要通过生产方式这样一个中介,一方面体现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孕育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资本主义制度演进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与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三个时期正相对应.这不仅表明用生产方式的演进可以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变迁,而且也表明马克思经济学中包含着具有现实解释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究竟指向何方,这是理论界争议很大的问题.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相伴发展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在由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过程中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因此,充分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弄清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对其做出制度性分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列宁帝国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开创性意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国外学者对列宁帝国主义思想作了补充性研究。列宁帝国主义思想诞生虽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但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并没有发生改变,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采取的方式可能会出现多样化,并不仅限于暴力革命。  相似文献   

12.
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探索出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列宁利用资本主叉的思想是他的迂回过渡理论的核心和精髓.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主义的实践,是对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证明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罗默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进行了"修正",在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根据财产关系重新定义剥削。在这一定义的框架下,罗默对剥削的演进形式、剥削的不公正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十分明确的,其剥削理论对于进一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但是,罗默的剥削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他所设计的诸多标准和方案也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4.
西方近代社会在三次工业革命的引领下经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政府管理模式学说也经历了由"守夜人"体制到官僚制,到新公共管理然后是新公共服务的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学说的转变是多层次、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从历史角度对几种主要的政府管理模式学说进行逻辑表述,借以分析政府管理模式学说转变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主导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阐述了全球化的开启、进程及其主导力量。全球化的进程始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随后在其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虽然在全球化的3个发展阶段中,其主导力量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每一阶段中,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等形势的变化,这种主导力量逐渐由强到弱,由单级趋向多级。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由特殊趋向一般,由单向转向双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进入了规制资本主义阶段。与之前的福利资本主义不同,规制资本主义建立在政府提供规则与规则约束下企业间竞争的基础上。对于规制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经济学或将之归因于市场失灵、或解释成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二重性、自由竞争与生产集中的矛盾、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做出了更为全面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哈耶克与弗里德曼等人都以其经济学认识论与方法论而著称。在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原理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中,个体人的自由行动构成为最基本的概念范畴,进而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促成了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盛行,其反思与批判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并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具有重要比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毛泽东并没有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第一,学者们所理解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并不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原意;第二,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关键的经验教训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是20世纪在西方出现的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态学、生态哲学意涵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探讨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强调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制度,指认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共存的新态势,并阐明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可以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动态,明晰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其研究对促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学长期沿袭着某些传统观点,依旧对许多经济范畴截划分姓“资”、姓“社”的界限,从而使理论与当前社会实际脱节,无益于解决市场经济的实际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对如何廓清一些经济范畴,如资本,剩余价值,垄断,经济危机等在具体使用中的疑义,作了探索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