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只有重视人与自然和谐,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最终达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环境文化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动力;和谐社会是环境文化的价值诉求;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有三个基本和谐问题需要解决好: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斌 《企业家天地》2009,(5):196-197
和谐社会是赖以道德支撑的社会,公民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的道德内涵包括人自身各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培育公民道德行为是社会团结和谐的重要纽带,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和谐人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基本范畴、理论框架、意义以及构建都处在探索之中。以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和人的存在方式为理论线索,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现实切入点,致力构建集和谐人的内涵、外延、意义于一体的理论体系,最终落脚到和谐人的构建与和谐人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上。重点探讨了“和谐人是什么”、“怎样构建和谐人”、“和谐人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三大理论主题。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人、自然与社会协调统一的状态,强调以人为中心。政治和谐是和谐社会中最重要的子系统,社会整体和谐化有赖于政治的和谐化。"政治人"作为最基本的政治主体单元和最活跃的政治活动单位,是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不竭动力。作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政治人的塑造在实现政治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愈加显著。因此,从政治人的塑造这一路径来实现政治和谐是极具解释力的。  相似文献   

6.
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在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外因与内因统一,更注重内因和谐的社会。因此,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强人的心理疏导,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7.
儒家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借鉴其精华并做出适应时代精神的发挥,必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鏊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新的社会治理与发展目标。孔子思想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和谐含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中我们得到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四点启示:关注弱势群体;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建立积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加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衡和危机,首先表现为生态的日益恶化;其次表现为社会的日益病变;最后表现为自我的日益分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三层含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而这种和谐的状态是以人们感悟和提升生存意义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其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二是提倡建立以“大同社会”为核心的和谐社会理想。在当前,应该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的和合整体系统论,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有着强烈的时代作用。和谐社会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一种天道与人道的和合思想;以人为本、处理好社会关系是一种人道和合的体现;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是一种"和生"的动态历程。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责任维度与责任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建设对政府责任提出了要求:政府责任的制度安排要求,即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要求;政府责任的职能转变要求,即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和谐要求。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政府责任的维度体现在: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宽容合作。这一过程中政府责任的实现路径在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府责任的实现、彰显政府部门的公共精神、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朱熹集儒释道思想之大成,创见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文章侧重对朱熹和谐社会观进行综合论述与分析,认为人伦和谐是其和谐社会观的核心观念;风俗和美是其和谐社会观的突出表征;身心和谐是其和谐社会观的重要基点;天人和谐是其和谐社会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有着显著的特殊性,正确处理和谐与发展的关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对此,应从构建教育主体的和谐、构建校园文化的和谐、构建学科生态的和谐、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四个方面,厘清民办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路,进而推进民办高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其人才培养的高度,使之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涵着用于“天下治理”的深刻而丰富的和谐价值现。以《周易》“保合太和乃利贞”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和谐价值观,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古为今用的精神,挖掘和诠释《周易》的和谐价值观,有利于我们探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和身心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战略的提出,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准确理解"和"文化,辩证把握和谐价值取向的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至关重要;弘扬"和"文化,促进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战略的实施,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哲学,提高认识和处理思想文化领域复杂矛盾的能力,正确处理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华和合文化是以"和合"为旨归,以"和合"的方法力促实现理想的和谐状态.城乡融合发展之融合内涵与和合文化本义具有逻辑一致性,和合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可被城乡发展借鉴的融合价值.立足新型城乡关系的现实发展需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秉承中华"和合"文化的价值理念,探讨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和合文化逻辑理路:"天人合一"观构成城...  相似文献   

18.
太极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智慧资源。以太极思维为指导,探究和谐班级的整体性、系统性、相容性等特征,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构成班级的各种要素,做到学生与环境的和谐;要注意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学会与人主动的沟通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和谐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绿色和谐文化的支撑,绿色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绿色和谐文化包括生态和谐,人态和谐和心态和谐三个部分。生态和谐是柯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心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论市场营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包括:个人自身发展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我国社会与其国际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等五个方面。市场营销在协调和处理和谐社会这些各个层次的关系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不断推动市场营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普及市场营销理念与意识并为市场营销实践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将有利于市场营销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