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琴 《改革与开放》2009,(11):30-31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普遍存在.劳动力市场没有向女大学毕业生提供与男大学毕业生同等数量的就业机会.女生的就业呈现出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于男生的特点.许多女大学毕业生通过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来获得工作.女生寻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和心理成本高于男生.而且女生要获得同样被公认的好职业.学历也要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但质量有所下降,他们多数希望到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工作,而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不愿意招聘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就业日益困难.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大学要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彻底的教学改革;建立灵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数说教育     
《中国西部》2014,(36):7-7
<正>34.56%近日,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等单位,调查了4068名中小学生。结果显示,近视戴镜率为34.56%,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女生明显高于男生。6成今年一些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户口、档案等处理不清的糟心事。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对2069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6成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最难办的是人事档案,3成多的人认为是户籍和三方协议,报到证和党团等组织关系也是让应届毕业生挠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职业信息的有效应用关系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者要准确理解职业信息的涵义和内在规律,把握应用职业信息的原则,有效应用职业信息,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人岗匹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必须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作一个系统、全面、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明军 《理论观察》2012,(2):137-138
做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合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应届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特点以及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看,从而进一步做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洪婕 《魅力中国》2010,(35):384-384
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重要的主观原因之一。如何在大学高等教育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结合近四年辅导员工作实践,笔者设计了《大学生动态虚拟简历》作为一种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新尝试、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吴琼 《改革与战略》2012,28(2):172-174
面对复杂的就业环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更为紧迫,而高校女毕业生作为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女生就业困境,进一步对女生就业困境进行归因,最后从培养健康就业心理、投身城乡基层、开展分类指导、强化实践环节、重视职业资格培训、实现差别化教育和建立女毕业生就业信息库等七个方面提出解决高校女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周兵 《魅力中国》2011,(14):382-382
据统计,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是年年急增,到2011年毕业生数量达到了660万人,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将更加严峻和突出。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要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为了真正解决就业问题,整个社会都呼吁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降低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急需人才的基层就业,希望通过引导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解决人才流向、分配的极度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的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就业难的情况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其中女性就业机会不均等、竞争不平等、竞争力不足一直是困扰着女性就业的主要问题.作为女性这一大类的特定群体的维吾尔族女性们在就业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与全女性遇到的困难的同时,自身也出现着一系列的特殊困难. 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的维吾尔族学生里面女生人数本身就多于男生,因此,呈现出了一个维吾尔族女性就业越来越难的趋势.这里笔者用《2003 -2008年新疆13所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报告》来说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在这个报告里面作者对新疆的13所高校近年来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各方面的统计分析,这里笔者要用性别结构上的一些数据来进行探索,从性别结构上来看,这个报告上显示2003-2008年,新疆13所高校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共计56960人,其中男生23838人,占41.85%,女生33122人,占58.15%.可以看出,总体来讲,女生所占比例相对要高,说明毕业的女生本身就比较多,因此也是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就业相对比较困难的原因之一,而在新疆毕业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总数里占的比例最多的就是维吾尔族的女性.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逐渐减弱,国内外经济日益回暖,但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是国内亟待商讨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高校不仅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内的就业形势,更要剖析我国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就业是否发挥着具体的作用,不仅要充分肯定自身制度的优点,更要勇于承认制度中的不足,勇于大胆吸纳西方成熟就业指导制度中的精华;作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以适应就业节奏。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要把就业工作与学风建设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认真进行新生启蒙教育,明确学习目的;切实做好大二、大三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通过加强学风建设推动高校就业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就业是民生工程,落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党和政府、学校共同的责任。文章以C学院为例,研究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做法并认真分析了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做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利用“六心”工作法,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指导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更低.因此,国家要重视体育事业,为体育教育大学生创造就业条件和机会;学校要加大信息沟通力度,加强就业指导;限制体育教育专业扩招人数.减少就业压力;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去基层单位工作,去西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涉及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原有的就业指导工作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需要。因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的就业形势及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和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提高中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文章采用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方法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进行了体格检查(身高、体重)和问卷调查,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后,对546名维吾尔族中学生(男生208名,女322名)问卷,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身高、体重、胸围、BMI(身体质量指数)的整体水平均高于自治区平均标准。龋齿检出率25.72%,女生高于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6.14%,女生高于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36.85%,男生高于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36.67%,男生和女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说明,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学生健康水平较好,常见病情况水平偏低,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水平,全面提高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的社会现实短期难以缓解。在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环境中,对于毕业生而言用人单位强势、毕业生弱势的困境还将继续存在并在就业的某些环节中被放大。加之不少大学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其合法权益被用人单位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要进一步明确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使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降低就业中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9.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今年6月9日出版.新增了一部分内容——“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该子报告是基于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和三年后两次跟踪调查而得. 这一报告,不仅对了解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职业转换、就业的稳定性、晋升、能力要求、培训、自主创业的变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提醒我国教育部门和大学,要改变传统的大学生就业统计办法,不能再用初次就业率、半年后就业率来评价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应该持续跟踪毕业生毕业3-5年,甚至10年的就业.  相似文献   

20.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体系建设日显紧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必须呼唤和提倡大学毕业生创业,社会各界要共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