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为尽快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状况,2006年8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勾画出了新阶段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路线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下大力气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毫无疑问,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将成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为适应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此,要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理顺管理体制。要发展社会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3.
刘晚治  曾三峰  汪凤桂 《南方农村》2013,29(5):23-28,62
广东实施农业强省战略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而农业强省战略的实施需要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支撑。广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乐昌市与惠东县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尝试,为广东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财务会计》2006,(11):13-13
本刊讯 最近,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对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等作了明确的阐述,提出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发展、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并要求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意见》指出,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营管理》2007,(8):10-11
会议认为,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是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会议要求,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科教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而现行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新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尚未形成,亟需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本文在探讨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要闻速览     
高层信息国务院要求建立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问题。会议指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为适应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此,要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推进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必然选择,而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探析了思想层面、法律层面、宣传方面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政府宏观政策行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但农业现代化进程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能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扎实有效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完善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面对"线断、网破、人散"的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户技术需求和政府、市场推动下,各种农业新型科技服务组织不断涌现,本文分析了科技特派员这一新型科技服务组织的产生背景、运行特征,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财务会计》2006,(12):24-24
本刊讯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不久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增强体系运行活力以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为核心,以激活运行机制为主线,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服务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全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江苏农业要走出与中西部地区不同的路子,走出有别于传统农业的路子,必须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把以工带农、以工投农、以工改农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路径,把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力支撑,努力在高效、外向、生态、品牌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4.
重建一个纯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少专家呼吁,应该重建一个高效、纯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笔者深感此项改革的重要性,本文从目前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扫描入手,深入探寻其崩溃之因,进而分析建设高效,纯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大意义,并对重建体系的道路进行了多方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鼓励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更好地服务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作用,最近,农业部表彰了一批长期奋斗在农业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其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标兵10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1000名。他们是干百万辛勤工作在农业基层线的优秀代表。农业部号召广大农技人员要学习他们献身农业、服务人民的崇高思想,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扎根一线、勤奋工作的优良作风,刻苦学习、精通业务的过硬本领,依法办事、护农维权的执著追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可持续的现代农业模式,其特点决定了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因此,本文在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农业的技术推广体系,并建立了保证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脑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健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鼓哟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更好地服务于粮食增产、农业增设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在建设社会拳义新农村中发挥电天作用.农业部决定授予谷天明等1000名酬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授予麻品莉等10名同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18.
吴霞  李建辉  陈勇 《南方农村》2010,26(1):13-17
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才能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成效与经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财政进一步支持广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学德 《山西农经》2017,(21):74-74
虽然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农业在我国还是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也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单一化的问题,探索和提出了怎样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有效载体和根本,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既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更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本研究在对沈阳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