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施伟强 《云南金融》2012,(2X):86-86
日前,美国的债务危机虽然得到了短暂的平息,但是其潜在风险却丝毫未减少。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者,其风险水平可想而知。本文从国际通用的国债衡量指标来分析我国当前国债规模概况,并以美国国债危机的成因和结果探讨中国的债务隐患,最后提出由上述结论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国债是指政府在国内、国外举措的全部债务的总称。广义国债是指政府实际负担的债务,除国家预算公布的债务外,还包括或有债务(或有债务是指国有银行系统中的呆帐、死帐、社会保障制度中现收现付筹资模式逐渐取消过程中产生的退休金债务,国家担保的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的国外借款,粮食收购和流通中积累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侯青 《武汉金融》2003,(6):27-28
本文从国债规模的理论分析出发,分析了国债对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适度国债规模应在经济周期的谷底达到,从国债的经济效应分析增发国债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更多地使用财政调控经济运行,国债成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国债规模呈迅速膨胀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7.
8.
9.
我国当前的财政收入与国债规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适度控制国债规模 规避国债风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发行国债,可以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困难。但国债毕竟是一种债务负担,不但要还本,还要付息。因此,发行国债,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适度控制发行规模,规避国债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分析 国债是国家为筹集资金而依法发行的有价证券。一个国家国债规模是否适当,一般从一个国家国债的认购能力和国债的偿债能力两方面来衡量。反映的指标体系一般有国债负担率、居民的应债能力、金融机构的承受能力和国债偿债率、国债依存度等。尽管这两个方面分析的角度不同,反映的指标也有所不同,但都可以用来说明国债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迅速膨胀的国债规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财政风险和债务危机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定量分析我国财政的举措能力和应债主体的承受能力,我国到2010年以前不会发生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3.
国债发行量规模是否适度,对保证国民经济能否正常运行,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既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来防范化解国债规模过大造成的风险,又要保证国债发行量增加的需要。这个矛盾的解决,将取决于国债市场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14.
15.
16.
国债规模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和财政应债能力两方面比较中外国债规模,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经验,需逐步创造一些基础性条件.2.中国国债规模处于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而财政债务重负的矛盾之中.3.对国债发行进行增长中的“微调”是一种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债规模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洁 《济南金融》2005,(10):31-33
国债政策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点,直接影响两大政策工具的作用。我国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日趋增大,特别是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规模骤增,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国债是一种有偿性的收入形式,存在着潜在风险,国债规模是否适度,是否可以继续扩大,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债规模也开始压缩。本文从我国国债发展状况入手,衡量国债的各个指标,讨论我国国债的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债的特征则是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自愿性是建立在群众自愿承受的基础上的。所以其收入的量不是很稳定可靠。有偿性是任何债务本身都具有的一大特征,借债就必须偿还。灵活性则是指国债的确立是以财政收支之间的差额为依据的,既不具有发行时间的连续性,也不具有发行数额的固定性。  相似文献   

19.
国债政策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点,直接影响两大政策工具的作用.我国从19鲫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日趋增大,特别是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规模骤增,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定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国债是一种有偿性的收入形式,存在着潜在风险,国债规模是否适度,是否可以继续扩大,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国债规模也开始压缩.本文从我国国债发展状况入手,衡量国债的各个指标,讨论我国国债的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