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4月29日,从南京传来一男性股民在某证券公司自杀身亡的消息。该股民选择证券公司了却此生,多半与他所买股票损失惨重、心理承受防线彻底崩溃有关。这不由让人想起10年前南京发生的一例震惊全国的“女股民自杀案“。当时,股市非常低迷,自杀因筹资10多万元,买进股票屡屡被套,造成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一气之下“斩仓割肉”,丢下年仅3岁的幼女和爱她的丈夫,选择了“了断”,此前,上海、杭州也发生过股民自杀的事件。哀哀中国股民,生之何艰!  相似文献   

2.
笔者有一群好友都是股民.而且堪称“铁杆股民”。何为铁杆股民呢?所谓铁杆股民就是指那些一年四季都坚定地持有股票的股民,不管是处在牛市还是熊市.手中都是满满地持有着股票一直不愿意抛售。据说,这种坚定看多的中小投资者还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会财会》2008,(3):45-45
漠视风险:只想大赚一把 有人说,在牛市中成长的股民在与熊市中成长的股民有完全不同的“股市观”。熊市中成长起来的股民对股市心灰意冷,将投资的风险放大;牛市中成长起来的股民对股市抱有无限希望,将投资风险无意中缩小;而目前入市不久的股民中,相当一部分人属于后者。眼下在所接触的一些投资者中.不乏有要“大赚一把”的心态,表面上他们很在意风险,但实际的所作所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某证券公司营业大厅内,有两位股民正神色专注地查看当日股票交易信息,他们的神情引起了记者的好奇,经打听,原来他们是来自于甘肃兰州的股民。当记者问起他们的炒股经历时,这两位股民都不约而同地讲述了一年前在甘肃投资炒股时的“黑色遭遇”。他们所说的“黑色遭遇”是指去年在甘肃发生的某券商违规经营事件。记者发现,这两位股民在谈起那不堪回首的一幕时,心情特别沉重,说话语气也非常尖锐。  相似文献   

5.
王紫 《中国金融家》2008,(2):156-157
从2007年5月30日开始“印花税”这个词在众多的股民心中有了印象。也正是从那时起很多股民才明白原来在牛市中也能深深地被套。印花税成为股民脑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心头时常作痛。  相似文献   

6.
近一段时期,由于股票市场的持续火爆,越来越多的新股民进入股市。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每13个中国人就有1个炒股、每天A股开户数新增30万户,我国已进入“全民皆股”时代。网上炒股以其“交易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紧跟行情、辅助分析系统强大”等特点成为股民炒股的首选方式。但据专家介绍,由于大多数股民缺乏基本的防护意识和措施,使网上炒股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沪深两市大盘的持续暴跌.确实是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这自由落体式的跌势令广大股民的损失可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惨!”。相当多股民持股市值是在打对折之后的再打对折了。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至今的股市让沉寂多年“痛并等待快乐”的股民舒舒服服地喘了口气,随着股民累计数量的不断刷新,上升的想象空间也在不断放大。送走“熊”迎来“牛”的同时,一种新的银证业务模式——第三方存管,正在逐渐取代原有“银证通”业务,慢慢进入投资者的视线。时隔一年,证监会的“八月大限”日趋临近,记者走访了数家银行后发现,第三方存管模式已经在各商业银行悄然铺开。  相似文献   

9.
陈乾 《投资与理财》2013,(19):54-55
这年头,手上没有一只游戏股,股民都不好意思出门,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也正因如此,资本市场流传着这样一句“箴言”:“借问牛股何处有,股民遥指游戏圈。”可是,股民却很容易就忽略了游戏本身的“寿命”。  相似文献   

10.
赵云 《金融博览》2011,(3):51-52
诡异的“私募” “私募“、”内线”、“即荐即涨”,“抄底布局”……上述诱人的字眼如今已是大规模侵入股民手机。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古代后宫争宠的影视剧中,那些妃嫔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争来争去,结果无非是、有人一朝得宠,有人则在冷宫中与寂寞相伴。在股市中,当然也有受股民追捧的“热门股”,更有被人丢弃、遗忘在角落里的“冷门股”。股民炒股,当然希望能有幸赶上热点行情,骑上黑马,  相似文献   

12.
继5月11日证监会发出通知,警示投资者理解并始终牢记“买者自负”的原则,及5月18日央行“三率”齐动,对市场间接调控之后,5月30日,财政部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1‰调整为3‰,旨在提高交易成本,平抑过分狂热的投机交易,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这一举措,震撼了众多股民脆弱的神经,接连几个交易日的暴跌,令市场心惊胆寒。许多人开始呼吁,“心病还需心药医”,理性看待中国股市的前景,才能尽早走出过度恐慌的阴影。从投资者角度来讲,受印花税调整最直接影响的是短线操作的投机者,对中长线投资的股民影响不大,在这个背景下市场如此表现,说明股民的心态远未成熟,也对股市调控和监管策略提供了一些启示。本期博士沙龙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华雄、肖冠凡、梁海燕博士通过对这次印花税调整的市场效应分析,对股民行为和股市监管作了相应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逃顶、抄底是大部分股民孜孜追求的事情。但2011年跌跌不休的A股让大部分想要抄底的股民很受伤,每次都抱着抄底的心态进,结局不是割肉就是被套牢。网络上流传的一则关于A股底部黑色幽默:股指一路下跌,“地板”下还有“地下室”,“地下室”下还有“18层地狱”;当跌到18层地狱时,有股民问阎王:“这回可是真正见底了?”  相似文献   

14.
“牛市不言顶”,这是牛市中最经典的一句名言。但是,股民经过在市场中多年的摸爬滚打后,深知不管是大盘还是个股都还是有顶的。每一波牛市的终结,都是顶部形成的结果。由此,股民们也懂得了一个道理:不管你在股市中赚了多少,如果不能在顶部位置出局的话,那么赚的钱迟早也会还给市场的。从6000多点,一气跌到1600多点,就已经给股民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造作也:“秀”者,特出也。以矫揉造作的手段哗众取宠,此之谓“作秀”,目前多用于形容某些演员、歌星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表演。然而,“作秀”之风也侵入了我们会计行业。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在会计报告上“作秀”,造成股民痛恨不已。  相似文献   

16.
就目前形势来说,似乎是进入市场的好时机,过了这个村就可能抢不到“筹码”了,但是场外因素却也困扰着股民。  相似文献   

17.
风中游 《证券导刊》2011,(36):95-95
内容简介 《专业投机原理》自出版以来,已经使无数股民获益,无论他们是散户、交易员,还是投机者、投资者。这本书也借此荣列“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十佳专业理财书”、“必读的投资学经典”、“100本最有影响力的书”……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股市在国庆节前一反常态,从9月15日起,演绎了快速上行之势,走出了以往低迷的“长假情结”,显示了股民的健康心态。  相似文献   

19.
朱伟一 《国际融资》2009,(10):32-33
在香港证券监管机构的斡旋之下,16家银行同意向2.9万名散户投资者支付至少63亿港元(合8.13亿美元),以图化解迷你债券的纠纷。中外历史上,由监管机构出面力促银行赔钱的不多,香港是个例外。香港股民动不动要上街,比美国的股民还强势,标语口号都很抢眼,什么“花旗银行欺诈顾客”,还有更难听的。香港是个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的地方,阻挡民众上街难度很大。香港股民还很有恒心,迷你债券索赔能打持久战,9个多月下来劲头不减。监管机构很是狼狈,迷你债券一事不了,就不得安宁。  相似文献   

20.
“万点论”的豪言壮志依稀可见,“跌跌不休”的5月就让众多股民“伤不起”。大投行反复无常、唱多又唱空,小股民左顾右盼该何去何从。如何从纷繁嘈杂的市场声音里寻求授资真谛?拨开3000点的迷雾,不求醍醐灌顶。也该看个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