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500亿美元的减税和75个基点的降息并没有让华尔街安心。经济学家预测,次贷危机的高峰期还未到来,即使现在市场上已经哀鸿遍野。很多经济学家相信,美国经济即使不是衰退,也已经在衰退的通道中。差别在于,这将会是一次持续多长时间的衰退?如果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拯救行动难见奇效,投资者希望知道,中国在"此岸"还是在"彼岸"?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学术)》2009,(9):48-49
各位读者:本刊久违的《经济学家茶座》栏目,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我作为这期“茶座”的主持人,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栏目近期的宣传报道思想。大家知道,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应对危机冲突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截至目前,已经成功止住了经济快速下划的势头,进入企稳回升的新阶段。但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在这种形式下,倡导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着力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的势头,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则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茶座”的主要议论话题,或者说主要宣传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3.
《商业文化》2005,(7):15-15
顾雏军倒了,“主流”经济学家们“语塞”了,民众的骂声又起了。  相似文献   

4.
5月,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就非典型肺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发表权威报告,调低了中国2003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指出非典对中国初步造成的冲击,无论是经济上的影响或形象上的损害,都明显相当严重。 但在同时,罗奇对中国处理事件的反应感到乐观,在这份名为《中国的警醒》的报告中,罗奇认为,饱受危机磨炼的中国将会变得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有关“三农”问题时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没有农村的小康,  相似文献   

6.
吴凡 《糖烟酒周刊》2005,(23):B016-B017
飓风起于萍末,溃堤源于蚁洞。企业在市场中成长,必然面对各种风浪。危机随时可能发生。昨天还辉煌的企业,今天就可能被一个小小的细节所击垮。劣质奶粉、散装假酒、火腿风波、雀巢含碘超标、毒粉丝、过期奶回锅……行业危机事件一件接一件,层出不穷。综观国内众多企业,大多不重视危机公关。据浙江某机构调查。具有危机意识的企业不到30%,并且是在危机发生时,才临阵磨枪,处理危机也通常是紧闭大门,封锁信息,对外界,尤其是新闻界讳莫如深。然而坏消息常常是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如果企业不具备危机公关的能力,一旦危机发生,只会让企业越陷越深,甚至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结局。7月份《月度话题》特别推出“危机公关”系列话题:建立危机预警体系,做到“防隐患于未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危机出现后,如何快速地进行处理?危机发生后如何稳定自己的渠道关系,如何将危机成功转化为“商机”等。  相似文献   

7.
正2012,又一个失望之年?几乎没有哪个经济学家敢斩钉截铁地断言,2012年不会再出现一场全球经济的衰退。主流观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前景明显比初秋时黯淡了许多。欧元区危机进一步恶化,目前已席卷意大利和西班牙,并来到了法国门前。其他发达经济体复苏疲弱依旧,而新兴市场也开始感受到经济放缓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自从我购买了中国公司的股票后,就没打算把它们卖出去。我可爱的女儿现在5岁,我打算在她55岁的时候。再考虑要不要把这些股票卖出去 下次危机一定是货币的危机,只是出现危机的货币究竟是美元.英镑还是其他,不好说。而且这个危机在未来2—5年就会出现 在目前这个经济不景气时期,投资实体性资产要比投资股票好一些  相似文献   

9.
何茂春 《商界》2009,(2):96-96
2009年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加,中国制造在这次危机的后续贸易战中将步履艰难。我对于企业转危为机的对策有如下“五本”看法:  相似文献   

10.
许东东 《商界》2010,(3):114-115
有这样一类企业家,当他来到你面前,你会明显感到这是一位怀揣某种情结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正是这种力量让章济高十年辉煌突然陷入危机后,又重新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楼方芳 《浙商》2009,(2):117-117
2008年12月19日,以“危机、转机、商机”为主题的“富铤杯”首届全球浙商高峰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论坛邀请了蒙代尔、项兵、余明阳等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和楼忠福、宗庆后、郭广昌、丁磊、李如成等全球近千名浙商齐聚羊城。论坛结束后,本刊记者采访了论坛的创办者——广东浙江商会会长邹立胜。  相似文献   

12.
危机下的延伸机遇 问:您对2009年中国广告业的整体走势有何判断? 答:中国的整体广告市场规模近年一直在快速上涨,但今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增速会放缓。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可能更大一些,产业结构会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3.
正房地产兴衰的经济学原理通常真实而清晰,只是往往会被种种的政治修辞与宣传所搞混。不少人把始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称为一场"被错过的危机",因为人们并未从危机中获取多少经济学新知来充当未来的指路明灯,相反,主流经济学家直至今日依然在为危机的责任问题争吵不休。即使是对于危机的明显导火索——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以及整个楼市的崩盘,经济学家也难以提供一套清晰连贯的共识性的解释。不过,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的《房地  相似文献   

14.
如果关注经济局势报道的人,应该会发觉到,美国在2008年里已经减少超过100万个工作机会。虽然有些经济学家不承认这个数字,但是数据是不会说谎的,美国现在正面临经济衰退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如今社会“信用危机”已不是书本上才能看到的现象,而是随气处可见的现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能无奈地慢慢去适应,仅有少部分人会尽力地抗争。笔者以为“信用危机”的转变应是匹夫有责,如果大家共同守信,一定会建立一个高度信用的社会,那么事事都能轻松地去面对,并不需要处处防备遭暗算。以下是笔者对“信用危机”问题之浅见:  相似文献   

16.
奥巴马选耶伦作搭档,或许是为了给民主党及奥巴马第二任,放一颗政绩卫星-结束持久的财政赤字,为下一届总统选举打下良好的铺垫。但是如果股市泡沫破裂,一切将化为乌有。因此,如何才能做到既策略地减少财政赤字,又能防止货币泡沫破裂,这才是考验奥巴马及美联储智慧的关键。 香港环球经济电讯社酋席经济学家江濡山:奥巴马和耶伦很有唱东北“二人转”天赋,笔者告诫华人投资者:不要被“奥耶二人转”忽悠了。  相似文献   

17.
气象学家说,2005年是一个暖冬。但中国的经济学家恐怕感觉不到这种温暖。关于经济学家标准的争论越来越激烈,11月初,有媒体做了一项“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信任率超过10%的国内经济学家仅两人,更有12.5%的人选择“谁都不相信”。 这次“信誉危机”足以使每一位经济学家心底陡升寒意,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认为,这场争论实际反映了经济学家分工即将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8.
赵航 《商界名家》2004,(10):51-52
为什么发表批判言论的经济学家如凤毛麟角,而真的有人站出来讲的时候,其他那些可以发出声音的人又为什么三缄其口,作壁上观呢?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8,(5):31-31
美国目前出现的经济问题可以说是“积劳成疾”,并在次贷危机中全面爆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商人都认为,美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会出现经济分化,世界众多国家对于日用品的旺盛需求,及其越来越独立于美国资金而发展的态势,已向人们显示,这个世界缺了美国照样能运转。印度贸易大臣卡梅尔,纳思说:“我们的经济增长不是由出口带动的,  相似文献   

20.
《四川物价》2008,(10):34
据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雷曼兄弟中国区高级经济学家孙明春预测,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里,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选项多达12项。首先政府或将更进一步放松价格控制,包括燃料和电力零售价格的放松.这不仅会提高受价格限制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还会提高经济体制长期的运作效率。其次某些部门将享受进一步的出口退税政策。而信贷紧缩或将面临进一步的放松,但“将是有目的性的放松.以帮助特定行业的一些企业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