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资产价格泡沫的分类 从泡沫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不稳定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来看,存在两种泡沫:一种是高度危险的“信贷驱动型泡沫”,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这类泡沫的运行机理如下:对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或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导致信贷扩张和繁荣,由此引起某些资产需求上升,它们的价格随之上涨。  相似文献   

2.
魏雪莲 《时代经贸》2006,4(11):100-101
所谓“资产价格泡沫”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是一定时期某项资产的交易价格与其基本面情况差别较大时一种情形。当前出现价格泡沫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两种资产,即权益和财产。前者主要指股票,后者主要指住房。一旦出现资产价格泡沫,消费者的名义财富增加使得整个经济体系的消费水平得以维持与加强,这也可能造成经济发展的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3.
泡沫是资产价格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背离的膨胀过程。泡沫经济则是指一个经济中的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价格泡沫,并且泡沫资产总量已经占到宏观经济总量的相当大的比重,泡沫资产和经济的各个部门有直接或间接性的联系,也泡沫破裂,将可引发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4.
一、泡沫经济的定义及房地产泡沫 泡沫经济是由金融投机所导致的经济状态,表现为大量资产价格飙升到远远脱离其内在价值的程度,其中隐藏着资产价格狂跌并引起市场崩溃与经济萧条的可能性。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等因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也就是土地和房屋价格极高,与其使用价值(市场基础价值)不符,虽然账面上价值增长很快,但实际很难得到实现,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泡沫是资产泡沫的一种,所谓房地产泡沫,就是指由房地产投机等因素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价值的持续上涨,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房地产业的发展关系国计  相似文献   

6.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论述了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及其传导机制,并讨论了央行是否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进行有效控制来防止资产价格泡沫损害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7.
王春雷 《经济论坛》2011,(9):161-163
本文利用单位根与协整检验,以上海为例,对住宅市场价格泡沫的特征进行讨论。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除了检验泡沫的存在性之外,还对泡沫程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上海住宅价格在2004年后产生泡沫,而且住宅价格持续高于基本价值。住宅价格泡沫程度在2007年前并不严重,而从2007年开始,泡沫急剧扩张而且呈现出周期性变动的趋势。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直到现在,泡沫处于扩张阶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7个方面多角度归纳剖析了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机理,具体包括货币政策、信贷、金融创新、杠杆、国际资本流动、非理性行为以及过度投机行为等方面,分析了资产价格泡沫宏观调控的历史经验教训,最后对我国资产价格泡沫调控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2007~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的中央银行家相信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对及时地识别泡沫没有信心,认为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未必能有效抑制投机活动,而逆风向调节资产价格泡沫会严重损害实体经济。因此,他们支持采取传统战略的货币政策。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国的中央银行家对如何干预资产价格波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市场的有效性有所质疑,修正了以前的结论,认为中央银行可以识别有些资产价格泡沫。资产价格崩溃的后果非常严重,中央银行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以抑制资产价格泡沫。  相似文献   

10.
资产泡沫具体表现为资产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或者剧烈波动,由此引起风险积累和金融危机,并导致经济出现衰退。资产自身的特征、市场机制的缺陷及投资者的心理偏差等是资产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资产价格影响公司和家庭消费与投资行为。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外汇等资产价格影响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的持续上涨。从理论上讲,任何商品都有发生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的可能性,每个商品产生泡沫机会的多少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根据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实践经验分析,股票和房地产是产生泡沫几率最高的,所以房地产和股票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或“多发区”。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2009,(1):34-47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风险引发了大宗商品价格泡沫的破裂,通胀失控风险转变为通缩忧患。中国实体经济和资产价格遭遇“断崖”式快速深幅下调。北京奥运带给国人的辉煌荣耀与欢快愉悦,随着雪灾、大地震、毒奶粉等天灾人祸之悲恸事件的发生迅速消退,与资产价格“断崖”之震撼相交织,冲击着我们的神经,搓拧着我们的心智,牵引着我们恍然步入2009年。  相似文献   

13.
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早期的研究更多地认为资产泡沫来自于投资者的非理性因素,但是随着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进,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金融自由化也成为资产泡沫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资产价格泡沫的货币政策应对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学者主张货币政策应该忽略资产价格,而另一些学者则主张货币政策应该对资产价格作出反应。本文基于后一种观点,来探讨当预期资产价格将出现泡沫时,货币政策是该事先行动还是事后反应,为此,本文引入产出跨期配置的理论,来阐述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异质信念假定入手,通过构建有真实货币支付的实验室交易市场,对经验和专家预测在价格泡沫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经验与专家预测分属不同的信息类型,其在资产价格泡沫形成中的作用、方向和机制截然不同。在包含部分有经验者的混合市场中,经验成为交易者之间出现异质信念的基础因素,即正是由于经验的不对称导致异质信念的出现或加强进而推起或加剧资产价格泡沫。这与早期实验研究认为增加有经验者比重可以消除或缩短价格泡沫存续期的观点不同。就专家预测而言,本文实验研究表明,无论专家预测真实与否都能显著地抑制实验期内的价格泡沫,真实专家预测并不必然优于虚假的专家预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预算软约束引入资产价格理性泡沫的分析之中,在给出一个预算软约束情形下资产均衡价格决定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资产价格理性泡沫的表达式.模型分析表明,当存在预算软约束时风险资产的理性泡沫为正;同时,风险资产对应企业面临的预算软约束越大,该风险资产价格中的理性泡沫越大.  相似文献   

16.
怎样科学看待住房供求与价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碚 《经济管理》2005,(13):6-9
当前,在有关房地产“泡沫”和住房价格问题的讨论中充满了概念混乱,一些对策建议不得要领。不少房地产问题“专家”,把居住问题和购房问题混为一谈,把消费、储蓄、投资行为混为一谈,把住房的消费价格和储蓄一投资的资产价格混为一谈,以至于把房屋价格和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混为一谈;一些媒体关于住房价格的讨论就像是在上演一幕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衣》,许多人并没有说出实话。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考察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机制,并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数据对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8.
资产价格泡沫生成与治理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定时期某项资产的交易价格与其基本面情况(如股票的盈利、住房的成本等)差别较大时即出现资产价格泡沫(asset pricing bubble)。当前出现价格泡沫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两种资产,即权益(equity)和财产(property)。前者主要指股票,后者主要指住房。根据Shiller(2001)等计算,在美国,2/3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1/2的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股票投资。而住房与股票投资的财富效应特别明显:住房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2017,(7):49-64
本文通过在含有资产泡沫与融资约束的DSGE模型中引入市场预期的内生变化机制,弥补了以往研究只能将资产泡沫运动过程外生设定的缺陷,从而更贴近现实地回答中国是否可以通过推动资产价格上涨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推动资产价格上涨过程中,市场受乐观预期的驱动会显著增加资产的购买规模,并减少对实体经济的投资。融资约束收紧会进一步强化这一机制,导致更多资金"脱实向虚"。由此,推动资产价格上涨1%,反而会使经济产出水平下降约0.8%。第二,由于资产价格上涨并未推动产出水平上升,市场对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乐观预期不断减弱,转向悲观预期的倾向明显增强,资产泡沫破裂概率显著上升。一旦资产泡沫发生破裂而资产回归至内在基础价值时,将带来约7.5%的产出损失。因此,本文认为中国不应将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作为"稳增长"的宏观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带来了很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但对于这些政策的调控实效争议颇多。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即形成了泡沫,那么以房地产泡沫形成机制为切入点,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了评价分析是必要和可行的。分析认为,调控政策总体上抓住了价格快速上涨的症结,调控方向正确,手段灵活,但是落实不够,执行力度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