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口贸易曾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内地全面对外开放,内地企业逐步转变出口方式,加之香港港口运营成本高昂、航运竞争力下降等因素影响,香港转口贸易日益衰落,逐渐为离岸贸易所取代。香港从转口贸易向离岸贸易转型,带动了香港服务业转型升级,使亚太贸易中心的地位得以加强,促进了香港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的发展,推动了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同时为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贸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不管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贸易中间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常常被忽略。本文借助传统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将贸易中间商集聚因素纳入新的生产函数模型,并以长三角地区2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中间商集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FDI流入是导致贸易中间商集聚的主要动因,因此它对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显著差异,贸易中间商集聚对FDI流入程度较高城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FDI流入程度较低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后,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衰退,在中国内地的经济互动以及全球一体化的推动下,从2003年中到2007年连续几年经济的强劲增长,在第三次转型的过程中,对推进工业方面也进行了探讨.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切入点,实现香港和珠三角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互利合作,推动香港经济转型,是香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三大经济区之一,但是其内部各城市经济发展却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现象。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地市的2010年的22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表明:广州、深圳为珠三角地区最为发达的城市,东莞、佛山、珠海为珠三角的次级核心城市,中山、惠州、江门、肇庆为珠三角的相对落后地区。并在文末指出应通过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等措施达到缩小内部经济发展差距,最终实现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上合组织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测算上合组织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扩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上合组织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这些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并测算了中国对上合组织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是上合组织国家中贸易便利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相对较低;除距离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上合组织国家起阻碍作用,中国GDP、进口国GDP、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加入WTO和上合组织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上合组织国家发挥促进作用;目前,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巨大,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达到饱和。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贸易中间商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连接买方和卖方的重要桥梁。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贸易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从传统的简单的中介代理服务,转向更为复杂的提供一揽子服务,形成服务链条。现代贸易中间商的专业化程度高,提供的服务非常全面,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服务工序,大大降低了贸易的交易成本,推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为买家与卖家之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对贸易中间商造成了威胁,但是同时也为贸易中间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8.
9.
CEPA框架下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贸易创造——基于1997~2010年贸易关联面板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97~2010年中国内地各省(地级市)与香港贸易量数据,在引力模型和Nicolas Peridy(2005)模型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协议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在模型的各种设定下,中国加入WTO对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创造为31.2%~32.1%,CEPA签署产生的贸易创造为16.8%~19.1%,实证结果表明CEPA的签署对内地和香港经济产生了正的贸易创造效应,但仍然存在限制效应发挥的贸易障碍,要扩大CEPA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进两地的经贸合作走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数字服务贸易是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使用5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服务贸易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服务贸易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并通过贸易成本发挥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2)相较于发达国家,数字服务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更大;(3)其他商业服务和保险、养老金服务对发达国家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显著,知识产权费用和其他商业服务对发展中国家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显著。因此,为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应将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数字化;发展中国家应更为关注知识产权相关服务贸易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往来的不断加大,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流量和存量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在国内空前高涨。然而,由于中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以及境外关于人民币金融避险工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已经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沿海的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内陆的湘鄂赣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地区出现了现代化的城市群,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生活圈,这些发展成果都得益于国家大力支持经济发展,鼓励城市建设,打造具有一方特色的现代化都市经济圈,围绕这些都市圈开展经济建设,以期利用都市圈的核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进而使我国城镇化建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珠三角作为我国南方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城镇化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12年末,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83.84%,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己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成为华南地区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珠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协同的过程,涉及到发展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1)
本文首先对贸易便利化与服务贸易出口进行了机理分析,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出109个国家2007-2011年的贸易便利化综合得分,结果显示:2007-2011年平均综合得分前三名分别为新加坡(4.96)、中国香港(4.64)和瑞典(4.57),中国(2.90)排名第51位。然后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在低水平国家,贸易便利化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更大。最后,从改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动态能力理论,采用SNA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企业网络结构-产业集群动态能力模型来研究珠三角地区企业网络结构对产业集群动态竞争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目前产业集群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升级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32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利用中国32个工业行业1998—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对就业有正向拉动作用,出口占国内产值的份额每增加1%,劳动需求增加0.19%。进口对就业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而对各行业的具体分析表明,多数行业进口替代国内生产从而减少就业的效应是主要的,但进口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行业的进口对就业有正面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最后从扩大就业的角度对我国贸易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贸易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城乡结合的基尼系数与贸易发展、要素禀赋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贸易的发展与我国的基尼系数之间确实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贸易的发展会显著地扩大我国的基尼系数。就贸易与要素禀赋的结合来看,贸易后人力资本相对丰裕的地区其收入差距会显著扩大,而劳动力和资本相对丰裕的地区其收入差距会缩减。 相似文献
17.
服务外包具有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信息技术承载力高等特点,发展服务外包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本文以印度、中国、爱尔兰等20个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国为样本,利用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建立了2000-2009年2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模型,重点考察影响离岸服务外包的因素.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水平比成本对服务外包更重要,商务环境对于服务外包具有重要作用,而信息基础设施、资金成本、汇率等因素对服务外包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反补贴申诉的贸易转移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以1993-2007年间立案的188起国际反补贴案件6位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反补贴申诉的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反补贴申诉会导致涉案产品的进口从被诉国转移到非被诉国,其中墨西哥、美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转移效应较大;相比无税结案,征税结案的情况下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更大,即对被诉国的出口的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20.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准确衡量贸易利益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借鉴Koopman(库普曼)等人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欧盟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s),测算了39个经济体1995年~2011年出口总值中的贸易增加值,并以此作为贸易利益代理变量进行大样本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考察各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一国在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取决于分工形式、要素禀赋差距、研发强度、加权关税率以及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