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世纪末至今,随着对"人口红利"消失可能带来的影响的大讨论越来越深入,"人口红利"一说的科学性也逐渐受到质疑,围绕着有没有人口红利、提出人口红利的理论依据、人口机会窗口关闭后带来的影响和后果,针对人口红利命题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从人口红利的概念界定谈起,运用人口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人口红利受关注的原因,针对这一价值命题进行分析与思考,阐述"人口红利"的研究仅仅是存在于学者主观研究中的价值命题,还未得到明确检验,决策者企业家们不应盲目跟风利用这一理论危言耸听,应该辩证的看待当前人口结构类型的转变对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影响,适时应对好所谓红利到负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较快发展,形成了所谓"中国发展奇迹",关键是得益于"五大红利",即体制转换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结构红利、后发展红利和县级政府间竞争发展模式红利。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人口红利:概念、产生机制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现有的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和整理,在对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概念内涵、产生机制进行明晰的基础上,对以其他国家和以中国为样本的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和评价,最后对促进第二次人口红利实现的条件以及政策手段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反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研究全貌,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4.
刘春雄 《中外管理》2012,(10):86-87
那些靠着渠道红利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目前必须学会"二条战线的营销",既在传统渠道如鱼得水,又适应现代终端的营销逻辑。为什么弱小的中国本土企业在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能够存活、成长、成熟乃至壮大?有一项优势基本上是中国企业所独享的——这就是渠道优势,或称之为中国企业的"渠道红利"。人口红利与渠道红利中国的人口红利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将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本来中国  相似文献   

5.
声音     
《中国就业》2013,(4):16-16
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我们应当在心理和政策上做好足够准备。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将使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出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变化。潜在增长率不能超越,但可以通过改革的办法科学地加以提高。面对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应该做的就是科学地提高潜在增长率。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言论越来越激烈,其实不然,中国的人口红利远未消失;产能过剩论对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是非常有害的,文章对此作出反驳,以呈现客观的经济原理及事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言论越来越激烈,其实不然,中国的人口红利远未消失;产能过剩论对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是非常有害的,文章对此作出反驳,以呈现客观的经济原理及事实。  相似文献   

8.
赵军  张华峰 《财会月刊》2022,(6):133-137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学者们对人口机会窗口及人口红利的概念已逐渐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人口红利的测算及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人口红利的实现条件,并对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影响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曾经为中国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有利人口结构即将发生转变。尽管业界关于“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有多种说法,但对于这一趋势的出现已形成共识。那么,一旦“人口红利”消失,是否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未雨绸缪,寻找新的增长模式?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恐惧“人口红利”的消失吗?劳动力比较优势真的就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惟一的可依赖优势吗?本期专题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视角观察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0.
当全球的金主都捉襟见肘,当国内的人口红利,出口红利,楼市红利都在消退,中国经济下一步靠什么?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还是不错的,尽管各界都对中国经济有各种猜测,但是应了中国的古话:年年难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2012,(8)
近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35亿人的工作、薪资和技能》显示,中国在未来10至20年将面临着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困境,结构人口红利将取代总体的数量人口红利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口红利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费景汉-拉尼斯分解等方法研究人口红利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了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地理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的增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物质资本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越高,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越明显,人口红利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关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因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曾经为中国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有利人口结构即将发生转变。尽管业界关于“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有多种说法,但对于这一趋势的出现已形成共识。那么,一旦“人口红利”消失,是否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未雨绸缪,寻找新的增长模式?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恐惧“人口红利”的消失吗?劳动力比较优势真的就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惟一的可依赖优势吗? 本期专题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视角观察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时代结束了吗?流行的观点是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用户数量增速减缓,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走到"后人口红利"时代的门口,但基于整体统计数字得出的结论,很难全面反映中国互联网产业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口红利曾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转折期,人口红利的消失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且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将给未来经济和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在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做文章,发挥好第二人口红利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新的逻辑     
创新成为热词的背景中国过去30余年的经济增长奇迹,可以用7个字概括:双引擎,四轮驱动。双引擎是指改革和开放;四轮驱动是指人口红利、资本红利、土地红利和制度红利。当中国经济遭遇结构性困局,上述种种"红利"不复存在,某些因素反而成为"负资产",无论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盘活土地、资本以及人口三大经济要素,让中国经济实现了近35年的高速增长,其本质就是发挥了中国劳动力人口多与劳动力成本低这一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与地位,也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但根据边际递减规律可知,中国"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8.
人口红利泛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但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并不一定就有所谓人口红利。实现人口红利,一个简单条件就是这些新增劳动力必须能够就业、创造财富,否则,无所谓红利可谈。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人口红利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口红利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随着人口转变阶段的变化,人口红利趋于减弱,建立在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本文采用计量模型、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了延缓人口红利消失时间,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为此,世界很多国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把这个现象叫做“中国奇迹”,并且认为我国人口转变出现的“人口红利”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人口红利的概念进行解释,接着主要是从劳动力、储蓄和公共投资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口红利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处理两者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