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渡动频繁,对国内油价及整个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作为世界石油需求大国.国际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石油价格管制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已与市场接轨,但是仍然存在弊端。石油价格的市场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我国现阶段石油价格市场化的条件尚未成熟.改革石油价格管制制度应成为我们现阶段石油价格管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浅析石油期货价格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军事与外交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期货是重要的石油交易方式,其价格是未来现货价格的指示器。本文考察了石油期货价格的构成及造成其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把握石油期货价格的变化规律以及制定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脚步的加快,加上2011年中东局势紧张,国际油价迅速上涨。油价的走高对我国的外汇支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方面都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出调整政府的价格管理职能、完善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加快推进油价市场化和健全石油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内成品油管制价格低于国际价格,国内对成品油需求快速增长,鼓励了能源消耗型产业的过度发展。目前的石油与成品油定价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国内石油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剧了供给的波动。笔者认为,征收暴利税,将价格上涨对经济造成的损失由生产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分担,是一种为利益关系各方所能接受的一种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8月份,全世界的经济都被高价的石油所笼罩着,国际油价曾一度上冲至49.29美元/桶,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其价格持续走高必然会对各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有关国际组织估计,每桶石油价格上涨10美元,就会使通货膨胀上升0.5个百分点,使经济增长降低0.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实行“与国际油价接轨”的石油定价机制,是在目前石油市场有待完善的前提下作出的权变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定价的社会成本,但同时亦存在不足之处,不能较全面地反应我国石油的供需关系,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应该继续探讨我国石油定价机制并找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缺乏国际石油定价权的实证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敏 《价格月刊》2010,(5):20-22,34
基于我国石油进口现状,对石油进口与国际油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进口对国际油价没有影响,只是被动接受价格变动,缺乏石油定价权。为此,针对缺乏石油定价权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善文  莫倩 《新财富》2005,(7):20-22
文伴随着本次石油涨价的是石油闲置产能的快速下降,这显示其背后的推动因素为超乎预期的需求增长。目前除非石油需求在短期内明显下降。或者石油供给能力在短期内急速扩张,否则石油价格难以显著下降。我们从直觉和经验上知道石油供求的短期价格弹性都很小,换句话说,在可以预见的长期内,石油步入了高价格时代。以石油远期价格为基础看,相信未来石油价格波动的中轴可能在40—50美元之间。  相似文献   

9.
陈秀芝 《市场周刊》2005,(42):33-34
今年前三季度,国际油价持续大幅飙升,拉动了国内成品油价格高位上扬,影响了资源增加。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促使我国石油产品市场呈现资源增速大幅下降,消费需求增势减弱。供需紧缺矛盾依然存在,市场价格高位攀升的运行态势。预计,今冬明春伴随着国际石油供应的增加以及价格高位趋稳并可能出现回落,国内石油产品市场需求增势将呈减弱趋势,资源紧张状况会继续有所缓解,价格也将高位启稳或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国内石油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这一现象,分析了引起石油需求量增加的原因,说明了由于国内石油需求量的增加导致了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同时阐述了引起石油价格上涨的国际方面的影响因素,继而引出因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使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加剧的结果,最后,提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策略,以便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1.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石油消费已转为低速增长,但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已然突破60%。我国石油价格是通过与国际三大主要石油期货市场的价格挂靠来确定的,由于接轨国际石油价格,国内石油价格会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而波动,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对我国的CPI指数以及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分析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策略来缓减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分析及相应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诸多因素的分析,预计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将在震荡中不断上涨。为应对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我国要尽快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发展和完善石油期货市场,大力发展使用新兴能源,从而缓解国际油价波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青 《中国物价》2005,(3):19-21
2004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石油、有色金属、钢材、大豆等商品价格达到了十几年来的最高水平。预计今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涨幅将低于去年,工业原料价格涨势减弱或略低于去年的价格水平,农产品价格面临下跌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环球供应链》2006,(4):12-12
今年成品油价格的首次上涨让石油寡头再次成为社会焦点所在.媒体解读成品油价格并不能让街头巷尾奔波的出租车司机停止抱怨,毕竟来自于政府的燃料补贴和提价决策距离他们尚远。当然大部分出租车师傅也难得空闲去BBS浏览网友畅快淋漓的破口大骂否则多少也可以获得些许心理安慰。其实再多的抱怨对于石油寡头来说.没有任何作用.成品油价格距离国际接轨也还有段距离。石油寡头追逐的不仅仅是财富500强的营收指标.更是最佳盈利公司的热门之选。  相似文献   

15.
陈秀芝 《市场周刊》2005,(20):41-41
二季度是我国石油需求旺季。随着各项经济工作的全面展开,特别是农业、基建等石油需求较大领域的活动和项目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石油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石油产品价格继续在高位振荡,使国内汽、柴油等主要成品油市场价格与国际行情形成2000多元/吨的价差。一方面,导致国内石油资源大量外流,使我国石油需求攀升、资源紧缺的状况难以缓解;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尽管今年7月15日原油价格开始出现回调,但目前依然高居一百美元之上。油价上涨的原因很多,如国际市场的炒作因素等,但在油价上涨的另一极,却不能不看到:全球石油供应一方面在减少,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石油的需求在逐年上升。能源危机,正在一步步向着我们逼近。  相似文献   

17.
阿斗 《商业文化》2006,(6):22-34
自5月24日零时起,国内主要燃油产品价格分别每吨提高500元,这是继3月26日燃油涨价之后,今年第二次燃油价格上涨。虽然此次上调的幅度很大,每公升汽油的价格上涨了将近10%,有关人士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格目前仍面临着幅度在数百元的上调压力,很有可能年内再次上调。高油价时代来了?答案是肯定的。应当说,随着油价的逐步攀升,通过价格手段调节石油供需矛盾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依靠技术创新,大力开发、推广石油替代品,可以有效降低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多边领域和国际组织能源合作的现状、特点、趋势与问题 (一)国际能源署与欧佩克在多边能源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能源署是主要发达石油消费国的能源合作组织,欧佩克则是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卡特尔组织,其参与国的石油产量大约占全球石油总产量的60%左右。这两个组织的特点:一是政治色彩较浓,长期以来这两个组织之间的博弈成为保障全球石油市场运作与供应安全,并在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分配“石油租金”利润的主要机制。二是具有实质性的政策工具,可以有效干预石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操控国际石油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9.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不仅可以提供可供参照的价格指标体系,而且有利于提高国家对石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索寒雪 《中国市场》2009,(11):19-19
<正>2年后,国际石油价格还将大涨?国际炒家对石油期货的短暂疏离使其价格目前一度维持在40美元左右的低位,这让市场上的大买家们看到了增持的绝好机会。2月2日,当纽约商品交易所收盘时, 3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了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