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财源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349.6万元上升到1998年的6556万元,年均递增15.78%,年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然而,随着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的变化,地方财源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财源不稳,工业主体财源不壮,个私新兴财源不活,乡镇财源逐年萎缩。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快财源建设步伐,提几点对策思考。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夯实基础财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的基础财源。农业的丰歉,会直接和间接地反映到财政上…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们邵东经济综合实力要进入全省四强,力争三强,财源建设乃重中之重。为此,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加大财源建设力度,确保总收入达到2.6亿元的目标。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培植基础财源加强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强县,是培植邵东财源建设的基础工程,邵东农业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瓜果、药材、黄花和外地流进的木材等资源较为丰富。年产水果145万担,各类中药材50万担,肉禽1.2万吨,出栏生猪100多万头。通过这些农副产品加工增值,可大大增加财源。对此,我们创办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30余家,每年加工农…  相似文献   

3.
道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1992年全县财政收入2628万元,累计赤字1200多万元,从1993年起,财政收入连续快速增长,每年以10%至20%的速度递增.不仅消灭了赤字,而且基本做到工资按月发放,财政年年平衡。1997年实现财政收入8246万元;1998年首次过亿元.达到10097万元;1999年再攀高峰,地方财政收入首次过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1154万元。我们的体会是:培植财源是财税增长的根源。突出农村产业,夯实基础财源。一是在财源建设项目上培财。每年,我们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县筛选100个潜力大。增税快的财源建设项目,尽量做到了…  相似文献   

4.
一、认清现状,增强振兴财政的紧迫感南县是湖南典型的农业大县和国家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县。由于多种原因,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南县财政陷入了严重困境。1991年,县级财政收入仅3400万元,人平只有54.2元,大大低于全省人平115元的水平。在中央、省市领导的重视关心下,从1992年开始,我县被定为全省产粮大县财源建设试点县重点扶持之后,财政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几年财政收入连续快速增长,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1995年财政收入超过8000万元。1996年又登上9000万元台阶,1997年财政收…  相似文献   

5.
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遂川县的“财源建设年”。如何建设好财源尤其是如何建设好农业税税源,切实增强农税后劲,对我县的财政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00年我县农业税收入为1660.8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1.59%,占的比重较大,加上农业相关行业所创造的税收,就更为可观。可以说,遂川县财政振兴的希望就在于发展农业经济,建设农业税源。一、发挥资源优势,建设农业税源1、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壮大支柱税源。遂川县地处江西省的西南边境,全县有29个乡(镇)和2个国营林场,人口53.6万,其…  相似文献   

6.
尉氏县自1997年被列为“河南省财源建设重点扶持县”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利用贾鲁河滩资源优势以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根据自然资源条件,确立了西部林果、东部粮棉的发展战略,逐步走出了一条发展支柱产业、培植地方财源、富县富民的路子,在发展农村支柱产业整体开发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为了加快财源建设步伐,近几年来,县政府共支出财政资金6000万元,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000万元,利用世界银行贷款6000万元,大力改善尉氏县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全县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利用地处衡阳市郊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加快财源建设步伐,财政实力得到增强。199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4758万元,比1992年增长1.5倍。但是,由于财政工作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区财源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财源建设滞后,财源整体结构不合理,城郊支柱财源乏力,财源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财政增收困难。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振兴地方财政,本文就此作一些初步探讨。要取得跨世纪财源建设的新成就,关键是充分发挥城郊产业、资源和区位优势,把握财源建设的…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来,云南德钦县的财政事业取得迅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森工企业的兴起,财政收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形成了以木材为支柱的财源体系。地方财政收入从建县时的1.6万元,发展到1995年的993万元,当年财政支出为3364万元,财政自给率达30%。自1996年天然林禁伐后,以木材为依托的支柱财源体系和财政收支格局彻底打破,致使地方财源严重枯竭,财政收入锐减。根据德钦目前的财源现状,应该结合德钦实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嘉禾县积极探索县级财政增收的有效途径,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努力拓宽财源渠道,大刀强化财税征管,实现了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自1995年以来,县级财政每年以千万元以上幅度递增,1996年达到7146万元,比1994年增长1倍,财政收入两年翻番,增幅在郴州市排名第一。今年到七月底止,完成财政总收入4137万元(含季节性收入),为年度预算的50.35%,比上年同期增长46.49%。回顾前段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一、突出效益观念,加速财源建设,是确保财政快速增收的坚实基础。大力扶植财源建设是振兴财政的根本,是增强财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安仁县从实际出发,把建设财源同建设农业强县结合起来,财源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收入连续几年以1000万元的速度增长。1992年全县财政收入1638万元,1993年达到2653万元,1994年达到36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6元,比上年增加200元,增长38.6%。1995年1—7月财政收入又比上年同期增长37.1%,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可达46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可达1100元,又比上年增加200元。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对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受到中央领导的称赞及省市委与政府的奖励。我们的体会集中在一点,就是要在“变”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古蔺县德耀镇面积121平方公里,有23402亩耕地。其中耕地面积13170亩。2001年全镇财政税收仅80.8万元,其中上解中央两税13.8万元;财政支出308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144万元。2001年德耀财政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骨干财税急剧下滑。作为全镇主要财源的烤烟税,2000年收入为42.8万  相似文献   

12.
发挥农业优势稳固基础财源□李启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县域经济中最基础的财源,农业县这一点更显突出。安远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90%。土地面积235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94万亩,耕地面积20万亩。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加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对农业县财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由试点到全面,农村税收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搞好财源建设,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是县一级特别是农业县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湖南省东安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与大多数农业县一样,芝当县经济结构不太合理,缺乏工业支撑,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有效地转化为财源增长点,财源体系属单一型、粗放型、传统型,农业提供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对大多数农业县财政收入影响比较大,据测算,东安县税费改革后,农村这块将短收2500万元左右,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业县的财源建设,我主为应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老区的财源路──来自万年县裴梅镇的调查朱炳亮地处江西万年县东南山区的裴梅镇,是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区。全镇辖9个村委会,74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3万人,耕地1.9万亩,山地8.3万亩。近几年来,该镇在财源建设上坚持走"主攻特色农业稳固基础财源...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汉寿县围堤湖乡财源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到1994年10月,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4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416万元.预计199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可达10100万元,比上年增长30%;财政收入可达50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416元,比全县人均68.7元多346.3元.乡农村信用社新增储蓄存款已达400多万元,乡农村合作基金会储蓄存款余额达400多万元,全乡人均储蓄存款2000元.围堤湖乡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什么如此之快,财力如此雄厚呢?听了该乡党政负责人所说的理财经,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启示之一:只有农业高产高效,乡级财源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高平  刘鹏飞 《发展》2012,(11):23-25
静宁置县,远在西汉;以静宁为名,始自元代,历史久远。静宁县位于我省东部,地处六盘山西麓、华家岭东侧,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3万亩,总人口4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5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干旱县。2011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86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448万元,  相似文献   

17.
我们沁水是个山区贫困县,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财政较为困难。地方财政除分享25%的增值税外,大多是零散小税,且相当一部分不仅征收难度大,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很难有大的增长。因此,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如何加速发展地方经济,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在理财观念上来一个大转变,在培植财源、建设财源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巩固支柱财源,涵养基础财源,开辟新兴财源,力争到2000年,我县地方税收突破4500万元大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在支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积极培植财源 ,支持经济发展。针对我市产业层次偏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骨干企业少、商贸相对发达 ,但新兴财源发育滞后的实际 ,突出工作重点 ,狠抓了财源建设。一是抓农业 ,强化基础财源。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重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仅去年一年 ,我市预算内就安排支农资金3亿元 ,争取上级支农资金1亿元 ,重点支持了“双增工程”、粮食自给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9.
南城县位于赣中东部,是一个拥有31万人口、38万亩山林、25.4万亩耕地的农业县。辖12个乡镇、15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4万人。税改前,农业税377万元、特产税862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5.63%、占地方本级收入的19.53%,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近年来,南城县加快以工业为主体财源的建设,2004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达108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0%,其中地方本级收入7573万元,比上年增长6.84%。尽管财政收入有较大增长,但支出扩张压力重负,县乡仍面临着财政窘迫困扰。一、当前县乡财政运行现状1、增收步伐缓慢,…  相似文献   

20.
一、要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发展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产业上来。龙山县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库”地区,经过历届县委、政府和全县人民的努力,县财政虽然过亿元,但财源结构过分单一,对县财政增收有利的后续财源十分匮乏,可用财力少。1995年财政收入15640万元,除去上解6146万元,专项支出707万元,企业返还3435万元,县财政可用财力只有5352万元,从而导致县财政收支无法平衡,累计赤字3000多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