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全面部署,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阶段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雷洪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10):I0019-I001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正确协调好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各类现实的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和谐社会,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工会作为广大职工的群众组织,作为人民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不可懈怠的职责和使命。面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如何忠实履行工会的社会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必须进行的理性思考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我们党的执政使命和战略任务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结晶和实践导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方同义 《宁波通讯》2006,(12):21-2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公诸于世,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入一个新境界,更是党的理论思维和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常城 《黑河学刊》2005,2(6):1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党的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而提出的重要观点,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社会成员要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要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执政能力的强弱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当前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党传统的执政方式已经显示出其弊端,面对变化了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党必须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黄选平 《发展》2004,(12):18-20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特别要努力做到"四个创新",力求实现"四个突破".  相似文献   

8.
一个政党能取得执掌政权的资格,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执政资源以外,其执政伦理品格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从科学理性、价值定位和实践导向三个层面,分析党的创新理论及其实践所体现的党的执政伦理品格,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所具有的善政求新、勤政富民和实政立信执政伦理品格的时代内涵进行了较为具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对党的执政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执政理念是党的执政理论的七个基本范畴之一,在党的执政理论中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两个基本层面之一,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本质,在党的执政理念中居于核心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对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坚持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着力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小政府,大社会“,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果断治理社会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协调稳定快速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宁波经济》2004,(10):1-1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共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钢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站在历史的高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宏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气魄,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难点、焦点问题,对许多重要理论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  相似文献   

14.
15.
肖东波 《宁波经济》2004,(12):6-8,12
理论建设对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把其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思考,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杜存 《内蒙古工作》2006,(10):19-2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现阶段肩负的历史使命之一,是指导我国在下一个战略机遇期内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纲领性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孜孜以求的幸福梦想。县是国家行政建制中的重要单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线和前沿,“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社会和谐关系整个社会和谐的大局,实践证明,构建县域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7.
左明 《天津经济》2004,(11):4-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执政55年来的6条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委全会  相似文献   

18.
常敏毅  周其平 《宁波经济》2005,(12):30-32,40
争取和发挥以政党为核心的各方面社会力量和智慧,组成最有力最有效的政治资源,是执政党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为实现既定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06,(12):2-3
新闻图片说明:①11月30日至12月1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验收组对我市进行了现场复查。复查验收组认为:宁波市在巩固模范城市成果、持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树立了新形象,赋于了新内涵,探索了新道路,对我国其他城市的创模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宁波市已达到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的各项要求,一致同意通过了对宁波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的复查验收。(市环保局供稿)  相似文献   

20.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力量的源泉,是新时期对每个党员提出的时代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社会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