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经营管理者队伍状况如何 ,是决定国有企业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 ,对于顺利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以及长远发展目标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 ,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个甚至几个精明强干的企业家 ,有什么样的经营者 ,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那么 ,现代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首先 ,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要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 ,既讲经济 ,又讲政治 ,既讲…  相似文献   

2.
祖明鑫 《经济师》2011,(9):221-222
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搞好企业,就要有好的生产关系。换句话说,就要有良好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文章通过对山西省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分析研究,探索解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新是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适时创新,通过明确"三个认识"、强化"三种意识"、建立"三项机制"、做好"三个结合",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为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个人的素质高低和行为取向,往往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因此,目前的国有企业改革要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个人因素的综合调节就至关重要。一、目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任免机制及其弊端近年来,尽管许多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其经营者的产生,多数沿用了传统的组织任命制。具体的产生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主管部门直接任命,占70%多;另一种是主管部门提名报上级党委批准后任命(含上级党委直接任命),占近30%。主管部门任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因袭传统的人事管理制…  相似文献   

5.
李殿军 《经济师》2003,(7):265-265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在于有没有全新的思想观念、有没有全新的思维方式、有没有全新的工作方法 ,一句话 ,关键在于企业的各级经营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文章阐述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为什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如何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高成本、低效率地运营,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住问题没有解决,多层次委托代理又加大了代理成本.直接导致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难度加大,其结果必然是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激励不足、约束不力,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调动起来,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现象.成本管理对国有企业是否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振兴民族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是湖北的稀缺资源。为适应现代工业发展和加入WTO要求,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当前十分突出而紧迫的重要问题。一、企业经营管理队伍现状及原因分析湖北省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队伍要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还有较大差距,影响和制约企业经营管理者成长的因素还很多,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努力提高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郭世昌进入“九五”以来,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问题愈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最近,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中突出强调,要“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状况如何,班子战斗力强不强,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建设好企业领导班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因此,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对推进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国有经济保值增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增强国企领导班子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相似文献   

10.
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就要增强政治意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是否有很强的政治意识,是能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基础.增强政意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一个企业领导人员来讲,应具体做到: 一是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树立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国有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最后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应逐步实现职业化,持证竞争上岗,推向市场。本文道德,论述企业经营管理者资格认定与考核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现状,其次,一般的论述企业经营管理者资格认定和考核的基本内涵和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最后,着重从主客观指出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的考核与认证有利于企业人才的脱颖而出,壮大企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改革与发展需要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20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设备老化、人浮于事、债务负担三大历史问题尚未解决,而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紧张等新难题又接踵而至,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二是长期存在的短缺…  相似文献   

13.
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带着诸多问题,课题组赴山东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调研。本文在对调研期间了解到的基本情况、值得借鉴的经验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人选拔、培训、考核、奖励、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若干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是经营管理者,但经营管理者并非都是企业家.只有那些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开拓,善于经营,并带领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不断前进的经营管理者才是真正的企业家.只有那些敢办大事、敢创大业,在发展规模经济中的出类拔萃者才是真正的企业家.造就大批企业家,特别是大企业家,是经济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规模经济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15.
杨永青 《时代经贸》2011,(10):105-10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新是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适时创新,通过明确“三个认识”、强化“三种意识”、建立“三项机制”、做好“三个结合”,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为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赵振华 《经济月刊》2014,(10):11-11
近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再次成为议论的焦点。过去一个时期以来,部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确实有点离谱了,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尤其是有的企业一边亏损,老总的收入还一路飙升。这自然引起人们的猜测与不满。此时,中央提出要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可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长春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功与否,与企业厂长、经理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有着极大的关系。一个政治思想素质好、具有开拓精神、善于决策、善于管理的厂长、经理能使一个企业由弱变强,由亏损变盈利”。江总书记的讲话切中要害,十分重要。全面提高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素质,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出发点。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是党和政府推荐任用国有企业领导人和经营管理者的基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越过刘易斯拐点之后,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性能质量,是结构转型的主要方向。在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及创新绩效的诸多要素中,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是极为重要的。对207家高科技企业和制造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创新成果的考察发现,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新精神与企业创新成果有很强的内在关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变革求新倾向越强,企业创新成果越好;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冒险性倾向对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无密切相关性。本文旨在为推动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建立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重要意义   我国国有企业早期主要凭借经营管理者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政治责任感”来治理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仅需要精神激励,而且需要物质激励。为了寻找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国有企业从早期的放权让利、利改税阶段,到后来的经营承包、机制转换阶段,采用了“松绑”、“让利”、“搞活”、“放权”等方法,都是为了调整利益分配关系,通过给予各方面各种各样的激励,来达到调动个人、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性的目的。但目前激励不足仍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国…  相似文献   

20.
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如何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则是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对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评价及薪酬体系的完善又是其主要内容。一个完整合理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者业绩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指标的设定、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权数的确定、评价指标的确定、绩效评价计算的方法。考虑到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特殊性提出了企业职工收入相关考核指标。薪酬激励体系包括基薪、年薪、股权、期权等形式组成。在对经营管理者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激励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