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国际联盟学习的中国企业面临着获取先进知识和本土知识外泄的两难处境。如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保护本土知识?针对该问题,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当企业具有较高的合作技能或较完备的联盟契约性时,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合作技能能增进双方的特殊信任和增强冲突解决技能;完备的联盟契约能增进联盟成员间的一般信任和冲突解决程序,从而有利于学习和本土知识保护。同时,合作技能与联盟契约还具有互动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际战略联盟中的风险与知识保护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战略联盟中的核心资源能力与联盟风险、伙伴强烈学习意图与联盟风险以及资源重叠性与联盟风险等问题;同时,针对联盟风险论述了国际战略联盟中知识保护机制的4个方面内容:即确保对核心资源能力保护的高度关注、明确共享信息与非共享信息、留出独立活动空间、设立信息管理者。  相似文献   

3.
知识联盟中私有知识保护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揭示知识联盟成员之间复杂的竞合关系,从知识能否被联盟成员分享的角度,提出了共有知识与私有知识的概念,剖析了知识联盟中共有知识和私有知识的特性;从影响私有知识保护的资源特性和关系特性两个角度,提出了影响私有知识保护的因素;基于人力资源、联盟协议内容、联盟过程控制3个方面,构建了有效的私有知识保护机制;强调企业对私有知识的保护不能以限制联盟成员合作领域内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为代价,需要在共有知识分享和私有知识保护之间寻得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影响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各种因素和联盟动态演进的过程,重新定义了知识联盟成功的含义,并根据“学习赛跑”的理论模型讨论了知识联盟演进过程中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给出了研究知识联盟动态演进过程的因素分析模型,为研究知识联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知识联盟控制机制的作用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联盟企业的行为受到联盟外界因素、联盟企业特征和控制的综合作用,控制机制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联盟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交易成本理论、基于资源的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研究联盟学习和控制的角度过于片面性,因此根据控制的作用机理,从联盟知识分享和保护协调的视角,探讨了外界因素和企业特征对控制机制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联盟的绩效乃至成败。对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造过程、知识转移过程及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促进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知识与信息:学习成本与交易成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文献梳理和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对知识和信息认识的深入,交易成本理论不足以解释知识转移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问题;不管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都不等同于信息;知识的获取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既需要耗费时间,也需要消耗资源,从而构成学习成本。交易成本理论以信息不对称假设替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知识与信息均匀分布假设,并引发了所谓的\"信息范式\";而在知识不对称且信息不对称假设下所探讨的学习成本概念,则意味着对隐性知识显性化、SECI模型、企业核心能力、战略联盟、产业集群以及国际间技术转移组织形式等问题的研究,将拥有一个逻辑一致的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为“人造信息系统”。会计同样也具有模糊性。这些模糊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会计确认、套计计量等的准确性。本文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报表、分析等方面对会计中的模糊性做了探讨。并期望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量化这些模糊性,解决模糊性对会计工作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弥补现存会计制度在这方面的不足。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会计教育,应当在培养专业意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和较为宽广的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视野,真正构建起金宇塔式的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9.
虚拟企业中的组织间知识转移与学习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虚拟企业是一种基于知识和学习的“知识创造(新)型”联盟,其绩效乃至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组织间知识转移与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分析了虚拟企业知识系统的构成、运动与“聚变”;其次,给出虚拟企业内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与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最后,对虚拟企业内组织间学习的影响因素、基本模式与主要领域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周春巧 《当代经济》2016,(12):127-128
近年来新兴市场的崛起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跨国公司觉察到新兴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后纷纷加快其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步伐.因此,新兴市场的当地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本文从新兴市场当地企业的角度出发,探索其提高动态能力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路径.依托之前学者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动态能力的基础是知识,而知识形成的动态机制即学习机制是动态能力的有力保障.据此,可以对学习学派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基于学习机制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最后,从学习机制的五个维度对新兴市场当地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Dedicated biotechnology firms (DBF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ercializing biotechnology. They emerged first in the US and, after a 5-year time lag, they also appeared in Europe. Faced with long and costly product lead times, DBFs raised money by entering into research contracts, mainly with large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hese coopertive research alliances have not vanished as biotechnology has matured and are more in evidence today than they were in the early dasy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biotechnolog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and why large and small companies enter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what they learn from working together, and the effects on European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2.
Dedicated biotechnology firms (DBF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ercializing biotechnology. They emerged first in the US and, after a 5-year time lag, they also appeared in Europe. Faced with long and costly product lead times, DBFs raised money by entering into research contracts, mainly with large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hese coopertive research alliances have not vanished as biotechnology has matured and are more in evidence today than they were in the early dasy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biotechnolog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and why large and small companies enter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what they learn from working together, and the effects on European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3.
日本社会福利的制度化框架自1940-1950年代确立以来,其社会福利服务理念不断成熟、规范,特别是随着1970年代地域福利的推进,建设福利社区的计划也在逐步实现.本文拟通过东京都调布市生活支援照看网络这一案例的研究来分析日本地域福利的现状,并透过地域中具有连带关系的福利共同体的视角来分析日本地域福利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组织演进的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洁 《经济问题》2001,(1):31-32,35
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提出的五项修炼提高了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创新型人才流动的视角,利用2007—2010年中国2100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知识溢出对我国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溢出和企业员工平均R&D投入共同决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国际创新型人才流动具有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并通过海归人才流动和跨国企业人才流动两种途径对中国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相互加强的效应;产业FDI强度与产业内本土企业的创新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购并后整合管理是购并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评述,梳理了金融经济学派、战略管理学派、组织行为学派和过程观点学派等相关文献,从复杂性和知识基础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基于"信息空间"理论构建了购并后整合的复杂学习框架,这一框架不仅根据编码、抽象和扩散三个维度勾勒出购并后整合的多样化的知识分布类型,而且将购并双方的多层面的整合学习过程联系起来,系统全面地认识了购并后整合的复杂机理。本文的框架和相关结论是对购并后整合综合性研究的有益拓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18.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under uncertainty about environmental damage with different models of learning (complete learning, partial learning or no learning). The result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re generally pessimistic: the possibility of either complete or partial learning generally reduces the level of global welfare that can be achieved from forming an IEA relative to no learning. That literature regards uncertainty as a parameter common to all countries, so that countries are identical ex ante as well as ex post.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literature to the case where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damage costs across countries; each country is uncertain about a particular parameter (in our case the benefit-cost ratio) drawn from a common distribution but, ex post, each country’s realized parameter value is independently drawn. Consequently, while countries remain identical ex ante, they may be heterogeneous ex post. We show that this change reinforces the negative conclusions about the effects of partial learning 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bu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moderates the negative conclusions about the effects of complet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旧产业的碰撞融合使企业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之中,企业更加需要依靠技术标准的稳定性来化解环境风险.加入技术标准联盟开展标准化合作,便成为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知识转移视角入手,聚焦于技术标准联盟情境探究影响其知识转移效能的相关因素,绘制战略性知识矩阵来展示其知识类型及现实特征,并依据形成动因—运行逻辑—流动路径的思路剖析技术标准联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据此提出相应的联盟治理策略,以此为优化知识转移效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制度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其表现在不同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角色、方式和效果不同,地方政府行为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必然性和有限性特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应该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行为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