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初,有消息传出,上海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4号东南地块被开发商退地了!消息一出,整个地产市场为之震动。今年以来,部分二线城市已经频频发生退地现象。从目前来看,尽管退地风波只在少数城市发生,并没有引发全国性的退地潮,但它所传递的悲观信号,却足以在房地产界引起巨大的恐慌。业内专家认为,退地是楼市泡沫长期累积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开发商通过囤积土地搞投机牟取暴利这一惯用手段的终结。  相似文献   

2.
2006年,开发商“天价拿地”的消息频频见诸媒体。尤其是北京、天津、南京等大城市,楼面地价的标高被一再刷新。最近,在北京某地块的竞拍中,楼面地价竟然创下了12655元/平方米的天价。对这样动辄几个亿的拿地行为,就连开发商自己也惊呼,“又是天价!简直疯掉了!”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内一些城市出现了一股购物中心开发热,这些被冠以“购物广场”或“购物中心”名称的商业物业不仅在超市和百货店之外增加了许专卖店,而且加进来一些商品销售以外的业态,如餐饮、洗衣、美容、健身等服务业态,电影院、KTV、溜冰场等体验业态。一时间,这种店中设店的购物中心让许多开发商对商业地产赢利前景充满无限退想。  相似文献   

4.
济南地产是中国内地省会城市地产模式的标本之——师从广东,但又具强烈地方色彩。济南本地开发商把握着市场话语权,外地开发商几乎很难“染指”。不少进军济南的外地开发商和中介商都认定:“济南是一座城堡。”  相似文献   

5.
目前,消费者买房往往都会和开发商先签订《认购协议书》,在认购协议中,开发商一般要求购房人先付订金,而一旦事后消费者没有同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或者是开发商有违约、隐瞒未实际取得《房地产预售许可证》的情况发生,就这笔订金退与不退,往往会产生争议。为了避免利益受损失,消费者应该清楚法律有关“定金”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寸土寸金的中西部省区省会城市黄金地带,尽管开发商屡屡拉起“折扣”、“促销”大旗,但购房者持币观望的理性心态却让牟取暴利的开发商难以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州、深圳等地的地产开发商渐渐迈出“向二、三线城市”进军的步伐,定位于“珠江三角洲后花园”的清远无疑成为“北拓”的重要一站。作为三线城市的代表,年轻而充满魅力的清远如今正开始迎接因工业和旅游的兴旺而带来的地产开发潮。  相似文献   

8.
7月杭州楼市淡静的背后,却有“满城飞”的网上传闻:万科收购南都一事扑朔迷离,某公司资金链断了、某公司积极运作退地了……绿城要在香港上市的消息,让大家为这个浙江房产界的龙头松了口气。说房地产是类金融企业,恐怕并非虚言。笔者熟悉的一些开发商老板,一年到头最关心的除了找地就是找钱。偏偏央行这几年来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卡得最紧,让“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的房地产商资金链越绷越紧。眼下进入酷暑季节,本来就是楼市淡季,再加上遭遇二度调控,楼市观望气氛日趋浓厚。尽管杭州二季度卖出近9000套房子,但在透明售房网上显示的房源日供应量,却仍然高达19000多套,与去年同期的11000多套相比,竟然猛增近一倍。这些“库存”,大都是上市多有时日的“老房子”。房子动销不了,开发商的资金链如何不紧?  相似文献   

9.
“暴利、掠食者、纳税侏儒、没有社会责任感、只愿意为富人造房、要把穷人赶出城市”等等劣评,不一而足——中国的开发商为自己也为住房改革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开发商俨然已经成了恶俗的化身,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就在年前,一开发商甘愿成为靶心,放言“房地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的”,一时间惹得全社会口诛笔伐。  相似文献   

10.
当前许多楼盘在底层与基础之间都设计了所谓的“架空层”,楼盘竣工后这些架空层多被开发商改造成车库(车位)单独租售,因此出现了开发商将楼盘的住宅与架空层分别出售而“双重获利”的现象。在许多城市,住宅区内的车位能卖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元,巨大的经济利益使架空层产权归属问题尖锐地摆在开发商和小区业主之间,由此引发的诉讼纠纷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拆迁中,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及被拆迁人这两个更为明显的主角,开发商的角色往往会被忽略。这也是多数开发商愿意看到的情况,因为当中的纠纷有时候是难以说清的,万一搞不好开发商就会被扣上“拆迁幕后黑手”这一极不光彩的帽子。为此,理性拆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一、“潜伏”的欠缴税款 某市地方税务局在今年4月的税收预警信息核实检查中发现,A企业的出口退(免)税纳税信息存在异常。该企业是一家以生产纺织机械设备为主的出口企业,自2006年1月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以来,基本上每月都有“免、抵、退”税额。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25号)规定:  相似文献   

13.
注重住宅购买后行为评价塑造房地产企业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发生着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其中最为可贵的是开发商追求企业品牌化。一批畅销物业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售中”得到利润之后,继续全面提升“售后”的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4月份有消息传出,“商品房预售款专户管理办法”正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酝酿。银行界有关人士表示,继年初央行发布关于二手房交易款专户管理要求后,对开发商所收取的一手房预售款进行专户管理没有技术障碍,可操作性很大。在此监管框架之下,开发商难再“空手套白狼”。这是继“90/70”政策介入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环节后,宏观调控试图介入并影响房地产企业资金运作的微观领域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5.
金先生两年前买的商品房,每个居室的墙体都出现裂缝和渗漏,他向开发商提出退房,均被告之“不是质量问题”拒绝退房;每次大雨过后,物业公司总会几次三番“耐心”地上门维修。金先生对此苦不堪言:房子退不成,住进去等于住破房,真是花了冤枉钱。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买房最让人吃不透的就是房屋质量。商品房想实行“三包”,想的这么难吗?目前,中国消费者协会明文规定实行“三包”(包修、包退、包换)的商品有18种,遗憾的是,老百姓花钱最多的买房尚不在其列。而商品房也只有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经检测存在安全隐患,开发商…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篇《“进”的学问》,言之有理。由此联想到“退”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退”对某些产业、行业、企业来说,更为紧迫和重要,其“退”的学问更为新鲜和深奥。“退”是痛苦的,但又是迫不得已的。极为可喜的是,通过十五届四中全会文件的学习,工业系统、尤其是陷入困境的一些产业,已深感“退”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了“多退少进”,“国退民进”,理直气壮地退。为什么要“退”?因为传统产业布局面过宽过广,  相似文献   

17.
但无论是退地,还是股权合作,都业已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日后开发商拿地将更加谨慎,尤其是在报价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机不可失,在这场更近乎“巷战”的争夺中,开发商无论大小,拼的是内功,只有“用心”才是制胜的法宝,才能乘上这次广州市城市发展的尾班车。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关于“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有很多讨论,引起大家关心。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事实的认定,也就是中国这些年来究竞是不是发生了“国进民退”这么一回事。当然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以我比较关注的土地问题而言,国进民退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一、楼市新政对上海商品住房供应的影响 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这是近年来最为严厉的一次房地产宏观调控。在“利空”政策的冲击下,房地产开发商在新增商品住房的供应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