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养猪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 1 980年 ,全国生猪存栏 3亿头左右 ,猪肉约 1 0 0 0万吨 ,到 1 998年 ,生猪存栏达到 4亿头 ,出栏 4 .5亿头 ,猪肉产量达 340 0多万吨。经过 1 8年的发展 ,生猪存栏增加了 30 %,猪肉产量增加了 2倍多 ,解决了 1 0多亿人口吃肉的问题。我国的生猪存栏和猪肉产量分别占到世界总量的 5 0 %和 4 2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头号养猪大国。江西是全国重点养猪省之一 ,年出栏达 2 2 0 0多万头 ,有近 1 0 0 0万头调往广东 ,福建、上海等地。饲养数量和肉类产量在全国 1 0~ 1 2名之间。…  相似文献   

2.
近日,安徽省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省政府稳定生猪生产及市场价格专题会议精神,依据有关规定.迅速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响应机制,积极制订缓解牛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顶案,保护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努力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3.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近期将适时启动政府冻猪肉收储工作,稳定生猪市场价格,防止生猪养殖出现大面积亏损,损害养殖户利益。此次新预案与2009年发布的原预案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原预案主要是防止生猪价格出现过度下跌,新预案的最终调控目标是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即新预案不但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还要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4.
文章回顾了“八五”期间工程勘察及基础施工业的形势,从抓住机遇求发展,采取措施促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进程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统筹发展是破解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水平居于全国各省先进水平,但辽宁的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有限,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辽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对辽宁而言,实现"三化"同步统筹发展关键就是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力度,补齐现代农业发展这条短腿。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26号)精神,建立完善生猪市场价格调控机制。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有效维护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  相似文献   

7.
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及缓解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1999年上半年以来的养猪形势1999年上半年以来出现了对养猪行业的某些不利形势。这些不利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猪价下跌1999年上半年以来,出现了全国性的猪价下跌。据统计,1999年4月全国平均每公斤毛猪收购价格降至5.11元,分别比1998年和1997年同期的6.91元和8.52元下降26.15%和40.0%。这种情况,在一些生猪主产省份更为严重。例如:山东省每公斤毛猪收购价格降到4.09元,分别比1998年和1997年同期的6.11元和8.33元下降33.1%和48.4%;…  相似文献   

8.
生猪产业是上海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海郊区拥有规模化生猪养殖场200多家,年出栏生猪230多万头,占上海生猪市场供应量的25%左右。本市地产生猪对城市猪肉的安全、保障性供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对生猪生产和农民增收发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生猪价格的持续走低,已使郊区(生猪养殖户)经济损失达1.5亿多元。  相似文献   

9.
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在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状态。本文探讨了生猪价格周期的运行规律及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着重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化的经济学分析,同时也对缓解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猪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发挥信贷作用,支持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义不容辞.本文就如何支持生猪产业发展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红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聚焦如何实现红木产业的转型升级。从红木市场当前发展的主要问题出发,分为原材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得到2012-2017年得分为0.43、0.56、0.65、0.25、0.35、0.31,发现红木市场总体处于下降趋势,提出了建立以红木+为核心的投入-供给-需求循环共生模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外向型畜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加入WTO之后 ,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与挑战 ,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突出问题。中央提出要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 ,必须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畜牧业生产与消费趋势以及经贸形势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从而提出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的对策与措施。一、畜产品生产与消费状况(一 )世界畜产品产量、消费量的变化  80年代世界肉类经济的特点是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迅速增长。这是因为生产率显著提高和人们的饮食结构转向增加畜产品 ,与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中国家的这些趋势要有力得多。进入90…  相似文献   

13.
粮食生产发展核心长效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农民层面,对粮食生产发展核心长效机制及其实现途径进行探讨,提出构建农民增收机制是粮食生产发展的核心长效机制,而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促进规模增收。  相似文献   

14.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这些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的增大,资源的衰竭引发出一系列的经济、环境、生态和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况,并将其分为发展阶段、警戒阶段和危机阶段三个类别.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演化轨...  相似文献   

15.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系统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闯 《林业经济》2012,(1):39-47
从气候变化的概念界定、成因、影响以及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占据的重要地位入手,以系统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机理,指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各种林业活动存在着耦合与协同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复合系统,该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系统,存在着熵增的自发趋势。选择合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的管理模式,对系统进行内外部关系协调管理,增强负熵持续流入,抵消系统正熵产生,可使系统始终处于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不断进化。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林业碳增加、碳贮存和碳替代是主要的运行机制,这三种运行机制共同耦合成一个复合系统。准确把握三种运行机制的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不断对三种运行机制构成的复合系统输入负熵流,可以促使其走向耦合、协同共生,表现出协同进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浅谈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发三十年来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探索与推进历程;提出建立集团公司体制是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较为可行的经营模式;稳步推进地勘单位转企,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地勘单位改革的方式和目标;以地质勘查开发业为核心,实行多元产业经营是地勘单位产业调整的方向;以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的改革实施为例证,论证了建立集团公司体制是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玉米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本文重点研究了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玉米的生物习性与消费趋势、玉米产业布局与增产措施、玉米的加工转化增值、玉米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以及海外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于纪玉 《水利经济》2003,21(5):28-30
通过分析民营水利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指出民营水利的发展改变了长期困扰水利发展的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效益不高等问题,是水利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提出应从思想、管理、环境等方面清除制约民营水利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民营水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技术开发类型地质科研单位由单纯科研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化,科学事业费拨款实行差额预算管理,大部分资金需单位面向市场,走企业化管理的道路获得。在新的机制下资金不足问题,严重制约了其生存和发展。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技术开发型地质科研单位资金紧缺的原因,阐述了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技术开发型地质科研单位的特点探讨了寻求生存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0年发展与改革:政策评估和建议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农业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基层(县及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过去30年走过了商业化和"两下两上"坎坷而又艰难的改革历程.综观改革整个过程,农技推广体系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在深化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同时,明确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职能的财政足额支持原则,遵循改革和投入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