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水污染治理目标,对多瑙河与长江流域进行了多要素比较和可借鉴性评估。在总结多瑙河流域案例的基础上,对比了两者在污染水平、经济水平、政治体制、社会基础4个方面的异同;分别从介入与干预机制、监督与协调机制、公众参与机制3个方面,评价多瑙河流域管理经验对长江管理体制的可借鉴性。结果表明:在多瑙河流域众多的管理经验中,第三方介入和完善的监测-监督体系最值得长江流域借鉴。  相似文献   

2.
江河流域治理事关国家和地区发展,各国结合自己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形成了各异的开发治理经验。本文选取了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欧洲"莱茵河—多瑙河"流域作为研究案例,分析总结出3个流域地区开发治理的特征与经验,并从空间格局、流域规划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角度总结这些经验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治理泰晤士河污染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1998年11月应邀参加了在欧洲维也纳召开的国际水环境污染生物学监测及治理的学术会议。与会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近些年来全球水域生态环境变迁,生物综合监测评价,江河污染治理及研究前景等专题开展了学术研讨,同时还考察多瑙河、莱茵河、罗亚尔河等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亚马逊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实践,表明,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应遵循综合开发原则,加强流域开发中跨区域、跨国界的合作,加强流域开发的科学论证,还应设置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承担流域的整体管理职能,运用法律法规对流域进行有效管理。国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的流域管理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梁志建 《水利经济》2004,22(1):38-41
简述德国为执行欧盟水法关于在2004年底前欧盟区内的每一个流域都必须做水利经济分析的规定而在莱茵河中部流域所做的试点工作,介绍该试点的供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的成本补偿率等基本情况及经验,并且在该流域水利经济分析基础上结合南京市供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多瑙河流域国际水管理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瑙河流域国际水管理概况多瑙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河流之一,它发源于德国南部高原,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苏联,全长2850km。流域面积82万km~2,有支流300多条,流域内还有瑞士、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和波兰四个国家。多瑙河及其支流对欧洲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人类历史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多瑙河流域共有12个国家,是世界上拥有国家最多的河流,而且多瑙河兼有多国河流、界河和内河的性质,因此,它的水资源最优利用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的三阶段SBM-DEA模型对中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工业用水效率进行评价,并利用泰尔指数探究全国工业用水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人均水资源量对提升工业用水效率有积极作用,工业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表现为明显的负向抑制作用;修正后全国工业用水效率大幅提高且呈增长态势,区域工业用水效率由“东高中低”空间分布演化为“东高西低”,流域工业用水效率呈现为黄河流域效率大于长江流域的空间格局;低工业用水效率组省(区、市)数量最多,高工业用水效率组仅包括北京和天津;我国工业用水效率空间差异性有减小的趋势,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重点关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区、市)工业用水状况。  相似文献   

8.
张润杰 《水利经济》2011,29(2):55-57
依据水安全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对乌鲁木齐河流域水安全进行评价分析,将领域分为4个子系统、11个指标,以2008年为评估年,以2020年为参照年,依据乌鲁木齐地区现有的基本指标参数,应用已有评价方法对流域的水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是基本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皖江城市带经济差异与其自然地理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01~2006年的城市经济统计资料的对比,得出皖江城市带的流域经济特征:一是区段性,皖江段处在长江流域经济的低谷,巢湖"大湖经济"不突出;二是差异性,皖江城市带内部发展不平衡,存在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具有流域空间分异特征;从自然地理要素角度来看,断裂、地形地貌差异、洪灾差异、冲洪积平原面积差异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现代交通布局和航运的影响等是造成皖江城市带经济差异性的自然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一、自然与人文地理概况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为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人杰地灵、经济繁荣”区。流域除青海东部外,大部为温暖多雨、植物生长期长的典型亚热带气候。流域内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占20%,同时还有3.6亿亩宜林荒山荒地。森林植物种类丰富,达2,674属,14,600种,分别占全国的75.8%和50.34%。全流域拥有土地资源26.9亿亩,3.5亿人口,人均土地7.68亩,森林1.6亩,耕地1.06亩。全流域面积虽然只占全国的18.8%,农业总产值却占全国的34.9%,轻工业占43.48%(只为沪、苏、皖、赣、鄂、湘、川、黔、滇全部或部分),重工业占37.81%。长江流域水力资源开发方兴未艾,潜  相似文献   

11.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长江流域河长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锋  顾睿哲 《水利经济》2021,39(4):41-45
为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河长制的实施,提升长江流域水环境治理的效用水平,总结整体性理论框架,探究整体性理论与河长制的契合性,梳理长江流域河长制推行的概况,从整体性理论治理视角下分析长江流域推行河长制过程中出现的参与治理主体单一化、公共利益部门分割化、同一层级整合碎片化、治理信息碎片化的问题,并提出应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同层级整合机制、开发网络化政府信息管理系统推动长江流域河长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用7类21个指标对包浍河初步治理工程进行社会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包浍河初步治理工程的兴建对社会经济发展、扶贫、就业都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工程的实施中充分考虑了对移民和弱势群体的保护及当地群众对工程的参与,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励效杰 《水利经济》2011,29(4):41-44
宁波城市发展与水密切相关,三江六岸区域是宁波城市核心组成部分。系统梳理了宁波中心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宁波三江六岸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宁波三江六岸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定位、产业选择、空间布局和加快推进宁波三江六岸区域开发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鞠茂森 《水利经济》2020,38(3):51-54
在调研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河长制湖长制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研究了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存在的10个方面差距,并就河长如何在全面推行河长制中发挥领头雁作用提出了10个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兵  李国栋  王剑  张梅  李靖 《水利经济》2001,19(5):46-50
分析了汾河中游的河道现状和堤防工程现状,根据河道工程维护管理情况测算了汾河中游工程管理所需要的费用。并根据护管费征收的规模及范围,实地调查了中游的流转税情况及农村受益区的面积,通过比较进而确定了护管费的征收方案,使征收的护管费能逐步适用工程管理费用,从而使堤防管理能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沙河、漯河以西防洪工程体系防洪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沙河、漯河以西,由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和沙河、澧河、北汝河河道堤防以及泥河洼滞洪区共同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利用现有资料,依据《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和流量连续性原理,采取错时段叠加的方法,还原漯河控制断面洪峰流量。在该洪水计算成果和统计分析洪灾资料的基础上,以2008年为基准年,计算出漯河以西防洪工程体系1967-2008年累计防洪经济效益为727.43亿元(年均17.31亿元),分摊到昭平台水库为221.87亿元,白龟山水库为230.30亿元,泥河洼滞洪区为41.61亿元,河道堤防为233.65亿元。  相似文献   

17.
梁留栓 《水利经济》2001,19(2):10-12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在深化治黄改革,加快治黄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理清黄委经济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加快发展全河经济,增强治黄经济实力,这是大河上下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共同关心的重在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在加强治黄工作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黄委的经济,是进一步深化治黄改革的需要,是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和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稳定治黄队伍,促进治黄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对秦淮河入江段水体水质状况及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并结合水污染状况对秦淮河入江段主要污染物入江通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2007—2011年期间,秦淮新河入江段和外秦淮河入江段整体水质污染程度呈上升趋势,污染状况有所恶化;②2011年秦淮河入江总通量分别为氨氮5197.49 t/a、化学需氧量31770.52 t/a和总磷561.90 t/a;③对秦淮河入江通量贡献最大的主要支流是外秦淮河,其氨氮入江通量占总入江通量的93.7%,化学需氧量入江通量占总入江通量的97.7%;④秦淮河水体入江后势必会给秦淮河入江段上下游的饮用水源区的供水安全带来隐患,影响长江农业用水、渔业用水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部分区域水资源水质性短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松花江水质现状分析,指出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和综合性;提出要在点源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治理的同时,还要把农业面源污染提到日程,加强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张锐  桑盛国 《水利经济》2011,29(1):54-56
介绍了头屯河水库工程概况和现行的调度运行方式,分析了现行的调度运行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调整调度运行方式的建议:头屯河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后,排沙调度重点将由之前的恢复库容为主转向不增加新的淤积为主;可以考虑续建工业供水第二座蓄水池;加强排沙辅助方式,加大拦截上游推移质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