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对作者在1995年提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观点后,东亚自由贸易区21年后仍然没有建立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早已经具有基本经济条件,可以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自由贸易区取得了很多渐进性的进展,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但总体上还不是很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在这里提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学来给以解释。所谓的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学,指的是研究东亚自由贸易区地缘政治经济学,而地缘政治经济学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可以作为政治经济学的新的分支,也可以作为地缘经济学的一部分,或者包容地缘经济学。美国学派侧重于地缘政治学的冲突,笔者提出地缘经济学的中国或亚洲学派,强调地缘经济合作与竞争并存,但是应该以合作为重心,以互惠共赢为原则,尽量减少人为的不必要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中国、日本作为东亚的经济大国,应该在东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起推动作用,并通过加强与东亚各国的合作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东亚经济区域合作的进程中,中国首先与日本的合作,这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国、日本、东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10+3”的总体框架已基本确定,在已经基本成熟的东盟合作经验的引导下,东亚经济体内各个区域性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等。但是,中、日、韩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之日本经济仍未从低迷状态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导致日本对与有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合作仍犹疑不决。在对待与东盟的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仍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害冲突,东盟客观上成了中日关系的协调平台。今后,东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日、韩与东盟,特别是中日两国的进一步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影响巨大。要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就必须考虑美国的态度。美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扮演双重角色,即积极的因素和消极的因素。对于美国的积极因素,东亚各国可以加以引导,发挥其建设性作用;对于其消极因素,则必须同美国进行协调、合作甚至斗争,从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提出广义的东亚自由贸易区,所谓广义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就是指不仅局限在中国、东盟、日本、韩国的东盟10+3成员,而且包括在这之外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或地区的自由贸易区,注意这里由于这些成员中有些成员是推进广义的东亚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国,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却可能成为潜在的加入者,因此我们不局限上面这些成员,广义的东亚自由贸易区是可以去掉一些障碍国的所谓广义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孤岛的以东亚为重心,辐射整个亚洲甚至欧洲、非洲、美洲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世界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6.
东亚自由贸易区强势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万象出席第八届中国-东盟(10 1)首脑会议时,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中国与东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期待。而将于2010年正式建立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的突出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遗留给东亚诸国的经济课题之一是,在大竞争的时代里,如何继续保持曾为东亚经济发展带来过大红大紫辉煌的“东亚奇迹”时的经济增长势头,面对欧洲共同休(EU),北美经济共同体(NAFTA)的强大竞争和挑战时,东亚各国能拧成一股劲,以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东亚自由贸易区强势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风光旖旎的东亚地区,一个拥有20亿人口,经济规模达2.4万亿美元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即将浮出水面。将于2010年正式建立的“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的突出表现之一。如果今后日本和韩国也加入的话,这个包含13个亚洲国家(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区足可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鼎足而立,成为全球三大经济共同体之一,而中国将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房敏 《特区经济》2005,(11):292-293
近年来,全球化浪潮来势迅猛,与此同时,区域一体化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欧洲和北美已经走在前面,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东亚合作起步较晚,但也开始取得引人注目的进展,特别是经济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地区合作中的一个新亮点。中国地处东亚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东亚地区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加速发展,但拥有巨大合作潜力的中国和日本在探讨自由贸易协定方面却出现了相反的势头,日本不仅回避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东亚地区与中国展开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竞争,而且在中日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下继续制造矛盾。实际上,这些现象是日本实现政治军事大国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可以从日本外交政策中找到合乎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期东亚货币合作的路线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危机时期,东亚经济体面临包括全球经济复苏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全球新流动性形成迫使东亚新兴经济体不得不应对资本流入的风险,以及国际金融体系面临全面改革等一系列外部风险。与此同时,东亚经济体较低的投资本土倾向,外汇储备管理难题等自身的金融脆弱性,强化了外部金融风险的影响力度。本文在评估东亚货币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之上分析东亚现有区域合作机制的缺欠,提出东亚货币合作的未来路径。论文认为现阶段可行的步骤是,以储备库增资和机制多边化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区域流动性机制,并在中期建立区域货币基金;大力鼓励在区内贸易、投资和金融救助中使用本币,增加新的本币计价的区域债券发行;区域汇率政策协调可以设定为一个开放性的目标,在可行的范围内考虑联合行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出现了新双边主义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就是在双边FTA的 形式下扩大合作领域、加强地区交流。在此背景下,日本改变了其历来重视多边合作的做法, 转而重视双边合作。日本实行FTA战略,有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原因和长远的外交目标,必将对 东亚经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东盟-中国-日本的合作及东亚的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活力和信心遭到亚洲金融危机重创后,东盟在亚洲未来的地位,特别是它在东亚的作用就成了国际关系讨论中的热门话题.除了讨论东盟是否能恢复过去的经济活力之外,这些讨论关注更多的是,如果东盟能恢复过去的经济活力,它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继续扮演推动地区内和地区间合作的核心角色?如果不能,东盟的出路在何方?[1]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独立后在外交上一度冷落了东亚,但是,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的特殊地缘特征、恢复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以及为了彻底摆脱转轨危机和复兴经济等因素,决定了俄罗斯必须积极参与东亚多边合作机制。所以,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普京执政以后,俄罗斯积极推行多边务实的“外交新概念”和“新东方政策”,这使俄罗斯在东亚多边合作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俄罗斯参与东亚多边合作并不顺利,迄今为止,还受到来自俄罗斯内部和外部客观诸因素的掣肘。  相似文献   

16.
东亚经济一体化及东北亚经济合作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亚地区推进正式的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在增大.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日本一新加坡EPA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东盟+3"(即"10+3")体制,从多方面进行着经济一体化的活动,而且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届"东盟+3"首脑会议上,韩国的金大中总统建议把东亚自由贸易区作为长期目标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7.
马洪 《开放导报》2006,(1):59-60
2005年11月24日至25日,由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和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共同在中国南宁召开了第九届“东亚经济合作论坛”,来自中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的专家学者,就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机遇与挑战、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中国广西与东盟在东亚地区合作中的作用、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前景与影响等论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其研究成果将对东亚各国政府的决策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本刊将分两次发表其部分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各国(地区)纷纷调整对外经济政策,由单纯依赖多边合作转为双边、诸边与多边并重,使得FTA东亚地区发展迅猛。FTA的迅猛发展对东亚经济合作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而生的影响和变化,中国只有审时度势,做出正确而恰当的战略选择,才能确保自己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主动地位,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东亚经济多边合作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呈现怎样一个发展态势,这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东亚经济发展的任何变化,不仅对东亚各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入手,着重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特点、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作一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复杂性、艰难性,尤其是中国融入东亚的重要性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