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总被引:163,自引:0,他引:163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GIS技术平台,采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中国船舶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船舶产业沿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呈现"T"字形空间布局,沿海初步形成5大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其中,造船业和修船业以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上海、浙江为主,环渤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船舶制造业次之。娱乐船和运动船制造集中在广东和江苏两地,浙江和辽宁两地相关制造企业相对稀缺;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以山东和广东为主。(2)中国船舶工业以金属船舶制造和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为主,不同类型船舶产业布局,区位指向明显。集聚程度以海港湾为中心沿海路方向按照空间距离衰减,并且沿海路方向,船舶产业布局呈现先布局船舶制造(维修和检测)、船舶配套,再布局船舶管理、船舶生产性服务业(船舶研发、船舶金融和船舶交易等)等船舶产业。(3)未来中国船舶产业发展,需要深度融入全球船舶产业链和供应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同时,加快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国际间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国主要产能地区的产能分布和产量分布,以及汽车制造业细分行业(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在全国的产值比重图,来刻画当今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区域产业分布和产业布局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苏、重庆、湖北、山东、河北、广东、吉林、上海、湖南、浙江,北京、四川等省市,中国汽车工业发达地区集聚明显,主要集聚在吉林、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北、重庆、广东等地,并逐渐形成了以这些汽车工业发达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业不同行业区域集聚差异明显,整车制造业产业集聚性较高的地区是吉林、广东、湖北、重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广东;受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测度2004—2014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与5类细分行业集聚水平,采用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高技术制造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集聚中心从东部沿海向内陆方向移动,集聚范围不断扩展,集聚水平呈下降态势,但高技术制造业集聚水平始终高于制造业整体集聚水平;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主要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始终呈“沿海型”集聚分布;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集聚水平呈著提高;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集聚水平明显下降。最后,提出应从加强对高技术制造业转移与承接的引导、积极促进中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促进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催化了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演变趋势。利用行业集中度指标和空间基尼系数指标测算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根据测算结果,需要进一步诱导和推进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实现中国与东盟各国产业梯度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可凭借自身优势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入驻,并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沿海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要注意过度集聚和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5-2014年统计数据,使用利润和GDP加权的变异系数考察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和行业等发展规律与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而言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该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全国和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差距较大且符合倒“U”型规律,中西部地区差距较小且略有下降.广东和江苏两省的产业优势十分明显,四川省在中西部地区十分突出,青海、甘肃、宁夏和西藏四省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全国而言,航空航天业的空间差距最大,区域层面上空间分布差异最大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经济类型角度看,空间分布最不均衡的是港澳台企业,区域分布差异最大的是外资企业.要素密集度和市场需求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和加强高级生产要素供给等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企业微观数据,综合空间插值和指标测度的方法揭示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空间结构特征与演化趋势,并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计量回归实证检验了高技术制造业空间集中度和空间分离指数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仍过度集中在京津,但呈现去中心化趋势,且向分散的多中心结构演变,石家庄和沧州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幅明显;(2)过度的单中心集聚抑制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多中心结构可以弱化过度集中带来的集聚不经济。受交易成本和"面对面"接触需求的影响,紧凑的多中心结构更易通过产业联系和技术溢出将多中心整合为一体化的产业网络系统。在疏解北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环节和推进北京创新成果在津冀产业化的进程中,应考虑产业主中心或创新源头与产业承接地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现状、测度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秀蕊  乔娟 《技术经济》2009,28(5):41-46
本文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理集中度指数、产业集群结构效益指数、产业集群影响指数和集群专门化率4项指标,对我国葡萄酒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度和产业集群绩效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高,但呈下降趋势;葡萄酒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较2002年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葡萄酒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各产区葡萄酒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程度差异明显且呈弱化趋势。因此,应从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企业竞合关系和人才支撑体系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集聚趋势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广东经济的持续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优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集聚经济优势一直成为该地区吸引外商投资和国内配套产业跟进的重要动因。本文在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制造业结构调整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集中率指数等分析工具,详细研究了广东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集聚规模、地理集聚程度与变化动态以及空间分布水平与转移趋势,对不同类型行业的集聚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关结论对于当前制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含量高、 环境污染少的典型产业,在节能、 减排和提效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有效集聚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各省份高技术产业全行业集聚水平、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集聚水平和不同集聚模式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高技术产业全行业集聚与地区产业竞争力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从不同集聚程度来看,平均集聚水平较高的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与地区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倒U型关系,其他三大平均集聚水平较低的行业,集聚影响不明显;从不同集聚模式来看,相较于多样化集聚,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更能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但当专业化集聚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影响由促进转为抑制.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向高端转移,进而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代上海市人口和就业变化的空间格局和国际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宇 《经济地理》2004,24(6):806-811
文章将上海市划分为核心区、内圈、外圈三个部分,对其1990年代人口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与若干东南亚特大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与这些东南亚特大城市相类似,上海市1990年代人口和就业增长最快的是其内圈。但与上述东南亚特大城市不同的是,上海市就业结构的变化仍以核心区最为突出;核心区仍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研究还表明,1990年代上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和产业从核心区向外围的扩散。但与上述东南亚特大城市相比,这种扩散的空间范围有限,其郊区化和产业结构向高级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仍处于起始阶段。上述分析和对比对研究上海今后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的演变和空间规划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发展知识经济可以有效解决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文章探讨了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城市与现代经济的关系、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路径选择,提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空间结构是“升岛成陆”,即以各级有条件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主先行发展知识经济,然后带动其它地区,扩大发展知识经济的区域,从而最终像地球科学中的升岛成陆造地运动一样,实现全国发展知识经济。同时,要通过行政区划制度创新促进这一进程,要将一些大城市升格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3.
中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以安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五七 《技术经济》2010,29(8):33-37
在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沿海的传统产业出现了向中部加速迁移的趋势,安徽正面临着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根据相对产业梯度模型,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六省市为样本,对安徽承接沿海转移的目标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安徽在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传统行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显示了明显的承接优势。安徽要增强对产业转移的科技支撑,促进制度创新,改善产业承接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承接绩效。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德宁  侯伟丽  周立 《经济地理》2002,22(3):277-280
随着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阻碍生产素流动的控制壁垒和自然壁垒明显减少,产业空间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大在增强,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聚集共存的趋势,那些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形成有规律的集群,大城市中心区也将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总部以及银行,保险,管理咨询等生产才高度集中的地区,成为协调全国仍至全球生产的信息和服务中心,根据产业空间演变化的新趋势和我国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作者提出了我国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各个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相继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面临着同样两个关键问题,产业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通过分析临空产业的特征、讨论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提出产业选择的普适途径;通过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发展阶段,讨论分析方法,总结因地制宜的规划要点,为今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陈修颖  陆林 《经济地理》2004,24(3):326-329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在互补性、通达性及介入机会等三大要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长江经济带内,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区域发展阶段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是空间互补的前提,网络发展水平决定区域间的通达性,空间竞争与介入机会成正比。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的优化,首先要构建GCT机构模式以实现空间管理体制创新;其次要通过优化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通道,以实现空间结构要素优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经济地理的空间分析方法,以省区为基本区域单元,分析我国财富人群空间分布和空间流动特征。就财富人群空间分布而言,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分布空间扩大而集中度未减以及五地割据三大特征。就财富人群空间流动而言,江浙是最大的财富人群输出地,而北京、上海、广东成为三大财富人群吸纳地。通过财富人群与中国区域经济相关分析得知:财富人群空间分布与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基本相似。对比分析中国沿海三大经济圈,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是最大的财富人群吸纳地,长三角地区是最大的集聚地和输出地,珠三角地区财富人群外出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晓平 《经济地理》2008,28(6):897-903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和总量规模居世界前列,并已成为全球工业品消费市场的生产加工基地,但出口制成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优势仍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居民消费升级、城市化进程推进、国际产业转移等因素推动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并于近年来呈现显著的重型化特点。过去30年间,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集中体现在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国际分工、技术进步、资源环境约束、政策体制等因素是影响中国工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适时调整区域经济政策的成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国C2C电子商务的地理格局及其演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贤文  徐申萌 《经济地理》2011,(7):1064-1069,1106
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角度,从省域和市域两个空间层次对中国的C2C电子商务发展极其演化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C2C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由东部沿海到内陆地区梯度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空间集聚程度非常高,且对当地物流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C2C电子商务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达程度高度相关,社会经济观念的转变、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普及、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适当的地方产业集聚等都是促进C2C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