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合理生产力布局,对于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不仅能够扭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的态势,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严重不均衡的状况,而且能再次实现生产力布局大的空间转移,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使我国区域间形成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根据“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实行重点开发”的思路,国家确定了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采用“节点城市”和“轴线”的概念,可初步界定“二带一区”的范围包括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西藏的重点区域放在长江上游经济带)以及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3.
重庆直辖已近10年,直辖效应发挥作用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使重庆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使重庆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进一步打好“直辖牌”,更好地发挥直辖效应,力争早日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4.
为顺应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发展规律的要求,“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新模式现已正式在南宁、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福州、广州和黄埔海关之间全面推广。今后7省(市)区海关将进一步整合海关管理资源.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美效能,做到货物应转尽转,促进7省(市)区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是构建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的核心抓手,是贯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实践,对引领全省现代化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准多维度发展目标和多跨度区域定位,切实加强协同合作,把地理位置临近的“一群”城市真正变成有机联系的“城市群”。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使山西中部城市群在同步推进“两个转型”上取得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6.
通过深入分析了贵州生产力布局现状,重点研究了贵州省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功能优化,构建了全新的生产力空间布局的研究框架,提出了我省生产力战略布局思路,战略步骤、总体空间布局和战略重点,总体上全面解决了我省重大生产力的区域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7.
当涂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要解决经济发展、政策兼顾、文化教育统筹、城乡布局、区域差距等问题。当涂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省级中心村建设,加速"两线四区"规划建设和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路径有:健全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畅通人才引进通道,加大多方投入;扩大农民话语权,实现城乡居民待遇逐步趋同;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根据长期的认识和实践,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严谨的科学的概括。他在1992年2月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一新的概括揭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方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一)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9.
集群经济是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发展区域集群经济应当从生产力布局、资源整合、存量调整和做大做精做强核心企业及培育生长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区域集聚效应,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能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深度化、自由贸易区布局系统化,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应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目前尤其需要做好中国国内沿线关键节点城市的建设,通过国内沿线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顺利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