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环境的普及为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监控提供了新的方案,现行制度下各教育机构普遍存在财务危机。为解决这种财务危机,本文在分析现行教育机构经费使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环境的特点,从技术和业务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经费监控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2.
3.
政府外债运用不当,不仅难以发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增大地方政府偿债风险。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外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及时反映风险状况,准确查找风险成因并有效控制风险,确保政府外债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5.
左申俊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24,(5):22-24
预算绩效评价既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举措。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信力。本文阐述了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绩效管理理念不清晰、绩效指标不合理、预算绩效评价不规范、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足等,从绩效目标、绩效指标、预算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建立地方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从监管制度、监管的主体和客体、监管内容和监管运行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教育经费监管体系的构建要点;从明确权责划分、加强学校监管、建设监管平台和完善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小学教育经费监管体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期间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配套公共设施,政府融资需求增加。在地方政府现有融资模式面临一定约束的情况下,要满足这些融资需求,地方政府融资体系必将面临大的变革。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现状的分析,比较国外先进成熟的模式,旨在探索地方政府融资体制建设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分析经济转轨背景下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演变,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财政资源配置进行阐释,揭示地方政府融资缺乏规范性的深层次原因及经济转轨背景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融资的影响,并提出地方政府融资"变堵为疏""阳光化"融资的制度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和数量不断上升,具有间接融资数量多、还款期限相对集中、局部负债率高、风险外部性广泛等特征,主要的缺陷表现为信息披露不透明、真实委托人缺位、搭便车问题严重、财政依存度高等,究其原因,则是源自战略性政策的负担、财务高杠杆性、预算外的融资性质、中央政府的潜在救助等因素.因此,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长效机制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论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规范化陈功,徐益清分税制改革把中央与地方政府各自的收入项目和范围划分得非常清楚,各级地方政府再也不能无限量、无休止地向上伸手要钱,唯一的出路是眼睛向内,抓好地方经济的发展,突出解决好地方财源建设问题。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投入,只有投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下的政府会计情况,进而提出了改革政府会计的相关措施,旨在说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对防控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性,为加强债务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环境资源是公共物品,市场机制对于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无法自发地调节,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应提供保护环境的措施、政策和制度。而法律制定的条件和成本限制了政府选择的空间,扭曲了政府的理性行为,出现了成本高昂、效果很差的法律失效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经历了长期的沉寂之后,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券在2009年正式启动。虽然近期在二级市场上,地方政府债券遭到投资者的冷遇,但地方政府债券的持续发行有其理论与现实基础,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当构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长效运行机制。在短期内应尽快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在中长期应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真正的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一直被认为是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潜在风险。如何摸清政府举债规模和债务风险水平,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开展全国性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本文从政府审计人员的视角出发,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从债务资金举借和使用两个重要环节入手,剖析债务审计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方财政风险监控体系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财政风险监控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地方财政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财政风险监控的债务指标和综合指标的两层指标体系,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值L和地方财政风险综合值F两套监控标准.并通过对重庆市40个区县数据的计算结果,验证了L和F相关性,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