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浅议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属地化后的地勘单位进行企业化经营的适应范围,企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分析了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难点,并提出了向政府要政策、进行机制转变、进行运作方式的转变等项深化改革,促进地勘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2002年12月又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等多个规范,并规定:各单位应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2007年3月,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4.
高莉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21(8):40-42
当前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到位,缺乏规范性;②内部审计体制不完善,独立性不强;③内部审计人员层次不高,结构单一,影响内部审计质量;④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和定位不到位;⑤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不够.完善和加强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对策和建议: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发挥领导在内部审计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多元化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建立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完善、形同虚设将造成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树立现代化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证。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应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现行的地勘单位内部审计之主要作用是监督评价,因种种原因,其发展相对缓慢。为使之完善,文章提出明确地勘单位内部审计职能,健全完善其机构,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员,规范内审内容和范围,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等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地勘单位的发展经历过快速扩张、防御收缩和平稳发展三个阶段.各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而地勘单位盈利率低,资产流动性不强,现有经济资源有限,导致了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地勘单位应合理确定经营政策目标.加强预算管理.促进各项管理职能的协调发展,以控制和防范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地勘单位富余人员逐年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勘资金不足和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转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产人员年年变化,流动性大,转产资金不足;主管部门对转产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长远安排;转产工作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不高。文章认为,转产要考虑当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注意从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并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地勘单位资产经营与资产重组的现状与特点,并据此阐明了资产经营与资产重组的有效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视角下地勘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勘单位是计划经济形成的产物,当前的地勘单位仍处于转轨变型、事企分离的关键时刻,而作为企业管理重要核心内容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畅通运行的首先条件.应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地勘单位内部控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地勘单位现状的以内部控制管理程序、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活动内容与方法三维一体、相互融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促进我国地勘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实现目标以及方法措施的飞跃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吴铁平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4):40-41
造成地勘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制度不健全 ,以及会计人员素质问题。从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由于地勘单位性质独特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具有不确定性 ,会计核算复杂化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责任会计和财务会计合体运行等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解决的方法是 ,推进会计电算化、减少会计核算主体单元、健全统一的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经济发展,人才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机制创新工作应包括:①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②建立合理的人才选用机制;③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④建立科学的人才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14.
唐袆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2,15(7):46-48
文章认为 ,当前地勘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着职业生存风险、内审人员与内部关系风险、财务收支审计风险、基建项目预决算风险、干部任期经济责任风险、效益审计风险等。针对这些风险 ,文章提出了七项内审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谈如何加强地质勘查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洛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24(4)
地勘单位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改善公司治理能力,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应结合内部控制基本原理,针对地勘单位事企混合体制下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发展战略、全面预算、资金调控、控股公司控制、三重一大事项、投资和担保等关键部位,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地勘经济是独立的行业经济 ,目前地勘行业面临着与市场经济接轨、属地化管理、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制运行的现实。因此 ,修订地勘单位会计制度工作必然要列入议事日程。文章分析了地勘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现状 ,对地勘单位会计制度的去向进行了思考 ,提出了修订地勘会计制度的四点建议。主张尽快出台并实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地质勘查会计制度 ,规范地勘会计行为 相似文献
17.
李一虹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9):44-45
属地化后的地勘单位 ,在企业化经营过程中 ,潜亏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分别从会计核算法规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地勘单位法人及其二级实体代表、会计人员等方面 ,对地勘单位潜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从风险防范、会计核算等方面分析指出了地勘单位潜亏的八种主要表现形式。对潜亏的防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程抱银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3,16(1):43-44
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是正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地勘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文在分析、探讨目前地勘企业经营战略选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地勘企业经营战略选择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企业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相似文献
19.
刘加法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9):38-40
文章分析了安全成本与企业安全度的关系后 ,结合地勘单位在安全成本中存在着安全成本投入不足 ,职工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发放不当 ,安全事故损失性赔偿过低、处罚过轻以及安措经费提取不足等问题 ,提出判断安全成本控制成效的三条标准和三项原则 ,指出用发展的理念和创新精神构建地勘单位安全成本控制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孟琪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9(1):35-37
地勘单位所属的二级单位是地勘队伍的微观经济之基础所在,其中主导产业地质勘查和支柱产业勘察施工的管理模式选择对推进地勘队伍企业化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生产关系对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出发,对地勘队伍现行微观管理模式进行了剖析,提出模拟分公司和新型项目部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地勘队伍微观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并结合辽宁省地勘局近年来的实践,介绍了这种管理模式的基本做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