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俊  陈国飞 《技术经济》2020,39(9):61-72
互联网打破了制造业发展的时空约束,优化了要素配置,促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互联网+制造”对其发展质量的影响。在以研发投入、新产品销售比重以及销售利润率等三个维度表示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实证检验中,研究发现:互联网促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通过改善制造业资本要素配置效率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与制造业“生产、销售、研发”等各环节融合均有助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互联网+研发”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最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推动“互联网+制造”、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媛 《经济师》2023,(5):111-113
“双碳”目标是新时期乃至今后长期低碳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的契合进程,以实现“双碳”为目标,以人民健康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政策体系为支撑,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新型方式,优化绿色金融资金的投资结构,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路径。文章结合钻石模型分析得出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结构、绿色主体合作意识以及碳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缺陷,为实现低碳目标促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应当制定统一的绿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应对外部环境风险能力。强化生产要素投入,加大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完善碳市场监管机制,构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国股票市场碳交易板块下的10只样本股票,以每只股票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这三年间的月度平均收盘价为基础,以每只股票的基期总股本为权重,并令股价指数的基期点数为100点,构建了简单的碳交易股价指数。通过分析比较“双碳”目标提出前后股价指数的变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政策目标导向对股价指数的影响,为各类证券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依据。最后,从政府、金融部门机构和投资者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即我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相互协调配合,加大各地区低碳环保政策的推行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需进一步提升绿色创新服务能力;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理性看待碳交易板块市场的涨跌。  相似文献   

4.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我国商品市场已经充分实现市场化,但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要素扭曲配置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够高,经济增长模式过度依赖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这一现状已不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我国要素市场既存在不同要素种类在同一经济主体中的扭曲配置,也存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扭曲配置。对此,政府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作用更加凸显,即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急需破除,应对外部冲击和市场失灵也需要政府精准施策。归根结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边界。  相似文献   

5.
化工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其发展与经济社会和国防工业建设密切相关。在“双碳”目标下,化工产业碳减排压力大,要重构石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以拓宽其广度与深度。铜陵市化工产业发展形势严峻但仍存在机遇,要积极应对挑战,解决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抉择、目标定位、路径选择等关键问题,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进行产业布局。文章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对化工产业的影响,剖析铜陵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铜陵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5—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产业融合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应及通过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不管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还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产业融合均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显著;第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通过协同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中介效应明显弱于直接效应;第三,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效应均弱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效应,中介效应表现尤其明显。根据实证分析结论并结合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鼓励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破除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机制约束、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融合的支撑作用等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并进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于2020年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也将催生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的作用有待更进一步发挥。从绿色金融的概念出发,并通过进一步阐述绿色金融的国际进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三阶段的特点分析,明确当前《巴黎协定》已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全球宏观大背景下,立足“双碳”目标对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与新兴发展力量的影响,结合对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及市场定价方面的主要功能的分析,从政策、市场、生态融合发展等角度分析了要实现“双碳”目标,将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后,深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空间及深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政策、市场、配套建设、国际合作等角度对未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以绿色金融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按...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制造业,面临国内发展条件与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叠加影响,突破口在于准确把握创新投入、本地市场效应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差异化影响与作用机制。文章选取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分析方法加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创新投入方面,研发强度与人力资本效应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人力资本效应可以强化研发强度的促进作用,但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本地市场效应在规模与结构维度都显著正向促进制造业发展质量提升,但结构失衡弱化规模效应的正向影响。因此,应根据发展阶段特征、区域异质性制定差异化指导政策。  相似文献   

9.
李华胤  王燕 《现代经济探讨》2023,(5):119-126+132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而推进秸秆生态化处理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农民生态责任意识淡薄,甚至成为农业“排碳者”。多元主体合作是“双碳”治理的最优选择。以往研究多关注乡村生态合作治理的制度设计和对策优化,基于“双碳”视角可以发现“秸秆悖论”的治理密码。碳责任是一套结构复杂的责任体系,是生产者和治理者的共同责任。碳责任归因、多元主体协商、责任份额调适、多维责任交互是达成合作的内在机制。在责任范围交互、责任量度匹配、激励性三个维度作用下,以责任内容为驱动力,可以生成层级“共责立方体”的模型。基于责任视角下的合作治理逻辑为基层政府组织农民有效参与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随着我国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如何科学合理地衡量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评价问题。论文通过运用BSC与SCOR模型确定“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采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利用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5家上市制造企业2020年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这5家制造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均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绩效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依次递减,多数省份是由于技术效率未得到改善而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三大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并不同步,产业结构整体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并不理想;三大流域分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也因地区差异而存在不同,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分别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珠江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促进作用。为实现三大流域“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促进技术效率增长,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因地制宜推动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平  郭青华 《当代财经》2023,(11):28-40
“双碳”目标下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而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减轻财政压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财政资金来源。基于2018—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空间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显著地降低了碳排放水平,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制度中,发行规模越大和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越多,则越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平均利率和项目收益率越高,则越不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来降低碳排放水平。因此,需要实施属地和区域联动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明确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分担比例;基于地理、经济和碳排放等空间差异,发行不同类型的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结合碳减排目标和现状,优化绿色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与偿还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绿色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各环节的专业审核、监督与披露。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推进“双碳”工作中普遍面临如何从规划设计阶段向落地执行阶段过渡的问题。以城市“双碳”发展综合指数引领城市“双碳”发展,是加快推进城市“双碳”进程的重要手段和切入点。盘锦绿色发展创新中心作为首批探索实践者先行先试,构建了以盘锦命名的城市“双碳”发展综合指数体系,为掌握城市“双碳”发展综合状况、辅助城市开展“双碳”监管决策提供参考借鉴。应用实践表明,盘锦指数(Panjin Index,PJI)能够在支撑城市“双碳”目标可达成、“双碳”工作可操作、“双碳”管理可复制等方面体现较好的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2000-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样本分为两个研究期,运用逐步回归法在全国和区域层面上对比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的时间差异.结果 表明: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但在全国及区域层面上这一促进作用均具有下降趋势,且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城...  相似文献   

15.
激励低碳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结构逐步朝着低碳化方向转型的关键手段,也是我国未来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但是,现阶段我国“双碳”目标下低碳转型还存在现实难点与困境:低碳技术创新中权责定位分工存在错位,低碳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低碳技术创新在宣传推广中普及率不高,低碳技术创新领域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缺失。低碳技术系统性革新需要从分散式创新转向制度集成创新。吸收借鉴国外激励低碳技术创新的先进经验,中国未来激励低碳技术创新要逐步从政府支持转向市场诱致。构建全套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体系,创新低碳技术革新中地方特别立法授权模式,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中财政与税收双重激励手段,搭建三位一体的低碳技术创新协同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A股上市平台企业2010—2020年数据,采用爬虫文本分析技术测度企业与供应链成员的减排合作水平,实证检验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开展供应链减排合作能够对平台企业价值创造产生促进作用;当企业所在地区是低碳试点城市时,这种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此外,供应链减排合作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增加绿色研发投入带来价值提升,进而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供应链减排合作带来的效益可以沿供应链溢出到平台企业的主要供应商和客户,促进多方价值创造,实现平台企业价值引领与繁荣经济。为引导平台企业实现供应链低碳转型,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应完善平台企业供应链减排合作内外部制度环境;积极推进碳信息披露改革,将供应链减排合作纳入ESG披露体系;促进平台企业加大绿色研发投入,带动地区及周边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提出的“双碳”目标承诺,通过研究山西省“十三五”以来能源消费情况,分析了山西省节能中存在的问题,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社会节能提质增效、健全节能管理体制和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探讨山西节能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赋能机制,然后分析数字经济通过中介变量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间接传导机制;其次,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赋能效应显著,还能够通过人力资本、产业升级、创新能力的传导效应间接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最强,依次为人力资本、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区,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更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应重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还应该关注其间接赋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和制造业大国,我国碳减排行动备受全球关注。“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发展,对税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文章以“双碳”目标为背景,界定碳减排税收体系的内涵,从生态、结构、产业、技术等维度阐释碳减排税收体系助力“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当前,碳减排税收存在相关优惠政策零散、税种协同性不足、覆盖面较窄且形式单一、缺少抑制碳减排专门税种、税制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以“单一税种”向“税收体系”转型为目标,通过修订和完善碳减排相关税种、改善碎片化税收优惠、借鉴国际经验设立碳减排专门税种、健全碳减排税收征管体系等举措,推进我国碳减排税收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4—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及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均对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有显著积极作用。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创新人员流动和创新资本流动通过提升创新能力间接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政府创新偏好在创新资本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以及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高级化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创新人员流动与制造业合理化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两类创新要素流动推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政府创新偏好的调节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结论对引导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