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区域物流与绿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二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8年云南省区域物流系统与绿色旅游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区域物流子系统与绿色旅游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总体为区域物流发展滞后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系统存在显著的耦合互动效应,二者的耦合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衡逐渐过渡到中级协调;近年来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速度逐渐变缓,主要是受物流从业人数、邮政营业网点数、生活垃圾清运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源加工转化率等短板因素影响。云南省应努力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完善旅游区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旅游区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新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我国各省份低碳物流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使其顺应新时代我国碳减排政策及实现“双碳”目标要求发展,围绕低碳物流和区域经济两个系统的6个准则层21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析云南省低碳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并分析影响双方协调发展的因素。研究表明,云南省的耦合协调度呈明显的上升态势,2020年较2011年年均增长33.58%,目前两个系统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制约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是物流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潜力两个模块的各项指标。依据研究结果,可采取推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经济发展环境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等措施,实现地区低碳物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探析建筑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机理的理论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建筑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使用我国2008年省级层面数据,对建筑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区建筑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度最低的西藏自治区也达到0.9139;为了避免耦合度指标存在的缺陷而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指标则证实,我国各省区建筑业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可分为良好协调、中级协调、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四种类型,且大部分省区处于初级协调或勉强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4.
针对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立以新发展理念的五个维度为子系统的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看作是五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后的结果,测度了2010—2020年长三角27座中心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研究发现,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趋于波动上升,但内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具有显著差距。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长三角乃至我国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实证支撑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更加快速.但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差距也有逐步加大的趋势,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单一方面,而且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视角,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中东西部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形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缩短区域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综合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8年全国31个省(市)的相关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及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发展进程.文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优于技术创新发展水平.从耦合度来看,区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度水平呈逐年波动上升态势且...  相似文献   

7.
8.
在分析“三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探索1996-2010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差异,并检验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三化”耦合协调度差异不明显,仍处于初级协调状态,而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中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各地区变异系数变化不大,且存在收敛之势.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R&D经费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而农村金融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省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上已初步实现良好协调发展,但与优质协调发展仍有差距。同时,各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且中西部省市差异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剖析良好发展实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贯彻全面发展理念,是当前促进科技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2013—2022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综合表现、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障碍度的评估分析发现,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共促共生,但发展变化的幅度与走向并不总是保持一致,发展品质是制约二者耦合协调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建议通过高等教育提质和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产学研用对接,夯实高等教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助力两者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集群式创新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的耦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企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相互影响,使该区域形成一种集群式的自组织力和自生成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协调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使之良性互动,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度是体现两个子系统间及两个系统内各种要素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构成要素,并在构成要素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度的评价模型,以便于对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2—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引入耦合理论,分析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其中,R&D活动和数字产业化程度对两者影响显著;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从低耦合阶段逐步进入磨合阶段或者高耦合阶段,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整体上东南地区优于西北地区。针对耦合现状,提出当前仍需不断优化要素配置、调整政策侧重点、加强区域协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云南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从经济发展能力、协调发展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环境治理能力和对外开放能力5个维度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关系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7-2017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省际间绝对差异呈逐年扩大态势。(2)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差异,科技支撑能力和对外开放能力贡献率较为突出,经济发展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虽增长速度较快,但仍是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另外,沿海省份在五大维度中的优势与不足各不相同。(3)中国海洋经济总体耦合协调度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呈现出“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3个阶段,但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较大,与“优质协调”等级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6.
自2009年国务院提出将在202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国家战略目标的11年来,上海这两个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二者发展的关系备受关注,为了总结两个中心的发展成果和协调发展情况,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处理,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2004-2017年两大国际中心的协调发展度和关联...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也为保险业区域发展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本文将协同论与保险理论相结合构建综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2005—2010年我国保险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多数年份我国各个省市的保险经济协调度仍然处于低度失调状态,只有部分省市在2007年步入中度协调;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的保险经济协调度弱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3—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EWM-AHP组合赋权法、加权综合评价指数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3—2019年我国及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从东向西依次递减趋势,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且空间集聚态势显著。(2)2013—2019年我国及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稳定上升变化趋势,耦合协调关系趋好,但整体上耦合协调度偏低,协调发展水平东高西低,发展趋势东强西弱。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协调发展,应立足地区农业发展本底条件,制定差异化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强化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静态协调度模型和动态协调度模型,对湖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值逐年上升,但两者并不同步,呈现明显的“剪刀型”;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动态协调并不总是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而静态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型走势.为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认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要注重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全国31个省区1993—2011年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面板数据,借鉴物理学领域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GIS分析对全国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演变格局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发展上升态势且发展态势趋同,二者阶段之间及内部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入境旅游流发展水平阶段增长率较区域经济阶段增长率快,且阶段发展水平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强;区域经济阶段标准差极化态势较弱。(2)各省区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较为一致,耦合协调度阶段增长率均在20%以上,阶段标准差演变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增速在减小。(3)各省区耦合协调度格局实现了由严重失调至初级协调区间的跨越,总体向协调趋势继续演变,但阶段内部二者协调度类型又有所交叉。(4)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区域政策等因素是造成区域耦合协调度格局及其差异的主要因素,但在不同阶段,上述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丰富旅游流研究内容,明确各区域耦合协调度阶段发展特征及其差异性,耦合协调度格局层次性及演变趋势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