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储备规模的科学合理性有待完善。粮食储备规模应与粮食生产保持反比例关系,即“丰增歉减”,从而解决“卖粮难”问题。而事实并非如此:当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地方政府往往不愿意增加粮食储备,因为增加粮食储备就意味着增加地方财政的负担。而当粮食歉产、粮价上涨甚至于危及粮食安全时,地方政府又不得不增加储备,甚至为了完成储备计划对储备价格不加限制,使得储备粮食不断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进,这样粮食储备不仅没有起到调节供求关系、稳定粮食市场的作用,反而对粮食价格的不断上涨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粮食供给严重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土地资源紧张,粮食严重依赖进口。随着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贸易限制的增多,继续依赖进口面临危险,因此,农业“走出去”发展不失为一种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基础雄厚,不少企业利用粮食种子丰富、技术先进等优势,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探索。  相似文献   

3.
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占我国CPI权重的32.79%。随着我国粮食进口的快速增长,粮食进口对CPI的影响显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粮食进口直接影响CPI指数;粮食进口通过产业链条影响下游企业成本进而影响CPI;粮食进口通过示范、替代和心理预期对CPI产生影响;外资通过粮食进口控制重要粮食品种进而影响CPI。粮价为百价之基,因此,必须优化我国粮食进口格局,努力避免外资对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的控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轻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CPI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证券导刊》2011,(7):49
编者按在当前国际粮价连创新高的背景下,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成为了我国农业政策的重心。我国农业资源匮乏,推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我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常态下,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财政政策体系。文章对浙江省不同时期财政支农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结合财政支农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政策环境变化对财政支农工作带来的新要求,给出了浙江省绿色生态导向财政支农政策改革的具体原则和目标,提出(1)需构建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财政支持体系。包括构建绿色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统筹整合;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探索政府购买服务。(2)从供给侧发力,促进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包括支持绿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主要生态系统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农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的支持政策;(3)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三农"事业发展的投入。最后,为有效达成财政支农目标,并对绿色生态导向的农业财政政策进行客观评价,文章给出了一套完善的改革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国际粮价连创新高的背景下,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成为了我国农业政策的重心。我国农业资源匮乏,推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我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唯一出路。正值春耕农忙时节,随着农业政策的密集出台,农业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国际粮价连创新高的背景下,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成为了我国农业政策的重心。我国农业资源匮乏,推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我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唯一出路。正值春耕农忙时节,随着农业政策的密集出台,农业板块有望迎来额一轮上涨行情。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保险业秉持保险为民理念,扎实推进农业保险支持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生产。传统农业保险存在保障程度低、理赔难、理赔纠纷多、经营风险大等问题,难以全面覆盖农户收入损失,无法有效补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保险公司探索创新产品模式,引入期货工具对冲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引入气象指数工具优化产量计量方式,充分实现完全收入保障,大幅提高测产、  相似文献   

10.
齐贵权 《中国金融》2020,(12):80-81
<正>近年来,受国家政策调整、市场供求状况和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油价格波动较大。粮食连年丰收,但粮油价格并非完全体现"量增价落"的特点。实证分析表明影响粮食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国际粮价变动、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粮食产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等。因此稳定粮价应多方着手,合力解决。本文以黑龙江为例进行分析。黑龙江省粮食价格走势变化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鉴于农业的弱质性,财政支持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河南省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但增长率波动缺乏稳定性,农业产出的增速也呈现波动趋势,财政支农政策对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为发现财政支农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河南省地级市的数据进行异质性分析。结合河南省实际,应健全财政支农法规、财政支农有法可依,合理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扩大财政支农规模,大力扶持地方农业特色产业、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明确各级部门监管责任、提高财政监管力度,提高支农资金利用效率、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政策,确保河南省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政府支农投入对粮食生产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政府财政支农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978~2008年间粮食生产和政府支农投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支农支出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正向效应最为显著,然而,扶贫资金具有负向效应,存在以粮食产量为导向的短期化倾向。为此,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加强农业基本建设以及农业支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政府财政支农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978~2008年间粮食生产和政府支农投入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支农支出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正向效应最为显著,然而,扶贫资金具有负向效应,存在以粮食产量为导向的短期化倾向。为此,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加强农业基本建设以及农业支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种子是关系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利益的重要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产、增效和改善品质及保障食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因此,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都把加强种子科技创新,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同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生物燃料发展,全球粮食消费增加。国际市场粮源偏紧,粮价波动变化加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市场供给、让百姓都能吃上安全和充足的食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稳定的永恒的主题。根据群众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而制定的“农业八字宪法”。“水、土、肥、种、密、保、工、管”,其中的“种”就是指培育、繁殖和推广良种。”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加快种子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常年农业用种量在130亿公斤左右.巨大的种子需求量使得我国种子市场成为国内、国际种业竞争的主战场。尤其是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提高了准入“门槛”。深化了种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剥去了种子企业拥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保护罩”,那些靠行政管理职能开展经营的企业失去“保护罩”后,不是被并购,就是难以经营下去而自行解体,形成了种子企业重新洗牌格局。而后那些有较强实力的种子企业按照《种子法》的要求。重新获得许可。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国内种业又面临着国外种业集团的挑  相似文献   

15.
汤如武 《广东财政》2001,(11):31-3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的配置作用,政府主要职能是对“市场失灵”进行“补位”,即政府主要是制定“市场游戏规则”和提供“公共产品”。财政的职能就是保障政府履行其职能所必需的资金支出。财政支农职能就是制定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游戏规划”和根据供给的可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政府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能源、基础原材料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依存度较高,因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进口渠道向国内传导,对我国国内的物价水平造成较大冲击。本文在使用Bai-Perron方法检测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两个结构性断点的基础上,采用变系数VAR模型(TVP-VAR)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导是否存在差异。采用SVAR模型研究了大宗商品价格向国内物价传导的结构性特征。结果表明:CPI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脉冲响应存在阶段性差异,PPI的脉冲响应趋势基本一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弱化大宗商品价格向CPI的传导;大宗商品价格和其他宏观冲击对物价变化的相对重要性在金融危机前后出现明显转变。据此,本文建议提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建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预警监测机制,增强大宗商品供给能力和定价权,发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粮食自给率的逐年走低,粮食安全问题常常被提及。粮食的供求平衡不仅与农产品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稳定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起着维护这回稳定的作用。而粮食种植面积是是影响粮食供给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对粮食种植面积的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叶青 《时代金融》2008,(12):176-178
近年来全球市场跌宕,粮价飞涨,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是95%,而温州的粮食自给率仅有40%,"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迄今国外粮价飞涨还未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明显的冲击。但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正在逼近中国,一旦中国粮食因自然灾害而减少,庞大的需求将把国际粮价推高到难以想像的地步。本文谨就国际粮价上涨对温州产生的影响作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农民增收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财政支农、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后财政支农的增收效应有所增强,农业贷款的增收效应则无显著变化;三是财政支农与农业保险的协同作用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财政支农与涉农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四是财政支农有助于撬动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民增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需要优化财政金融安排,形成财政金融支农有效协同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别是保障粮食的基本供给,是财政支农工作的长期任务。当前,粮食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我国粮食生产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从财政政策和财政工作的角度上,研究如何促进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