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是用社会科学方式诠释中国文化最经典的概念之一,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也呈现出一些局限.本文从丧服制度的角度指出,差序格局概念的解释力,主要在于它很好地把握了"亲亲"原则,但却无法解释"尊尊"原则;而费孝通先生所谓的"自我主义"其实是"利己主义",无法展现丧服图中"己身"的意义.通过对丧服体制的研究,我们应该可以进入对中国文化结构更立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关于中西文化对比的论述进行了评价,肯定了费孝通“差序格局”概念对于中国社会研究、人类学研究以及中西文化比较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修正了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对比,提出随着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在广泛而极大地增长,新的差序格局已演变为包括邻里、朋友与家庭之间的信任以及对公共利益的追求,同时也扩展成为进行生意往来和形成政治联盟的方式。作者继而提出以社会自我主义为结构特点的乡土中国在转型期间如何确立平等的权利观念,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对于个体主义的要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大背景下,充分继承马克·格兰诺维特"弱连带"理论和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的基础上,将弱关系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差序格局"理论相比照,分析中国大学生无论在职业选择还是就业倾向上都受家庭社会关系网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量的多少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分析社会资本(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差序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胡宜 《开放时代》2011,(7):151-158
如何有效地理解和解释中国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萧楼的《夏村社会》以江南夏村为研究对象,将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差序格局”和晚年思考的“场”联系起来,全景式地叙述了村庄的历史、经济、政治、宗教和象征体系,并发展出“差序场”的概念,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认识,也在人类学中国研究方面,为我们展示出一种槛外薪传的学术承接与对话的范例,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无主体熟人社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重庆 《开放时代》2002,(1):121-122
半个世纪前,费孝通先生曾给人们生动地描绘过一幅以乡土为底色的中国乡村社会图景——以家族为单位构筑的差序格局,维系着和谐的礼治秩序。费先生说:“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且不说这部“光荣的历史”现在是否飞上了  相似文献   

6.
“差序格局”是一个尚未精确界定的触发式概念,留下来很多疑问有待澄清。其中三个疑问特别值得关注:第一,“差序”除了包含入与人之间横向的亲疏差别,是否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纵向的等级差别?第二,“差序格局”和社会网络理论中的“自我中心网络”概念有何异同?第三,中国人的行为是否可用“自我主义”来概括?本文在评述相关研究之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费孝通关于“差序格局”的原始文本里存在着“名实分离”的矛盾,从而导致了“是否包含等级制”的种种争论;“差序格局”和“自我中心网络”的一个核心区别是“圈层性”,将中国入行为概括为“自我主义”会面临很多理论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传统中国人行为的领域中,费孝通所提出的“差序格局”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伦理本位”大概是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理论,它们之间既存在一些共通之处,也有一些深刻的分歧。其中最突出的分歧在于对中国人行为取向的判断,费孝通认为中国人是自私的,其行为可概括为“自我主义”;梁漱溟认为中国人不自私,而是“互以对方为重”。本文认为这一分歧的理论背景是20世纪上半叶的“民族性”大讨论,作为这一讨论的典型代表,“自我主义”和“互以对方为重”各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得失之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了身份异质性对社会信任影响机制的非合作博弈模型,采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于民族和宗教的身份异质性并不影响社会信任,基于收入差距的身份异质性对社会信任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收入差距的身份异质性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有赖于个体对其当前身份的认同;基于差序格局的身份异质性使社会信任呈现出以个体为中心的嵌套式的"同心圆"结构。  相似文献   

9.
新锐独白     
沈毅 《开放时代》2007,(4):87-87
“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对认识中国社会是卓为有效的,这两篇论文就“差序格局”所探讨的问题,起始于我在《中国社会心理评论》(第二辑)对黄光国先生“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的评论。《“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一文是对这篇评论基本观点的系统改写,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日常照料是老年人养老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对老年人日常照料角色介入的差序格局进行研究。从宏观上看,传统的差序格局仍然存在,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差序格局随之变化,且由于家庭养老人力资源的急剧下降,这种格局存在进一步被打破的趋势。可以预见,处于差序格局最边缘的社会圈层将成为未来老年人照料的重要力量。对老年人日常照料差序格局的城乡化差异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应用性较强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对社会学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并形成了不少理论模式。国外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模式主要有:网络结构论、嵌入性理论、社会资源论等;国内也有边燕杰的强关系力量论和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等。文章就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作一小结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下的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改革进入到农村社会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后,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解构的速度加快。近几十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农村,更是加速着这一解构过程。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察农村从乡土中国的差序社会结构格局向现代社会团体社会结构格局的转变过程。并对未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格局的发展做出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并将长期存在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本文将差异性称之为差序格局,在分析城乡一体化差序格局具体表现、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速城乡协调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等弱化差序格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伟  苏杭 《科技进步与对策》1984,37(21):136-143
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差序氛围,深刻影响着个体心理与行为机制。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框架,从社会信息加工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差序氛围感知影响创新行为的双重中介模型,包括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代表的认知路径和以情感承诺为代表的情感路径,探究特质性调节定向在认知和情感路径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273份员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差序氛围感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情感承诺在差序氛围感知与创新行为间起双重中介作用;特质性调节定向增强了差序氛围感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情感承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伟  苏杭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21):136-143
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差序氛围,深刻影响着个体心理与行为机制。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框架,从社会信息加工和社会交换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差序氛围感知影响创新行为的双重中介模型,包括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代表的认知路径和以情感承诺为代表的情感路径,探究特质性调节定向在认知和情感路径间的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273份员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差序氛围感知对创新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情感承诺在差序氛围感知与创新行为间起双重中介作用;特质性调节定向增强了差序氛围感知和创新自我效能感、情感承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闻翔 《开放时代》2013,(1):211-222
《昆厂劳工》是魁阁时期费孝通指导史国衡完成的一部工厂民族志。本文试图以费孝通对《昆厂劳工》的讨论为入手点,考察费孝通在20世纪40年代对于劳工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劳工问题在其关于中国现代转型与结构变迁的整体思考脉络中的位置。本文认为,“乡土中国”遭遇“机器时代”,构成了费孝通理解劳工问题的核心线索:在费孝通那里,劳工问题的重要性,是在“乡土中国”中旧有的农工互补的经济和伦理格局瓦解的背景下凸显出来的,而劳工问题所带来的最重要的理论挑战,则在于如何在“机器时代”的工厂组织中重建社会团结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组织情境中的差序氛围会对员工知识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归因理论,采用Boostrap、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两个时点的699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中国文化情境下员工差序氛围感知与知识破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存在的被调节的双重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差序氛围感知与知识破坏负相关;内部人身份认知、职场妒忌分别在差序氛围感知与知识破坏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并且恶意归因会增强差序氛围感知对内部人身份认知的负面影响与职场妒忌的正面影响,同时,增强差序氛围感知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职场妒忌的中介作用进而对知识破坏的影响。上述发现有利于了解氛围感知影响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内在机理,启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行为与措施,促进组织内部知识资源流动。  相似文献   

18.
民营企业中的差序格局: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社会学差序格局理论应用于民营企业管理的研究,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探讨了家族对民营企业管理的影响,首先对民营企业内差序格局的具体表现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了它们对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差序格局用以描述乡土社会关系的亲疏所呈现的差序化特征,而在农地流转过程中,乡土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也导致了农地流转的差序格局。具体表现为:在契约形式上,农户更倾向于口头契约,书面契约比重小;在契约期限上,期限越长的契约比重越小;在流转租金上,租金越高的契约比重反而越小。因此,农地流转内含着明显的关系型契约特性,表现出普遍的非市场化缔约行为。对此,本文从理论层面推断农户与缔约对象关系的差序格局是农地流转契约多重差序格局的决定机制,并通过描述性证据与似不相关模型实证分析进行了验证。进一步讨论了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以及农地地理位置约束的现实情况下,促进农地集中的有效途径应当是因势诱导,建立以乡村社区为基础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同时发挥社区信任机制与声誉机制来提高农地流转契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技术经济》2015,(11):62-68
以2012—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家族上市公司中的1128位家族成员为研究样本,利用其板面数据,检验了亲缘关系对家族企业内部权力(所有权、投票权和管理权)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亲缘关系对家族企业内部权力配置的影响表现为业主权威效应和差序格局效应;3个权力维度上的差序格局效应强度存在差异,其中在投票权配置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所有权次之,管理权再次之;家族成员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以及公司特征等因素对三权配置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