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你的公司近期通过裁员缩小了规模,那么现在你所领导的正是那些经历裁员后的“幸存者”,但是在这种公司环境下,运气好并不与业绩佳挂钩,实际上你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员工机能障碍。根据我们的研究,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机能障碍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是一个Dotcom公司的雇员,又是一名滑雪爱好者,有一天,公司主管笑着对你说:“今年冬天你可以常去滑雪了”,那你八成会感觉头皮发紧,双腿发软,因为你被公司解雇了。 最近Dotcom公司的裁员越演越烈。这一产业最近三个月的裁员人数超过了过去一年的总和,高达3.49万人。在其他行业,汽车业高居榜首,电讯和电脑业也在大幅缩编,以便对付预期到来的更严重的衰退。美国公司今年头两个月宣布裁员的人数为24.39万人。 3月8日,华尔街的四大券商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纷纷酝酿实施裁员。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在企业经营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实施裁员,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本无可厚非,而且裁员也是企业大幅缩减成本支出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但裁员是否进一步实现企业的“人岗匹配”,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一向被视为经济活动走势的风向标。近期美欧银行业的持续裁员举动令市场颇为担诠融危机会否卷土重来。2011年8月1日,汇丰控股宣布拟于2013年底前在全球裁员3万人以控制成本,该裁减人数几乎占公司全球雇员总数的10%,这是其近些年幅度最大的一次裁员。此前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汇丰控股先后两次裁员1600余人,2009年汇丰控股在英国裁员1800人。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下,到处是裁员和紧缩的坏消息,CIO们需要非常对策?即使你们公司的IT预算还算稳定,老板也可能要求你减少开支做更多的事。不过如果能既少干活又能减少开支的话,岂不更好。现在是机会向你所在的公司展示一下如何用开源软件、虚拟化、云计算或者SaaS来省钱了。简而言之,现在是IT展示它真正价值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声音     
《董事会》2009,(1):19-19
“你(高管)在进行大规模裁员的同时,至少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表示‘我自己也愿意做出一些牺牲’。”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2008年11月26说,瑞士银行和英国巴克莱银行已经决定,今年停发高管年终奖金,这一做法值得效仿。  相似文献   

7.
邓羊格 《中国纺织》2006,(1):210-213
裁员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者必须关注整个行动中的关键点,稳健执行,及时控制。而更进一步,会发现:企业在裁员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通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成反比。于是有了一种说法:裁员比招聘更能够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裁员,对企业而言可谓一种常态,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更是成为众多企业用以降低成本的常见手段。然而日前,国内名列前茅的工程机械企业三一却因为“裁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三一高管多次对外否认大规模裁员,并回应称所谓“裁员”纯属误会,但依然没能平息风波,甚至还引发了分析人士对三一资金链状况等问题的担忧。毋庸置疑,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员工,裁员通常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大规模裁员,常常容易引发各种问题,这也是考验一家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时刻。很多知名企业为了尽量减少裁员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往往会采取一系列“人性化”的措施,甚至不惜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2000年~200G年,朗讯裁员8万人,共花了80亿美元来处理善后,员工离开朗讯,除了获得一笔丰厚的补偿金外,如果在5个月内没有找到新工作,还可以享受朗讯提供的就业培训。而《财富》杂志报道过的安捷伦公司“如何在削减工资并裁员8000人的情况下仍然使员工热情不减?”的案例,则更加令人动容:一个已经接到解聘书的安捷伦员工在正式离职前的最后一晚仍然在加班,直到晚上9点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办公室。三个月后,她如此评说她的老板:“我对他们不得不这么做感到难过。”对她以前的同事,她说:“以尽可能好的方式结束工作是我送给他们的礼物。”安捷伦是如何做到的?说来也不复杂,多年来,它始终坚持致力于赢取员工的信任,还有更重要的是: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当企业陷入不得不裁员的困境时,应该如何应对?这恐怕是摆在全世界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门必修课。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指出,三一此番交出的答卷可谓差强人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些中国企业管理上的不成熟。《中国机电工业》辗转联系到了两位从三一离职的员工,采访并记录下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能让所有的企业管理者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文中采访对象为化名。)  相似文献   

9.
陆玉龙 《董事会》2009,(4):101-101
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冲击下,企业裁员越来越普遍,这个问题正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对待企业裁员,减少和消除失业造成的消极影响,是我国经济克服困难、重新步入上行周期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历经挑战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陈茜 《董事会》2006,(9):92-95
闪电式裁员让百度瞬间减轻了负担,但随之而去的是长久的员工信赖和公众形象2006年7月13日,北京的凉爽丝毫不能影响百度的热情以"世界从你开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包装工业》2009,(3):68-69
近段时间,传统纸媒业刮起了一股“裁员风”。1月31日,据彭博社报道,已经破产的美国报业巨头Tribune Co.旗下的《洛杉矶时报》将裁减其3000名员工中的10%,其中包括70名新闻编辑。除此之外,《达拉斯晨报》的出版商培乐集团上周五也宣布将裁员500人,裁员幅度为七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焦集莹 《董事会》2009,(1):38-39
一个喜欢用裁员来解决问题的老板,绝对不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这句诞生于通用电气公司的名言如今可以用来形容哀鸿一片的IT行业。随着经济危机的日益加剧。IT行业成为了降薪、裁员的重灾区,网上流传的一份外企裁员名录已经让这个行业的员工变得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营销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梓 《化工管理》2009,(4):50-52
销售收入下降、费用压缩、裁员、缩小企业业务板块等,这一系列的现象,都与金融危机挂钩,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危机所带来的各种变化成为企业界最为热门的话题。其实,企业完全可以将这次金融危机看做是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只不过这种环境变化突然和剧烈。实际上.企业的外部环境一直都在变化,而且受全球化、网络和信息技术提升等因素的影响,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快。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企业同样需要提升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汽车观察》2009,(2):2-3
2009年1月16日,英国伯明翰。印度塔塔汽车集团下属的捷豹及其合作伙伴路虎已经宣布它们从全球范围内裁员大约450名工人,裁员最多的是管理层,减少了约300名员工,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较差和普遍的金融危机导致销量下降,而这种情况预计在2009年也不会好转。销量减少也就意味着需要的工人减少,需要支付的工资减少。  相似文献   

15.
私有化和裁员至90年代末,私有化的浪潮冲击了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的结构基础。各国政府或多或少地取消了对钢铁工业补贴。此外,传统的钢铁企业受到了小钢厂和可代替钢材料的剧烈竞争。大幅度裁员是私有化过程中管理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那些准备私有化的企业均把裁员视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措施。在欧洲,私有化浪潮发生于80年代末。至1998年,国有钢铁企业生产的钢所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低于5%(MSDW,1998:203)。从1974年至1996年,欧盟6个最大的产钢国钢产量下降了约23%,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中钢铁工…  相似文献   

16.
ATK公司2013年3月28日宣布,公司将在犹他州的3个工厂裁员140人。ATK公司表示,这次裁员主要是由于公司一些项目的预算被削减、业务整合调整、适应商业环境变化以及生产效率提升的需要。公司将为被裁员工提供相应的离职补偿及新职介绍服务。截止到2012年10月,ATK公司在犹他州共有员工近2600人。其最大的一次裁员是由于航天飞机的退役,当时一次裁员2000人。  相似文献   

17.
在公司经营不景气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往往被迫裁员。表面上看,公司是节省了一些人事成本,但是,在裁员之后,很容易发生调度不当的情况,以致运营流程发生脱节,形成许多三不管的死角或者产生新的管理漏洞,再者,如果仅裁员,不精兵,就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效能,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这无疑会使公司雪上加霜!所以,公司裁员的目的不能仅仅是为了节省成本,裁员的最高目标在于精兵——建立高绩效的团队,充分发挥竞争力。 公司可以根据行业特征、产品周  相似文献   

18.
Robert  I.  Sutton  许潇潇 《董事会》2009,(8):95-97
金融危机的风暴袭来,金融市场也好,日常工作场所也罢,恐惧和猜疑正四处蔓延、恣意肆虐。就在几周前,某专业服务公司的一位高管向我诉苦,抱怨裁员1O%有多么痛苦,还要想方设法安慰鼓舞那些留下来的员工。我的另一位朋友——某制造企业的CEO也透露,公司刚刚裁员20%,他也在与“恶魔”搏斗。  相似文献   

19.
王源 《中国纺织》2009,(11):112-113
如何使裁员既能够顺利进行,又不至于变成一次危机的导火线,正考验着企业管理者的领导力智慧。 尽管刚刚获得了“中国最佳雇主”的称号,但因为“组织架构优化”导致的“裁员风波”,还是让沃尔玛陷入了舆论的旋涡。  相似文献   

20.
在公司经营不景气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往往被迫裁员.表面上看,公司是节省了一些人事成本,但是,在裁员之后,很容易发生调度不当的情况,以致运营流程发生脱节,形成许多三不管的死角或者产生新的管理漏洞,再者,如果仅裁员,不精兵,就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效能,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这无疑会使公司雪上加霜!所以,公司裁员的目的不能仅仅是为了节省成本,裁员的最高目标在于精兵--建立高绩效的团队,充分发挥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