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有企业运用了国家70%以上的信用贷款,拥有80%以上国内最好的劳动力,然而目前却只能提供占国内生产总值(GDP)30%的产出,其中半数以上的企业仍在亏损中徘徊不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使企业销售收入很大部分被用于支付利息,企业是在“为银行打工”。但商业银行也并非受益者,多年积累的不良贷款,呆账、坏账数目惊人,成为我国发生金融风险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2.
宋春兰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0,(1):11-12
降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改善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实行债转股,将符合条件的重点国有企业对银行的债务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即股权,是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举措,使企业降低负债率,增加资本金,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但债转股不是免费的“晚餐”。实施债转股方案要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宋春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降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改善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 ,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实行债转股 ,将符合条件的重点国有企业对银行的债务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即股权 ,是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举措 ,使企业降低负债率 ,增加资本金 ,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但债转股不是免费的“晚餐”。实施债转股方案要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已成为政府选择 ,但债转股只对极少数国有企业有效 ,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并且还可能引发三重道德风险 ,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因此债转股要谨慎推行 ,坚持先实验后推广 ,现阶段只搞试点 ,防止一哄而上一起失败 ;站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高度 ,看待和操作债转股 ;把债转股与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重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就是把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不良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时国有企业的投资和股权,它是在当前国有企业严重亏损和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不断上升的历史背景下推出的一贡政策性措施。有条件地实施债转股,是扭转国有企业亏损局面和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一剂良方。为了使债转股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明确政府、银行、企业各自的责任,并做好股权的经营、运作的退出工作。 相似文献
6.
龙超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16(2):58-60
债转股是政府摆脱国有企业和银行双重困局的政策选择。国有企业要做好债转股工作,必须对债转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债转股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丽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1999,(4)
债转股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敏感性问题。本文论述了债转股的原因、债转股的政策性措施、债转股的效果以及债转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殷红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0,16(2):43-45
阐述了债转股及其由来,通过对实验债转股企业的分析,提出了债转股的核心内容在于管理重组,债转股的效果体现在财务效应,股权效应和管理效应三个方面,债转股的关键是建立督导机制以及债转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曾晓晖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0,(1)
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既有国家政策的原因,又有企业经营的原因。债转股是国家为国企减负增效的新举措。但债转股的作用是有限的,同时也将带来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委党校“债转股”研究课题组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18(3):35-39
“债转股”是国家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扭亏脱困目标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广东1999年下半年开始进行“债转股”三年多的实践来看,“债转股”对促进国有企业扭亏增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债转股过程中也存在着股权变现难度大、转制成本过高等问题,亟需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作为国企扭亏脱困的“杀手锏”之一,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顺利实现“三年两目标”曾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债转股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成效还只能说是阶段性的。笔者认为,就完整意义上的债转股而言,应完成如下三个“脱离”:第一,企业债务从银行脱离而转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第二,企业的非生产经营性资产脱离生产系统,后勤及辅助人员进入社会由地方政府接管;第三,金 相似文献
12.
许芳霞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5):24-25,27
河南国有企业债转股经历了四年的艰难运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分离富余人员、分离社会职能、分离非经营性资产的任务还很艰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还存在;企业管理行为仍然政府化;公司治理结构不尽人意等。虽然债转股的路很艰难,但还要利用债转股给企业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将国有企业真正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3.
14.
李响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3):58-60
政策性债转股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企业间以债权换股权这两个法律关系,现阶段实行债转股可对国有企业产生诸如促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减轻企业财务负担,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及促使资产变现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障碍和问题,从而限制了债转股功能的发挥.尽管如此,只要政府能给予支持,立法上能提供有效保护,债转股必然可以给东北国有企业带来一片生机. 相似文献
15.
刘立燕 《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34-36
债转股可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善财务状况,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但债转股也会使企业产生依赖心理,不能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原来由银行承担的风险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身上,没有从根本上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借鉴了国外的经验,采用了债转股的方法,但在我国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还亟待完善.本文分析了债转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但它如果不与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结合起来,就会弱化国有企业的约束力,债转股改革就会前功尽弃。构建债转股后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关键是对其进行公司化改造,建立起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所有股东形成的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委托关系及董事会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丁飞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8-29
针对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问题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如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债转股、国有股回购等 ,本文拟就国有企业债转股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